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转移速救援 筑牢“冲不垮的堤坝”
未来一周珠江流域北江将缓慢退水,仍须防范山洪、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等致灾风险

■广东清远英德市浛洸镇被洪水淹没的区域。

■4月21日,流经广东省韶关市武江区的北江支流水流湍急。

■救援人员在广东清远英德市浛洸镇开展救助。

■消防队员在广东省韶关市武江区江湾镇开展救援工作。

■前往广东省韶关市武江区江湾镇的道路多处发生山体滑坡。

■广东江门消防救援支队队员划冲锋舟给英德市连江口镇居民送饭。
连日来,珠江流域北部出现强降雨过程,北江发生今年第2号洪水。
面对汛情,广东高度重视,党政领导靠前部署指导,救援力量第一时间出动,各部门做好防范应对,全力筑起“安全堤”。
根据水利部预测,未来一周北江将维持缓慢退水态势。气象部门预报,未来一周广东降水仍频繁,降雨落区叠加、致灾风险高,相关防汛救灾工作仍不能放松警惕。
分析 今年特大洪水较常年偏早两个月
从4月18日以来,珠江流域连续遭遇强降雨过程,受其影响,广东北江干支流、贺江、广西桂江等52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北江、连江发生特大洪水,北江下游支流绥江发生1996年有实测资料以来最大洪水。
水利部水文首席预报员尹志杰分析,近年来,颠覆传统认知的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水旱灾害的极端性、反常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显著增强。“随着最近几年气温升高、气候变暖态势的加剧,目前看来,每年出现极端强降雨的可能性增加了,极端强降雨的结果就是导致暴雨洪水出现。以往正常情况下像这种特大洪水,就石角水文站而言,从1954年建站以来,在4月份没有发生过,都是在6月份或者是7月初发生。”
此次暴雨洪水过程,珠江流域降雨范围广、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广东、广西共有16个县日雨量突破4月历史极值。与此同时,洪水量级大,特大洪水发生早,北江下游干流控制站石角水文站4月22日上午实测洪峰流量达到18100立方米每秒。
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防汛四处三级调研员李琛亮介绍,水利部组织珠江水利委员会及广东省水利部门科学精细调度北江流域水库群拦洪、削峰、错峰,全力确保下游防洪安全。“我们主要是系统性地采取水工程的联合调度来应对本次北江流域性的特大洪水过程。首先是调度上游的乐昌峡、湾头等水库实施全力拦洪运用,压减下泄流量1000立方米每秒左右,有效减轻了下游的防洪压力。第二是精准调度,飞来峡水利枢纽实施削峰调度,有效减轻了下游北江大堤的防洪压力,同时也避免了潖江蓄滞洪区的启用。通过我们实施系列的调动,使整个防洪体系发挥了突出的防洪减灾效益,有效减轻了北江流域整体严峻的防洪形势。”
警惕次生灾害和中小河流洪水
尹志杰表示,北江洪水已经出峰回落,未来一周也将维持缓慢退水态势。“北江下游干流的控制站石角水文站已经出现了一个洪峰流量,之后开始转退。预计未来几天整个北江都是呈现退水态势,尽管预测未来一周华南地区还是有一些降雨过程,但是目前判断北江洪水复涨的可能性较低。”
尹志杰提醒,广东、广西、福建等地需要加强防范持续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珠江流域还要警惕中小河流洪水。“现在需要高度关注的一个是北江干流退水防守,另一个是随着雨区东移到沿海地区,包括后面移到两湖地区,需要关注中小河流、中小水库、山洪灾害、城市内涝的防御。”
根据预测,厄尔尼诺事件将在今年4月到6月结束,随后,与之完全相反的拉尼娜现象将接力。尹志杰表示,目前研判来看,今年汛期(6月至8月份),我国呈现出旱涝并发、涝重于旱的形势,暴雨洪水等极端事件的致灾影响可能偏重。“就洪水预测来说,目前分析认为长江中下游、太湖,淮河、沂河、沭河,黄河中下游,海河流域的漳卫河、子牙河,松辽流域的松花江、嫩江、第二松花江、黑龙江可能发生较大洪水。”
暖心救援 以肩为“梯”、以背为“桥”
受持续强降雨的影响,粤北部分市县发生内涝、滑坡等灾害。
4月20日13时30分,韶关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接警,曲江区沙溪漂水寨水电站有人员被困。曲江区狮岩路消防救援站到达现场发现,水电站水位攀升,周围地形陡峭,道路湿滑难行。消防救援人员立即利用绳索牵引,接近被困群众位置。但水电站出口已被淹没,被困群众所在位置距离地面近2米,给救援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大胆踩上来,踩着我的背走过去。”面对困难,消防救援人员没有一丝犹豫,借助板凳增加高度,以肩为“梯”、以背为“桥”,用身体搭建起救生通道,成功救出三名被困群众。
