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读懂 2024年南海区政府工作报告
“百千万工程”引领 建设现代化活力新南海

扫码看南海区两会专题
2024年1月31日,南海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召开。过去一年,南海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哪些成绩?新的一年又将如何安排?一图带您看报告!
2023 工作回顾
一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为全市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3930亿元
增量约占全市35%
多项经济指标位列
全市五区第一
二坚持民生无小事公共服务供给有效改善
新增公办学位1.9万个
公立医院新增床位805张
新增医养结合床位737张
建成公办托育机构9家
新增就业超3.3万人
新增停车泊位2.7万个
三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有所缓解
全年整备连片产业用地9500亩
复垦复绿超5200亩
新增耕地近3500亩
新开工老旧小区改造
项目50个
新建城市公园15个
建成秀丽湖库9个
坚持推动新型工业化“两高四新” 现代产业体系持续强化四
全年产业投资项目签约总额超1100亿元,供应产业用地6200亩以上
实施“数字领航”计划,工业技改投资增幅超35%
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有望突破3%
技能人才增至29.7万人,各类人才总量达62万
五坚持自己家园自己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加速完善
改造提升桥下空间59个,累计建成“名企百园”123个
累计建成智慧图书馆286个、社区体育公园360个、新建“四小园”5017个
六坚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便民利企服务扩容提质
新增“拿地即开工”项目11个19个项目纳入全市审批代办服务
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约50亿元
开展产业链供需对接服务活动超160场
企业知识产权融
资超80亿元
2024工作任务
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 左右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 左右
工业投资增长20%
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力争增长3%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为实现上述目标南海将重点做好以下八方面工作
一以进促稳,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增长信心
01组织大学习,提振发展信心
02开展大讨论,凝聚发展共识
03形成大气势,激发干事热情
桂城:挺进“千亿镇街”目标,建设总部经济集聚区和中央活力区
九江:集聚临港产业,打造“水上南海”示范镇
西樵:打造产业出新、文旅出圈、城乡出彩的活力新西樵
丹灶:打造新兴产业科创核心、崇文宜居绿色村镇
狮山:加快“双中心”建设,以强大智造能力打造无可撼动的“中国第一镇”
大沥:提速推进千灯湖中轴北延线、广佛湾建设,打造广佛都市圈商贸极点
里水:大力建设广佛青创城,打造广佛经济社会融通先行镇
二
先立后破,统筹固本培新提升新质生产力
01立战新产业发展之柱
确立“三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导向大力建设佛北战新产业园、“双十园区”主动嵌入广深战新产业链
02破传统产业转型之困
加快12个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打造5个以上国家级数字化转型试点示范
推动7个以上产业集群链式转型
确保规上工业企业开展“两化”转型的比例达到60%
03蓄特色产业集聚之势
着力培育6大特色产业集群
依托季华实验室打造信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依托仙湖实验室打造氢能和氨氢融合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借力中国安全应急产业大会,依托国家级智能安全产业园,打造智能安全应急产业集群
依托广东金融高新区、千灯湖创投特色小镇,做大做强现代金融服务产业集群
大力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充分发挥商贸优势,壮大文旅商贸产业集群
依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促进高水平农业“接二连三”发展,打造食品康养产业集群
三
适度加力,增加资源要素投入提升产城融合
01更高站位推进“百千万工程”
2025年前每个镇街建成不少于1个示范片或示范带、2个以上示范村探索“分润模式”力争到2027年亿元村达到65个
02更大决心深化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加大“工改工”“集转国”、工业园连片改造和农用地集约力度
力争全年供应产业用地保持在6000亩左右
03更实导向优化政府扶持政策
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企业竞相成长
力争全年招商引资项目签约总额超1100亿元
04更广渠道筹措城市建设资金
撬动社会力量全面参与城市家具建设,探索企业捐建、政府筹建、市场配建模式
05更快步伐实现广佛都市圈硬联通
融入佛山“北向”战略、“西进”计划
抢抓广州都市圈建设机遇,加快南海“入圈进湾”步伐
争取地铁3号线南海段年内开通
四
育才增岗,做强生产性服务业提升新型工业化水平
01提升科技创新转化实效
探索“政府牵线搭桥、企业出题出钱、机构揭榜答卷”成果转化模式
力争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超3.1%,高企数量突破4350家
02依托技能培训扩大就业
持续举办“数字南海 工匠摇篮”系列赛事力争技能人才总量达到31万人
03推动金融服务精准下沉
推动千灯湖创投特色小镇提质扩容打造金融人才集聚新高地健全完善“1133”金融服务网络擦亮“千灯湖投融汇”路演品牌
五
扩需引投,发挥产业优势提升城市消费
01打造内需消费品牌
拓展“产业+旅游”“产业+展览”“产业+赛事”等消费新场景打造“南海特产”系列品牌积极发展首店经济、共享经济、会展经济、直播经济等新增长点
02畅通出口电商渠道
加快“1+4+4”跨境出海综合服务体系建设
组织企业抱团参加境外国际展会和开展经贸活动
重点发展咨询设计、文化创意等高附加值服务外包产业
构建“1+N”电商产业发展格局
03促进城市商贸流通
提速推进南鲲码头项目
支持西樵利用大型文体设施发展会展经济
支持大沥加快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化
商贸流通运作体系
六
做强扶弱,统筹民生事业提升均衡发展
01推动教育卫生开放合作
与本土产业同频共振、同向转型,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3个
培育省级优质教育集团4个、市级7个
新增中小学优质学位8830个、普惠学前教育学位2520个、优质医疗床位400张
02促进民生事业均衡发展
抓细抓实抓好“一老一小”工作
新增医养结合床位300张、优质托育服务机构7家
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
03切实加强师德医风建设 04保障社会发展平安稳定
七以绿为美,加大环境保育提升生态文明
01实施“水上南海”战略
推动36个湖库水质消劣
77个主干河涌断面中至少48个达到Ⅴ类及以上
大力整治32条农村黑臭水体
加快13个水经济创新示范区建设
02推进环境综合治理
实施臭氧与PM2.5协同治理
加快“无废城市”建设,高标准创建100个“无废城市细胞”
打造35个以上“无废工厂”
03推动绿美资源扩容
完成森林质量精准提升2200亩
推动复垦复绿5000亩
大力建设一批精品“四小园”和乡村“美丽庭院”
建设碧道51公里、秀丽湖库8个,修复美化“江心岛”20个
04倡导绿色生产生活
打造一批“绿色农房”“海绵小区”建设提升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专用道100公里
八崇文赋能,增进共识共建提升社会善治
01推动文化事业发展
03深化文明城市建设
02壮大文化产业实力04凝聚时代奋进力量
整理/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付艳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