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4年05月22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促进各方面政策形成组合效应
    • 习近平致电祝贺西莉娅诺夫斯卡-达夫科娃就任北马其顿总统
    • 习近平向乍得当选总统穆罕默德致贺电
    • 新屋还是南海好 共识带来共赢
    • “新樵”大仙诞 墟撼又好玩
    • 前4个月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1.5%
    • 港珠澳大桥今年出入境客流破1000万人次
    • 身份证自助办理机投放到桂城社区

    第A02版:要闻

    • 从产品到作品 南海红木艺起突围
    • 引进优质项目 打造高新产业园区
    • 从“海丝”出发了解千年官窑故事
    • 道路“梳妆打扮” 城市面貌焕新

    第A03版:要闻

    • 白天上班晚上学艺这届青年爱上夜校
    • 身份证自助办理机投放到社区
    • “新龙”骏水 全力备战龙舟赛
    • 医疗机构打擂科普妇幼健康
    • 借走的勋章被弄丢可赔偿精神损失吗?

    第A04版:大沥观察

    • 站上“元宇宙”风口 助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 p35

    第A05版:经济

    • 旗下三大品牌推出多重购车优惠
    • “95”后追梦氢能“中国芯”
    • 社区干部学带货推广特色农产品
    • “米老鼠”不是想用就能用
    • p19

    第A06版:文化

    • @飞鸿小勇士 赛后优惠抢先知
    • 逛百年旧圩 看“国际范”舞蹈
    • “以我手写我心”佛山作家面授秘诀
    • 燃气灶为什么打不着火?
    • p90

    第A07版:教育

    • 33所学校现场设摊答疑
    • 与困难学子家庭“一对一”结对
    • 行业大咖探讨艺术创新教育

    第A08版:视野

    • “龙舟水”强势上线 还将有4场大范围降水
  • 数字报首页
下一篇

A02:要闻

从产品到作品 南海红木艺起突围

挖掘文化内涵打造品牌IP,红木企业积极求变以应对消费瓶颈

2024年05月22日

■方缘红木文化艺术馆展出红木艺术品。

■桂城林岳红木城一带。

南海是红木家具三大派的“广式”发源地之一,产业链发展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据不完全统计,全区约有1000多家红木企业,分布在桂城的就有700多家,现已形成了完整产业链。然而,随着家具原材进口的受限和家居产品消费的放缓,红木家具行业正进入一个持续的瓶颈期。近日,记者在桂城林岳一大型红木家具市场走访看到,偌大的市场里,采购商与客人不多,部分经营户与店家均感到“压力山大”。

“要把‘产品’变为‘作品’,把生产型企业发展为文化艺术型企业,这是我们的升级之路。”近段时间,方缘红木文化艺术馆馆长林剑锋忙着给几幅“如意得水”雕花,为迁新址的方缘馆展厅作布置。面对红木行业遭遇的瓶颈期,包括方缘在内的南海红木企业沉着应对,一边“慢下来”以工匠精神打造精品,另一边主动出击,通过拓展新业务、打造品牌IP、加快电商布局等举措提升发展动能,探索全新的运作模式,为产业注入新动力,谋求新一轮升级。

困局

红木行业消费放缓客流减少

“今年的客流量少了,有时候一天也来不了几个客人。多数时候过来看看的,还是老顾客为主。”面对当前寡淡的行情,林岳红木城经营户黄先生不禁皱起了眉头。

“红木行业发展受困,在于部分企业经营过分安于现状。”从业逾三十载的林剑锋坦言,乘着时代的东风,红木家具企业早些年确实赚到了钱,但是也固化了传统的经营思路,“红木企业面临‘中年危机’,正在与新一代消费者拉开距离。”

受房地产市场变化影响,家居市场消费放缓,是红木销售变淡的一大原因。与此同时,老一辈懂红木的消费者老去,如何赢得年轻消费者的芳心,成为红木从业者不得不面对的挑战。

“现在的年轻人更注重设计感,注重实用性、舒适性以及跟房屋的整体搭配,我们是小户型,觉得很难放下这么大的家私。”正准备装修的市民田英坦言,她虽然喜欢中国风,但是在当前经济条件下,会把实用性放在考虑的第一位。

