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仙湖科技大会举行,南海发布重磅实施方案
7年打造氢能和氨氢融合装备制造千亿产业集群

珠江时报讯(记者/彭美慈)2月28日,第二届仙湖科技大会在佛山仙湖实验室举行,南海区现场发布打造氢能和氨氢融合装备制造千亿产业集群实施方案,提出至2030年将南海区氢能和氨氢融合装备制造产业打造成总产值超1000亿元、规上企业超100家的千亿产业集群。大会同步举行4项重大合作项目签约仪式,积极拓展氢能技术应用合作领域。市长白涛、副市长文曦、南海区区长王勇等领导,以及20多位院士、100多位专家和企业界代表参会。
大会由佛山市政府主办,佛山市科技局、南海区政府、佛山仙湖实验室承办。在氢能和氨氢新能源储运技术与装备交流会上,5位院士、专家分享行业前沿技术及未来产业发展研判,为行业发展指路。
佛山氢能产业起步早,从2009年开始,佛山从无到有,自上而下推动氢能产业化、商业化和自主化。2021年,佛山牵头启动了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广东城市群项目。2022年,南海氢能产业集群成功入选国家工信部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2023年,佛山南海在世界氢能技术大会上被授予“中国氢能产业之都”的称号。2024年,仙湖实验室牵头申报“国家能源氢能及氨氢融合新能源技术重点实验室”,成功入选国家能源局“十四五”第一批“赛马争先”氢储运赛道国家能源研发创新平台。实验
室、工业窑炉、氢氨融合的零碳上燃烧技术,正在向产业化应用的最后一公里纵深推进。
“佛山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力打造以仙湖实验室为代表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为氢能产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绝的强大动力。”文曦表示,经过15年的精心培育,佛山构建了比较完善的氢能产业生态。接下来,佛山将继续聚焦氢能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加快推进氢能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进一步拓宽氢能在制造业储能等领域的应用场景,促进氢能产业与科技的互促双强。
现场,《佛山市南海区打造氢
能和氨氢融合装备制造千亿产业集群实施方案(2024-2030年)》重磅发布。南海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徐永强对《实施方案》进行了详细解读。《实施方案》提到,南海将坚持“123”战略定位,实施“1357”行动计划,力争至2030年,将氢能和氨氢融合装备制造产业打造成总产值超1000亿元、规上企业超100家的千亿产业集群。
会上还有4项重大合作项目签约,包括佛山仙湖实验室与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签订“玻璃行业氨氢零碳燃烧技术联合创新研发中心共建协议”等。
实施方案亮点
坚持“123”战略定位
1 巩固“一个地位”,即氢能和氨氢融合产业先行区地位
2 确立“两个领先”,即始终保持南海区在氢能装备制造领域国内领先、在氨氢融合装备制造产业国内领先
3 打造“三个高地”,即技术创新高地、装备制造高地、应用示范高地
实施“1357”行动计划
一年打基础三年成规模五年见成效七年达目标
至2030年,将南海区氢能和氨氢融合装备制造产业打造成总产值超1000亿元、规上企业超100家的千亿产业集群。各类示范应用项目在国内多地实现商业化复制10个以上,在南海形成国内外氢能和氨氢融合装备制造的超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