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南海“委员通道”里的智、策、识
南海两会“委员通道”开启,7位政协委员亮出精彩观点

■在“委员通道”上,政协委员发出“南海好声音”。

黄朝阳
区政协常委、九三学社南海基层委员会副主委、广东大汉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马南山
区政协常委、农工党南海总支副主委、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销售总监

沈庆
区政协委员、民建南海总支成员、北京市盈科(佛山)律师事务所股权高级合伙人

简浩区政协委员、大湾区航空
贤公司地面服务部总经理

蔡嘉辉
区政协委员、恒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裁

黄瑞区政协委员、佛山瑞龙纺
龙织有限公司总经理

何舒婷
区政协委员、佛山市北达博雅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项目主任
南海影剧院一条长不过十米的红毯,成为今年南海两会颇受瞩目的“官宣”场所。1月30日,在佛山市南海区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开幕前,“委员通道”如约而至。
7位政协委员,一场35分钟的“委员通道”时间,一问一答,紧凑又充实,从不同的领域,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谋长远之举,信心满怀,汇聚起昂扬奋进2024的“南海好声音”。
为挺起南海发展“脊梁”谋良策
“委员通道”的开篇,挺起南海高质量发展“脊梁”,是最受关注的话题。
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广东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任务。省委“1310”具体部署中提出,“要始终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在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取得新突破”。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对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作出部署。
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区,南海该怎么干?区政协常委、农工党南海总支副主委、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销售总监马南山带着自己的思考发声。“南海要切实挺起制造业当家的脊梁,必须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上实现更大突破。”马南山感慨道,制造既有变革前沿的躬身实践,也有数字时代的仰望星空。
如何做强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行新型工业化?马南山给出了有力的答案,当务之急就是自主谋划高端化提质方案,培优做强本地先进制造业,纵深推进数智化改造,深耕产业绿色化转型,构建产业生态化集聚。
委员们的回答“信息量”很大,讲成绩,也聊问题,给对策,也不回避难处。区政协委员、北京市盈科(佛山)律师事务所股权高级合伙人沈庆指出了当下南海民营企业合规管理服务存在的一些问题,“不少企业存在人才、资金、信息、制度等方面的困难,对于合规能带来的好处也认识不足。”沈庆说,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数智化成为民营企业普及合规管理服务、降低合规管理成本的新出路。
沈庆建议,采取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参与的模式,建立企业合规管理服务云平台,同时政府要主导制定全国首个民营企业合规管理服务标准,在云平台上发布,方便企业随时查询了解。
为“一老一小”民生实事集众智
7位区政协委员依次走上红毯,一次次真情讲述,蕴藏着悠悠民生事,传递着暖暖家国情。
区政协委员、佛山市北达博雅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项目主管何舒婷长期与基层群众打交道,她把目光聚焦在提升社会生育率问题上。
为解决年轻人生育“焦虑”,何舒婷建议,在有条件的企业内建设“职工婴幼儿早教共享站”,缓解产假后至婴幼儿3岁期间托育的压力。
“一老一小”是南海政协关注的焦点,也是许多委员心头的牵挂。经过前期的调研,区政协常委、九三学社南海基层委员会副主委、广东大汉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朝阳发现,南海271家一站式养老服务站“社区幸福院”,有39家可为老人提供长者膳食服务,但长者饭堂缺乏整体统筹规划,资金和场地来源属性造成区域发展不均衡。
“建议用‘政府补助一点、社会赞助一点、企业让利一点、个人自付一点’的多元化筹资方式,保障长者饭堂社会化运营的可持续,让除户籍长者之外的长者也能享受‘舌尖上的幸福’。”黄朝阳表示,把“食”事做实,才能让长者吃出幸福味道。
就群众所忧所盼发声,为南海所急所需建言。区政协委员、恒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裁蔡嘉辉把目光放在了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上。他罗列了一组数据,从佛山市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看,销售8.64万辆全国排名第13位,同比增长超156%。然而充电桩建设跟不上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存在“僵尸桩”、老旧小区充电配套落后、新小区私桩安装难等问题。