另一方面,从生产端来看,随着环保和安全生产执法力度的不断加大,红木企业也遭遇转型升级难题。“当前,南海红木产业面临着重要的‘十字路口’。”在佛山市南海区耕酸堂古典家具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锡桦看来,传统的红木家具企业发展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厂房的环保消防问题、租约到期导致的经营场所不稳定、如何合法合规经营等,都影响着企业在发展路上的决策。

还有不少企业表现出对发展空间的需求。“一方面,公司面临厂房设施不完善、历史遗留隐患等问题,另一方面,打造中式装修需要更好的应用和展示场景。”宏兴红木家具厂负责人透露,宏兴正在打造家居体验馆,努力提高红木系列产品的知名度。

历经多年的发展,南海的红木产业虽然拥有过辉煌时期,但随着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如何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形势,是红木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思考的问题。

求变

从“造产品”转向“造作品”

面对新消费时代,南海红木的未来在哪里?企业该如何突围?面对遇冷的市场,来自南海的红木家具企业老板并没有伤春悲秋,都在积极思考变革破局之道。

在桂城宜安科创园,有一间远离热闹市区的方缘红木文化艺术馆。它不开在家私市场,而是进入科创园区,这是为何?

“我们不只是个生产厂,而是希望建立一个集文化宣传、设计、研发与艺术的综合体,将文化和故事、品牌注入红木家具中,将产品变成工艺品,慢慢产生名人效应。”在林剑锋看来,馆内的每件家具都是纯手工制作,产品先后获得40多项外观设计专利,将工艺品变成作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走进方缘红木文化艺术馆,“若合一契,浑然一体,方寸之间,了然于心”16个字赫然眼前。林剑锋介绍,前两句是指中国古代建筑、家具的“榫卯”工艺,后两句则是木匠在方寸之间分毫不失这一准绳理念的体现,公司致力传承中国传统家具文化精神,设计出属于当代中国人的红木作品。

2019年,林剑锋一手设计打造的方缘红木文化艺术馆落地,成为南海第一家红木文化馆,他也成为南海红木行业中率先将公司从生产型企业转做文化艺术类企业、从做产品转型做作品的企业主。

“鸡蛋从外打破是死亡,从内打破则是新生。红木企业不应再墨守成规,要顺应时代潮流,不断求变。”在林剑锋看来,年轻人已有自己的审美,他们比较喜欢简约和线条美,企业也要不断创新,适应时代潮流和当代审美。

突围

用文化附加值打动消费者

“红木行业要破除当前的发展困境,需要在文化和品牌上下功夫,我建议在南海打造红木产业集聚区,包括打造红木文化街区,建立一个广作家具的博物馆,提升南海红木的文化价值。”在刘锡桦看来,当前南海在大力发展人文经济,南海红木产业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应结合文旅产业一起谋划,以设计和文化一起赋能南海红木产业发展。

经过40年的发展,南海已产生一批具有社会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的家具企业,拥有国家级硬木广式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1人、省级传承人1名、市级传承人2名、区级传承人3人,南海区“大城工匠”2人。

“希望广大红木从业者集思广益,突破行业发展的瓶颈,深挖文化内涵,提升行业价值。”南海区红木行业协会会长梁沛根表示,红木行业作为传统行业之一,要在发展中不断寻找新赛道,利用好深厚文化底蕴,突破传统行业新方向。

红木行业亦是文化行业,在千百年的流转传承中不改创新底色,方能成就如今的光辉。要让红木产业持续发展壮大,须全力促进红木文化产业多元化发展,加大产品创新和品牌推广。红木家具企业在传统文化传承上要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设计适合现代人需求的产品的同时,也要深入挖掘人们的精神消费需求,设计出既有生活理念又有文化特色的产品。

“将红木产业打造成南海桂城一张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和岭南广府文化特色的文化名片意义重大。”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周京南认为,红木行业既是文化的传承,也是文创产业的新载体,红木家具企业的负责人要有文化意识,才能在众多的家具企业中凸显出来,以较强的文化竞争力赢得消费者青睐。

策划/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李丹丹文/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彭美慈李年智通讯员罗惜坤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