当天下午,清远阳山中学发生内涝,有学生被困校内,清远市消防救援力量迅速赶赴现场。
当时现场积水已漫至学校楼房一层,700多名学生在宿舍楼内等待救援。“同学们别担心,排队慢慢上橡皮艇。”消防员依次分批将学生疏散至宿舍一层区域,随后带离至校外。
在肇庆市德庆县新圩镇木崀村有房屋进水,有老人需要转移。得知这一险情,肇庆市消防指挥中心立即调派德庆县消防救援大队救援力量赶赴现场。
两名消防救援人员蹚水进入店面,确认老人身体状况无碍后,一人把老人背起,一人在前面试探水深,成功将老人转移至安全地带。
用绳索搭建起“生命线”
“有多少人?食物还够不够吃?”4月21日,清远市清新区禾云镇党员干部来到桂湖河南社段,向对岸的南社围仔村的村民们“喊话”,了解需求、安抚情绪。
由于连日大雨,急涨的河水冲垮了进村桥梁。当地镇、村干部迅速组织人力、物力,用绳索以最快速度搭建起一条“生命线”。在21日13时,第一箱食品顺利送往对岸,随后更多物资陆续送达。
在肇庆,当地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接到水位将持续上涨的通知时,第一时间安排党员干部值班值守,密切监测水位变化。同时,到周边商铺住户、村民家中,提醒大家注意安全。”怀城街道上郭社区居委会支书阮海棠说。
在怀集县金鸡桥沿江低洼地区,怀城街道和居委会党员干部志愿者身着雨衣,手持铁锹,冒大雨在积水路段巡查,拉设警戒线。
在端州区,城西街道沙街社区党员干部和工作人员冒雨清理阻塞排水口的枯枝、树叶等杂物,并巡查村民房屋受浸情况,协助村民处理倒灌雨水。
在高要区金利镇,党员干部则深入各村低洼地、山塘水库及排水干渠、排水泵站展开巡查,同时组织人员到达镇辖区积水点进行抢险排涝,清理街面下水道垃圾。
洪峰过境群众提前转移
“辛苦大家,要做好转移的准备了!”接到通知后,在清远飞来峡镇,驻村工作组、村干部提前赶往尚未转移的群众家中提醒。
此前,据水文部门预测,北江特大洪水洪峰将于22日当天过境飞来峡镇。为确保潖江蓄滞洪区一旦启用时,当地能做到尽快转移,防汛相关人员挨家挨户进行了提醒。
“有了2022年抵御特大洪水的经验,飞来峡镇今年的防汛工作更有‘章法’。我们提前做好人员转移工作,确保做到有备无患。”飞来峡镇党委副书记周宇枫介绍。
飞来峡水利枢纽是北江防洪的关键防线。而水利枢纽所在的飞来峡镇地势低洼,每逢洪水过境,往往内涝一片,这会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威胁。
22日凌晨,漆黑夜空下,飞来峡水利枢纽控制室灯火通明。
当日3时,飞来峡水库出现18900立方米/秒的最大入库流量。9时,北江干流石角水文站出现18100立方米/秒的洪峰流量,北江干流全线出现洪峰。
经过统筹调度飞来峡、乐昌峡、湾头水库等15宗水利工程,共拦蓄洪水7.3亿立方米,保障了北江大堤万无一失,实现了不启用潖江蓄滞洪区的调度目标。
特别注意饮用水
卫生及安全
洪涝灾害发生时,暴涨的洪水淹没城镇与村庄,致使生活垃圾、粪便、农药、化肥、工业毒物等混入水体,引起饮用水水源污染,给人们带来健康风险。主要表现在致病微生物污染、水质感官性状恶化和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污染。
01 水源性和食源性疾病
洪水冲刷地表或厕所将大量人畜粪便、垃圾污水、动物尸体等冲入水中,可能造成致病微生物污染,使灾区感染性腹泻、痢疾等水源性和食源性疾病暴发风险增加。
02传播途径水质浑浊
大量泥沙、植被、漂浮物会被洪水冲入水中造成水质浑浊,感官性状恶化(水变黄、有异味等)。
03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污染
城市内涝可能淹没储存有毒有害化学品的厂房库房,造成水源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污染。
提醒
●不喝来源不明或被污染的水;
●要喝白开水,或符合卫生标准的瓶装水、桶装水;
●不用来源不明或被污染的水漱口、洗菜等;
●洪水接触过的一切食物都应该放弃;
●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吃淹死、病死的禽畜;
●及时清除水源地周边及上游的污泥、垃圾、动物粪便、动物死尸等污染源;
●做好厕所等关键部位的清洁卫生。
(综合自央广网、南方日报、广东疾控) 整理/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 记者黎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