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4年05月03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部署做好当前安全防范工作
    • 要求全力做好现场救援伤员救治及时排查处置风险隐患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 卖旧换新 释放改善性住房需求
    • “以旧换新”进小区优惠送到家门口
    • “假期”即“工期”项目加速跑
    • 我国一季度消费市场平稳增长
    • 2024年数字经济重点工作来了
    • 玩有节目购有优惠

    第A02版:要闻

    • 玩有节目购有优惠

    第A03版:要闻

    • “院景”变“钱景”
    • “零容忍”整治违建 守牢“零增长”底线
    • 传播恐怖视频小心触犯刑法
    • 婚内能否要求另一半支付子女抚养费

    第A04版:天下

    • 救援处置工作仍在紧张进行
    • 凡人微光书写时代华章
    • 部署做好当前安全防范工作
    • 多部门部署重点地区防汛救灾工作
    • 我国9.86亿人领用电子社保卡
    • p41
  • 数字报首页
下一篇

A03:要闻

“院景”变“钱景”

大沥发动多元力量创建美丽庭院,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2024年05月03日

■大沥亲子家庭参与植树。

■凤池社区内的“美丽庭院”。

古朴老房子摇身一变成为“村咖”,特色庭院让小店成别致“网红点”,闲置旧屋则成村内消费新场景……走在大沥乡村,由旧屋改造的靓丽庭院随处可见,一草一木、一步一景,不仅改善了人居环境,还进一步助力乡村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今年1月以来,大沥以“党建带妇建”,积极发动多元力量,捐资共植主题林,打造“美丽庭院”,带活“庭院经济”,以绿化、美化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同时,让“庭院经济”释放大沥镇乡村振兴活力,为“百千万工程”注入新动能。

评比激发活力争创“美丽庭院”

走进大沥凤池社区一条古色古香的小巷里,一个亲切而温暖的岭南人家庭院映入眼帘,这里是禧悦堂·素食咖啡文化馆。该馆老板冯桂萍介绍,禧悦堂在保持旧式粮仓原貌的基础上,结合美丽庭院的元素,在店外种植了各品种的花草,“社区妇联帮助我们重新打理花草,在庭院中打造一个‘花门’,在墙上种了水君子,并让水君子慢慢爬满整个屋顶,形成别具一格的特色景点,让人们能在这里放下浮躁、转换心情。”

如今,大沥通过制定美丽庭院创建方案,形成“镇级发动—社区创建”工作矩阵,实行“一年一考”机制,对标创建标准,进行实地评比,实施动态挂牌。目前,大沥累计建成镇级美丽庭院68户,省、市区级美丽庭院各3户,建成市级美丽庭院示范村1条、区级示范村2条。

接下来,大沥将以“美丽庭院”建设为核心,发挥“三有”老年妇女、儿童观察员等“一老一小”作用,成立43支“巾帼管护志愿队伍”,将“美丽庭院”精细化管护理念复制到主题林、“四小园”日常管护中。

联动多方资源拓展“庭院经济”

在大沥,像冯桂萍这样通过旧屋改造探索“庭院经济”的群众还有很多,有的将庭院改造成咖啡小店,有的则将自家庭院打造成文创空间……一系列消费新场景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让乡村经济呈多元化发展。

目前,大沥深入开展“美好家庭养成计划”“寻找最美家庭”活动,积极联动美学机构等资源,结合乡情及房屋实际扮靓庭院,在镇内打造出时光小院、安娜小院、半夏星空小院、Vcafehouse、勒竹小院、猪bee轻厨院子等一批“网红”餐饮店,实现将“绿值”变现为“高附加值”。

大沥还在10条社区精品路线上,筹建“美丽庭院”和儿童友好主题“四小园”,亮家风、展家训,推动“庭院经济”发展。凤池社区更将家风家教融入精品庭院建设,制作特色牌匾上墙,实现文明家风故事扫码即现、向外传播,让庭院有颜值、有内涵。

凝聚共识同建绿美家园

“希望通过植树活动,让女儿了解种树过程,为绿美家乡建设贡献力量。”今年,大沥市民黄先生一家参与了大沥举办的植树活动。

大沥发挥妇联组织优势,将乡村绿化工作与业务工作相结合,以“绿美佛山1人1天1元”慈善行动为切入点,发动大沥雅悦会、南海区留学生联谊会,以及全镇妇女干部、妇联执委、巾帼志愿者、“三新”妇联组织,带动各领域妇女党员群众、亲子家庭等,捐资捐苗超50万元,打造“巾帼林”等多个主题林。

同时,大沥鼓励女企业家“回乡”,以参与植树造林、发展绿色产业等方式,为绿美家园建设贡献“巾帼”力量。此外,利用芳华议事厅、执委联系群众制度,鼓励群众为“四小园”、绿美大沥建设和人居环境提升等建言献策,累计把超千块闲置地、边角地升级为美丽“四小园”。

文/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何燕慧通讯员钱建英李涵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