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农业在这个春天勃发
◎仲声
(一)
2024年,南海农业正在迎来一个不一般的春天。
2月4日,南海大沥优品汇在市民和农业龙头企业的不舍中落幕。与一个月前举办的南海优品汇一样,这场南海高质量农业产品的展览、销售也受到了无数市民的热捧,线下销售火爆、线上赞誉如潮。
几天前的南海人大开幕会上,高水平农业和高技术制造业、高品质服务业一起,被纳进南海“三高四新”(高技术制造业、高品质服务业、高水平农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新型生物医药产业)现代产业体系,一体谋划,全力扶持,协同发展。
这两个事件,使南海农业以优质、高水平、富有发展空间的形象,进入大众视野,并引起我们的遐思和想象。
(二)
千年南海,其坚实的根基在农业,桑园围、鱼米之乡、桑基鱼塘,是农业时代的南海传奇。南海农业,孕育了缫丝等最早的南海现代制造业。进入工业时代,“制造业当家”重新定义了南海的经济底色。从GDP占比的角度来看,南海的农业似乎正在变得可有可无。然而,数十年来,南海的现代农业一直在悄悄地扎根、萌芽、蓄力,在等待和争取那万物勃发的春天。
2024年,南海现代农业在普通市民和区委区政府两个层面受到的市场热捧和政策扶持,是蓄势已久的历史必然。
在这个春天,现代农业展示出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仅以预制菜产业为例,因其上游连着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中游是食品加工技术、先进机械装备、物流冷链的工业领域,下游连着餐饮业和居民消费变革,就孕育了上万亿市场规模的新赛道。
万木争荣中,南海的农业龙头产业和企业展示了开疆拓土的能力。南海的水产、花卉、预制菜产业在全国举足轻重。南海已经培育农业龙头企业60家,总资产规模超87亿元,直接带动农户超8万户。南海现代农业的特色化、互联网化、全球化趋势日渐明显。
这样的空间、潜力、模式,深深地吸引了既具有全局视野、又有敏锐洞察力的南海区委区政府的目光。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引领着南海区委区政府去关注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深入研究农业在现代产业体系中的角色定位和发展潜力。人民群众对高品质农产品的广泛需求和近期哈尔滨等城市的爆火,促使南海区委区政府去深入思考,新的消费潮流背后,南海农业的机遇和发展方向。由此,南海现代农业被务实地、富有创新精神地纳入产业发展全局,在“三高”中占得一席之地。
(三)
南海对于现代农业的谋划从全局着眼、从高起点出发,思路连贯,切实可操作。以工业化思维发展现代农业,以园区化思维发展优势农业,以科技创新思维发展创新农业。这三条思路以及随之而来的多项具体措施,凝聚的正是南海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智慧,推行的也正是南海人所擅长的捕捉机遇、埋头苦干、持续创新。
在南海正全力推进的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中,现代农业将带来迥然不同的新质生产力。农业集聚区的集约,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格局的构建,农业产业链的整合,将使南海现代农业进一步走向集约和高效,为高质量制造业腾出更多发展空间。农业对生态的修复,对乡村景观的塑造,将使南海各镇街、村居呈现出令人向往的田园风光。农业与旅游业是天然的孪生兄弟,农村是南海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一趟惬意的乡村游,也是一场对南海精神传统、历史文脉的认同之旅、传承之旅。
未来,现代农业将潜移默化地重塑南海的经济版图和南海人的精神世界。
农业是第一产业,但又不止于产业,它事关全局。农业稳则天下安,它事关稳定大局。农业兴则农村旺,它事关我们正在全力推进的“百千万”头号工程。农业决定着中国人民吃饭、穿衣的基本生活质量,可做制造业的上游,更可成为旅游休闲业的基石。在南海,我们正越来越清晰地看到了这样的整体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