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4年02月29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习近平同塞拉利昂总统比奥会谈
    • 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
    • 高质高效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推动一季度经济实现良好开局
    • 7年打造氢能和氨氢融合装备制造千亿产业集群
    • 全国试点培育“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超过15万户
    • 佛山50公里徒步开始报名
    • 南海力推“完工即投产”服务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加速跑

    第A02版:要闻

    • 激活十大传统文化事业产业双翼齐飞
    • 南海将再增18个市级数智化示范车间
    • 取经美丽乡村 谋乡村振兴之策
    • 最高每月补贴500元
    • 首批“丹灶老师傅”命名活动启动

    第A03版:经济

    • 完工即投产 重点项目加速跑
    • 搭平台链资源 推动“流量”变“留量”
    • “取经”老牌企业 共寻竞争新优势
    • 凝聚行业智慧发展新型储能产业
    • 规范经营行为提升品牌价值

    第A04版:要闻

    • 开好头起好步! 南企火力全开
    • p20

    第A05版:文明佛山

    • 存善心行善行! 里07线榜上有名
    • “我愿如繁星,照亮归家路”
    • 守护孩子心理健康这个展览有“干货”
    • 佛山沙堤机场新航站楼开工

    第A06版:要闻

    • 党建工作从个体优势迈向集体卓越
    • p38

    第A07版:镇街

    • “职”等你来!
    • 签订遗赠扶养协议孤寡老人“老有所养”

    第A08版:天下

    • 凝聚信心力量: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 由“大”向“强” 从“有”向“好”
    • pA3
  • 数字报首页
下一篇

A07:镇街

“职”等你来!

多场招聘会助企业“招兵买马”

2024年02月29日

    ■西樵招聘会现场人头攒动。

    春节假期过后,南海多个镇街陆续举行或将举行大型招聘会,满足各类人才求职需求,保障企业的用工需求。

    西樵

    150家企业提供3000多个岗位

    2月27日,西樵镇2024年春季人力资源招聘会在西樵镇轻纺城启沅东路举行,吸引超5000人次现场参与,初步达成就业意向800多人。

    当天上午10时许,招聘会现场人头攒动。求职者在各企业展位前认真阅览招聘简章、咨询岗位信息,向心仪的企业投递简历或填写求职意向表,不少参会企业招聘人员也主动招徕求职者交流洽谈。

    现场招聘企业有150家,提供3000多个就业岗位,涵盖纺织、陶瓷建筑、旅游酒店、卫生用品、五金电器、印刷包装及电商等行业企业,为求职者提供丰富的选择,招聘岗位平均月薪5000元~8000元。

    现场求职者热情高涨,企业收获满满、惊喜不断。“我们招聘销售为主,同时还有短视频运营、各电商平台运营、IT经理等岗位。今天特意建了微信群,有60多位有意向的求职者加入,让求职者与HR直接沟通,进一步了解公司的招聘岗位。”广东启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摊位是“人气王”,深受年轻求职者青睐。该公司人事主管贾霄告诉记者,该公司主要经营停车场出入口设备,销往国内外。福利待遇方面为员工购买五险一金,入职即买社保,还提供小区式住宿,“现场招聘求职者多,招聘效果挺好。”贾霄说。

    “我想找财务或办公室相关的岗位,刚刚投了简历,希望能成功!”潘小姐手里攥着她的个人简历。“我是通过南海西樵公众号关注到招聘会的信息,便与朋友罗女士一起相约前来看看有没有‘心水’企业。”罗女士则想尝试新岗位,她说,“新年给自己新的挑战,希望找一份与以往不一样的岗位,多方面提升自我。”

    招聘会提供岗位累计数量约3078个,进场人数累计超5000人次,初步达成意向数800多人。3月1日~3日将分别在西樵科技工业园、大同圩、西岸社区开展人力资源招聘会,满足节后各类企业单位和高校毕业生等各类人才招聘求职需求。

    九江

    3000个岗位虚位以待

    春节假期后,南海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九江分局安排工作组到企业调研,了解大型企业的用工需求数量、缺工的岗位种类等情况,挑选企业参加贵州省专场招聘会。并在1月底就通过微信、网站宣传现场招聘会的举行时间,呼吁有用工缺口的企业积极报名。

    九江最大规模的现场招聘会将在3月3日举行,地点设在儒林广场。招聘会提供岗位超过3000个,并采取线上+线下的形式,满足求职者的需要。

    现场将有很多九江知名企业设摊,预计提供优质岗位数量比去年明显增加。招聘会鼓励企业设立“妈妈岗”,采取弹性的上班时间,拓宽妇女的就业渠道,欢迎有求职需要人参加。

    佛山市允迪薄膜材料有限公司人事主管梁熊飞表示,感谢人社部门在招工方面提供的帮助,公司今年看好新材料行业的发展前景,扩大产能后,需要新招100人左右,希望通过招聘会,解决用工缺口问题。

    延伸阅读

    找工作时警惕这 10个招聘陷阱

    一、非法职业中介陷阱

    1.招聘“黑中介”

