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增补30元!医保“含金量”提高
据新华社电国家医保局25日表示,我国基本医保参保覆盖面稳定在95%以上,参保质量持续提升。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
国家医保局数据显示,从2003年到2023年,居民医保人均筹资标准从10元/人增长到380元/人;相对应的,国家财政对居民参保补助进行更大幅度的上调,从不低于10元/人增长到不低于640元/人。对于低保户等困难人员,财政还会给予全额或部分补助。
也就是说,如果一名普通居民在2003年至2023年连续参保,其医保总保费至少为8660元。其中财政补助至少为6020元,占保费总额约70%;居民个人缴费为2640元,占保费总额约30%。
由财政“拿大头”和居民“拿小头”的医保缴费,一砖一瓦搭建起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的“保障城墙”,带来的是广大群众医疗保障水平的持续提升。
纳新药、降药价,“一增一降”是为老百姓的医药账单着想;减负担、加监管,“一减一加”为的是更好护佑百姓生命健康;拓保障、通堵点,“一扩一通”力争提高医疗保障的“含金量”……梳理近年来医保改革,可以发现每一次的医保缴费增补,一分一厘都花在看病就医的刀刃上,为的是让老百姓买药就医能够更有底气、更舒心。
2023年,全国城乡居民医保个人缴费总额3497亿元,财政全年为居民缴费补助6977.59亿元,而居民医保基金全年支出为10423亿元。居民医保基金全年支出总额,是居民个人缴费总金额的2.9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