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实干善作为 为民履职显担当
2023年南海区人大常委会强监督、聚合力,持续提升履职实效

■区人大代表调研里水梦里水乡花月夜游项目。

■九江河清人大代表联络站举办“园美在行动家园携手创”社区议事会。

■2023年9月,南海区人大常委会举行了首批21名南海区人大讲堂讲师聘书颁发仪式暨初任培训活动。通讯员供图

■区人大代表深入基层向群众派发反诈宣传单张。

■区人大代表入户走访聆听群众意见。
2023年南海人大成绩单
●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26项
●开展专题询问1次、专题视察11次、专题调研18项
●备案审查规范性文件12份
●依法作出重大事项决议决定9项
●任免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58人次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
一年来,南海区人大常委会心系发展大局,情牵群众关切,思考不止、脚步不停,依法行使各项职权,用心用情汇民意解民忧。一次次审议监督、一场场调研视察,一件件民生实事、一份份议案建议,还有开在“百千万工程”一线的“社区议事会”,无不承载着群众的关切、代表的初心,记录着人大履职的点滴,彰显着南海区人大常委会献务实之策、尽监督之责、做惠民之事的担当与实绩。
“全链条”监督促民生实事项目“全方位”落实
每年两会上,民生实事项目出炉是“重头戏”。2023年初,在区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上,400多名参会代表票决选出了年度十大民生实事项目。
一年来,南海区人大常委会始终把推动民生实事项目从“纸上”落到地上当作重要工作目标,坚持“三问一评”监督机制,即年初问计划、年中问进度、年底问结果并进行满意度测评。通过听取审议项目各阶段进度报告、约见、年终现场检验察看等方式,看数据,看实地,问进度成效,问不足短板,对民生实事项目进行全过程全方位跟踪。
时间回溯到2023年7月份的一场代表约见活动。
“持续深化政务服务改革,提升政务便民水平”是2023年南海区十大民生实事项目之一。2023年7月28日,结合“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主题活动,南海区人大常委会协助部分人大代表,就“持续深化政务服务改革,提升政务便民水平”推进情况,约见区政府五个职能部门负责人。
为协助代表有的放矢地开展约见活动,更好地履行监督职责,南海区人大高度重视,组织代表深入基层开展专题调研,对照项目量化指标表,通过查阅资料、实地察看、听取介绍、走访群众等方式,详细了解南海政务服务改革情况及存在问题,做足做好“功课”。在约见活动现场,代表们直截了当地向有关部门抛出问题,问进度、问措施。有关部门也认真对待,不回避、不掩饰,逐一认真解答,拿出计划,表明决心。
以约见方式推动民生实事项目落实,是南海人大把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和监督民生实事项目办理相结合的一次创新尝试,是时刻把老百姓呼声和群众利益放在心上的具体行动,也是全链条监督民生实事项目办理的一个缩影。同在7月,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区内的全国、省、市、区、镇五级人大代表100名,围绕“秀丽湖库、城市公园,绿美南海”民生实事项目开展联合视察活动。
2023年12月25日,南海区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召开,听取审议了区政府关于2023年民生实事项目落实情况的报告,并进行了满意度测评,十个项目“满意”“基本满意”率达100%。
如今,南海区人大常委会对民生实事项目的监督正逐渐形成闭环,这套环环相扣、依次递进的全链条式监督“组合拳”将成为民生实事落地的一大助力。
用好调研“传家宝”让人大工作扎根
调查研究是代表履职的基本功,更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2023年,“高质量发展、制造业当家”成为南海拼经济的重中之重。4月以来,区人大常委会开展了一场为期数月的专题调研,近30位人大代表通过实地走访、到其他地区学习考察的方式,根据调研实践获取的第一手资料,结合最原汁原味的民情表达,拿出了一份含金量十足的《推动科技与金融资源更好服务制造业当家的调研报告》,为科技与金融赋能制造业发展“塑成优势”“取得突破”献计献策。
“充分发挥数字政府的牵引驱动作用,破解研发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难题,加快构建全周期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推动企业服务向一体化迈进……”这份报告,系统总结了南海制造业发展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四大方面12条具体建议,一字一句都彰显了人大代表不断探索的智慧和力量。
一年来,区人大常委会把调查研究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深入扎实的调查研究工作提升人大依法履职成效,持续加强和改进代表专题调研活动,使代表工作更好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
站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起点上,文化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赋能作用。为进一步挖掘南海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潜力,2023年7月至10月,区人大常委会还组建了“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专题调研组,通过实地调研、听取汇报、开展研讨等方式,广泛征求人大代表、专家学者意见,一份详实的调研报告满是解题思路。