    一些没有相关资质、未取得人力资源服务许可或者冒用、伪造相关资质的“黑中介”,非法从事职业介绍、工作招聘等中介服务活动,甚至有的公司本身就属子虚乌有。这些“黑中介”大多无法提供真实、合法的“靠谱”工作机会,常打着介绍工作的幌子通过发布虚假招聘信息,以“轻松拿高薪”“升职加薪快”等为诱饵,使用各种手段骗取求职者钱财。

    二、招聘收费陷阱

    2.入职前先交钱

    中介机构还未介绍到工作就以各种名目向求职者收取费用,是最为典型的求职招聘陷阱。不法分子的常用手段,是以押金、保证金、办证费、服装费、资料费等名目收费,之后再以各种苛刻的要求迫使求职者自动放弃求职或离岗,已交纳的费用借故不退还求职者。这类骗局往往有几个特点:对职位许以高薪并承诺工作轻松;对学历、工作经验要求很低;面试过程简单,轻易即可通过;收费要得急且看似各有名目,实际并不合理合法。

    3.求职“内推”

    个别中介机构或个人宣称与世界五百强、大型国有企业等知名公司合作,具有内部推荐权,求职者只要交纳一定费用,就可以通过其提供的专业辅导或特定途径,顺利获得金融、互联网等热门行业公司的优质offer。但这些能“内推”“保offer”的承诺往往难以兑现。有的求职者因本身符合相关岗位要求而被录用,这类机构就归功于己;如果求职者没被录用,这类机构就会以种种理由搪塞,拒绝退还求职者相关费用。

    4.招聘“套路贷”

    不法分子与不良网贷平台勾结,“挖出”购车贷、美容贷等新型招聘陷阱,主要蒙骗毕业不久、初入职场、找工作心切的求职者。

    5.入职捆绑付费培训

    一些培训机构或中介公司,以招聘为名变相招生,以高薪、名企工作岗位为诱饵吸引求职者,面试时则向求职者提出“工作能力不足”“岗位有从业资格限制”等理由,要求进行入职培训或考证培训,并承诺完成培训后即可上岗。当求职者交付培训费用后,此类培训机构却不提供承诺的相应工作,或者以不能满足岗位需求等理由,在求职者刚一上岗就予以解雇。更有的企业,一旦收取求职者的培训费后就会即刻“人间蒸发”。

    三、以招聘为名诱骗从事违法活动陷阱

    6.兼职“刷单”

    不法分子通常会在一些知名网站、论坛、各类网络服务平台上发布事先编造好的招工信息,以“高薪急聘”“学历不限”等字眼博取关注。求职者一旦点击进入链接后,便会被要求通过加QQ、微信等方式进一步“单聊”或“详谈”,逐步暴露更多个人信息并被诱导下载刷单APP。求职者一旦落入陷阱,最初几次刷单会轻松赚得几百元,随后为获得更高比例佣金而垫付更多金额,直到自己相当数额的资金转入了不法分子指定账户,就会被对方迅速拉黑。

    7.传销“拉新”

    传销组织具有收取入门费、拉人头、金字塔结构的盈利模式等典型特征。近年来,在有关部门的严厉打击下,一些传销组织转为通过布设网上招聘陷阱拉新人、发展下线。这类传销组织在招聘平台发布招聘信息,以“勤工俭学”“招聘兼职”“高额回报”等为诱饵,吸引求职者应聘。一旦求职者落入圈套,传销组织便会要求缴纳一定费用或购买某种产品,并指派各种“推销任务”。这类传销活动本身就具有一定迷惑性,又往往通过网络招聘等手段实施,更增加了其隐蔽性。

    8.色情招聘

    这类招聘陷阱的目标多为年轻女性,常常以招聘“行政秘书”“生活助理”为名,有的还打着招聘网络主播等新兴职业的幌子,或明或暗要求“特殊陪伴”“专项服侍”等,实质上是要求女性求职者从事色情服务。

    9.盗用个人信息

    一些不法分子以招聘的名义,打着“高薪兼职”“点击返现”等幌子进行电信网络诈骗,诱导应聘者办理银行卡、手机卡或注册APP账户。这些银行卡、手机卡或支付账户会被不法分子用于诈骗、洗钱等违法活动,一旦相关信息涉案会直接牵连到持有人,带来个人征信受损或须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等风险。

    四、合同陷阱

    10.“猫腻”合同

    求职者找工作时,还要防范遭遇劳动合同陷阱。有的用人单位以种种借口拒绝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有的签订合同后没有给劳动者一份合同文本留存,有的签订合同中缺少工作岗位、劳动报酬、劳动条件等具体信息。劳动者到岗工作后,特别是当出现一些争议时,就可能被用人单位以没有书面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合同相关条款为由,拖欠或拒发薪酬。

    警方提醒

    如果遭遇招工诈骗,求职者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一、向当地公安局报案,让警方介入调查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如果求职者怀疑公司或雇主存在不合法行为,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举报。三、如果求职者在招工过程中被欺骗或受到不公正待遇,也可以向当地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举报。

    四、求职者还可以保留相关证据,向法院提起诉讼。

    (综合央视新闻、工人日报)

    文/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何泳谊谭铭恒通讯员潘仕钊黎惠敏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