如何加快充电桩建设?蔡嘉辉建议,引入第三方民间资本,开通绿色金融通道等方式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到充电桩的建设当中,建设快慢充电站,实现牌照化。他希望像建设加油站那样建设充电站,让新能源汽车驾驶人在小区充电方便,在街头巷尾充电更方便。
为画出最大“同心圆”聚共识
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今年“委员通道”一大亮点是,首次邀请港澳委员发声。
区政协委员、大湾区航空公司地面服务部总经理简浩贤专程从澳门赶回来参加南海区两会,他高度关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并投身其中。
简浩贤多次参与南海区政协的专项调研,他有感而发,“港澳委员既是特区的一份子,又是南海发展的参与者,要坚持通过调研,为南海和港澳的稳定发展建言献策。”
在调研中,简浩贤发现,南海人民法院每年受理跨境民商事案件中,八成多涉及港澳当事人。为此,他建议,推动跨境民商纠纷化解平台建设,通过一平台统揽、一体系工作、一系统管理,减少因法律、教育、文化、语言等问题所产生的纠纷化解难度,加强涉港澳纠纷的前端处理。
动真情、抒真意,谈共识、论发展。委员们纷纷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出谋略、提建议。
作为一家民营企业负责人,区政协委员、佛山瑞龙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瑞龙最关注的是城市“人口聚焦”。他直言,“抢人”就是“抢流量”,也是“抢产业”。南海2022年就有一支58万人才总量的队伍,人才立区成绩显著。
南海如何在“抢人大战”中抢占先机?黄瑞龙以自己的思路回答,把“人口集聚”提高到战略高度,实施人口集聚推进和高端人才引育双管齐下,降低甚至取消落户门槛,鼓励家庭整体融入。
“委员通道”结束后,7位委员态度坦诚自信,回答干货满满。说得好,是因为做得好;做得好,是因为心中装着老百姓,脑中想着南海高质量发展。
从会场出发,奔向现代化活力南海新征程。短短的一条“通道”,满载社会关切和政府诚意,把大会和群众连接在一起,彰显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和理念,在共鸣中感受2023的不凡,期待2024的精彩。
委员声音
保障长者饭堂可持续运营
建议南海统筹养老服务设施,有效整合现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长者服务中心、城乡社区配套用房及闲置公有物业,因地制宜,解决长者饭堂的场地问题;用“政府补助一点、社会赞助一点、企业让利一点、个人自付一点”的多元化筹资方式,保障长者饭堂社会化运营的可持续,对外开放,让除户籍长者之外的长者也能享受“舌尖上的幸福”。
“四化举措”促制造业发展
建议通过高端化提质、数智化改造、绿色化转型、生态化集聚等“四化举措”促进南海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南海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当务之急就是自主谋划高端化提质方案,培优做强本地先进制造业;纵深推进数智化改造,鼓励“上云用数赋智”政策引导企业“愿改”;深耕产业绿色化转型,打造本地“绿色制造体系”,龙头企业引领和带动传统生产模式向节能清洁生产模式转型;构建产业生态化集聚,推动链内治理,促进优质企业串珠成链,在本地选取几个“先进制造业地状集聚区”打造高质量制造业生态化集聚区样板。
建立企业合规管理服务云平台
建议采取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参与的模式,建立企业合规管理服务云平台,采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等技术,以科技手段赋能公共法律服务,帮助企业以低成本、高效率完成合规转型;重视AI技术在合规服务云平台的应用,深度学习算法和知识图谱,及时根据法律法规的变化,相应调整修订合规标准,进而指导合规管理工作,不断加快推动民营企业全面实行合规管理的有效方法。
推动跨境民商纠纷化解平台建设
建议南海推动跨境民商纠纷化解平台建设,通过一平台统揽、一体系工作、一系统管理,更好协助跨境民商事纠纷调解工作,减少因法律、教育、文化、语言等问题所产生的纠纷化解难度,加强涉港澳纠纷的前端处理。
像建加油站一样建设充电站
建议整合收拢细、乱、杂的区域充电桩、充电场电容,配套政府规划、整理出一些边角料地块,引入第三方民间资本,开通绿色金融通道等方式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到充电桩的建设当中,建设快慢充电站,实现牌照化。也需要像建设加油站那样建设充电站,让新能源汽车驾驶人在小区充电方便,在街头巷尾充电更方便。
把“人口集聚”提高到战略高度
很快各城市之间就会打响新年“抢人大战”。“抢人”就是“抢流量”,也是“抢产业”,南海2022年就有一支58万人才总量的队伍,人才立区成绩斐然。南海完全有条件在“抢人大战”中抢占先机,建议把“人口集聚”提高到战略高度,实施人口集聚推进和高端人才引育双管齐下,降低甚至取消落户门槛,鼓励家庭整体融入。
建设“职工婴幼儿早教共享站”
为了解决年轻人的生育“焦虑”,建议政府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设“职工婴幼儿早教共享站”,或根据区域需要在园区工联会或村居工联会,充分利用现有的服务阵地如职工·家服务中心、爱心驿站、社区幸福院等升级建设。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戴欢婷黄婷通讯员麦盛彬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方智恒黄永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