“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让乡村旅游更有魅力,让南海发展更有未来!”遍布社区、乡村、产业园、博物馆的调研足迹,承载着调研组对南海乡村文化未来的期待。
推动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人大工作的重点,也是人大调查研究的重要内容。
以南海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例,2023年4月,区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组织开展了南海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情况专题调研视察。
调研组分别走访了灯湖三小和石门中学等地方,通过现场看、当面听、直接问,摸清了该项工作的基本情况和问题堵点。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香秀杏也在多个场合强调,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事关家庭、社会和国家的稳定,区政府要把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放在当头,坚持履职尽责,以钉钉子的精神,坚持长期投入,强化人员配备和阵地建设,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关爱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氛围。多项调研建议已成功转化为工作举措,如区心理服务热线统一号码,升级为24小时热线,七个镇街均成立个案转介中心并顺利运转。
探病因而后开良方,知需求方能解难题。每一个问题,调研组坚持既看“高楼大厦”又看“背阴胡同”,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形成了一批较有分量的调研成果,推动转化为实际工作举措。
紧紧依靠代表同心共助“百千万工程”
“有了候车亭,天晴能遮太阳,下雨能挡雨水,再也不用担心孩子等车问题了!”
“现在大家遇到问题,第一时间就会想到,南海有个人大代表联络站组织开展的‘社区议事会’。”
……
人民牵挂所在,就是区人大常委会发力所至,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在一件件民生实事的实现中具象化了。
早在2022年,南海多个人大代表联络站相继开展“社区议事会”,一项助推南海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创新举措铺陈开来,搭建起一座座化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便捷桥梁。
2023年3月,区人大常委会召开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工作现场会。4月,印发《南海区人大代表“社区议事会”工作指引》,明确了议题确立、会议组织、结果监督的流程与细则,让社区议事会选题更精准、流程更规范、落地更有效。
一年来,以遍布南海七镇街的人大代表联络站为依托,205场“社区议事会”将人大代表、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群众代表聚拢一处,共商共议解决了130多个基层治理难题,涉及公共设施建设、交通拥堵治理、网络电信诈骗防范等多个领域,参与人大代表900多人次、线上线下参与群众260000多人次。
实践充分证明,社区议事会不仅高质量回应了人民关心关切,有效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也让各级人大代表在为民履职的新舞台上愈发行稳致远。
代表是人大工作的活力所在、潜力所在。2023年,南海创新组建人大讲堂,制定《佛山市南海区人大讲堂管理制度》,优选21名人大代表组成第一批讲师团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有效推动人大代表宣传政策法规、联系服务群众向外延伸,更让人大代表听民声、察民情、聚民意的桥梁纽带和模范带头作用成色更足。
精确响应群众呼声,精准对接民生需求。这一年,南海区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不断践行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发展成果全民共享。而把“社区议事会”和“人大讲堂”开到“百千万工程”一线,让人大代表把“行动力”转变为“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施工图”转化为“实景画”,便是用心用情汇民意解民忧的最佳范式。
念民之忧,行民之盼。承载着人民更加美好的期盼,肩负着新时代人大工作的新任务,新的一年,南海区人大常委会将不断创新发展“南海经验”、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县域示范,以高质量人大工作助推开创现代化活力新南海建设新局面。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黄梦灵黄婷严佳瑶通讯员南任宣图片均为资料图片(署名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