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剪纸艺术 亲子共做花灯
狮山多个社区举行美丽庭院活动,让市民感受好家风、领略非遗美

■亲子家庭展示亲手制作的花灯。
珠江时报讯(记者/金晓青通讯员/吴美英摄影报道)“庭院美如画,文明家家传;非遗来添彩,文化进村居。”1月19日,“花庭共读品非遗”塘联村美丽庭院活动、“非遗伴春进庭院文化润心共传承”联星社区美丽庭院活动分别在狮山塘联村杨秋慧(广东省十大最美巾帼志愿者)美丽庭院、联星社区周雁崧(南海区及狮山镇文化新乡贤)美丽庭院举行。
家庭图书馆服务8163人次
当天上午,塘联村杨秋慧美丽庭院喜气洋洋,红纸灯笼、鲜花、绿植及孩子们的欢笑声,让原本洁净、美丽的庭院显得更加生机勃勃。
在狮山镇妇女联合会、狮山镇宣传文体旅游办公室、狮山镇文化发展中心、狮山镇塘联村妇联、佛山市邻里图书馆的共同助力下,佛山市邻里图书馆星火计划《荇力量邻里图书馆佛山非遗剪纸进村居》项目启动,16对亲子家庭成员参与活动。
狮山镇文化发展中心工作人员、镇“1+N”精品课讲师团讲师陈莉莉向荇力量邻里图书馆馆长杨秋慧颁发了佛山市邻里图书馆星火计划《荇力量邻里图书馆佛山非遗剪纸进村居》项目入选奖牌;接着,由广东剪纸代表传承人饶宝莲第四批准徒弟袁梓荇设计的《邻里图书馆剪纸作品》回赠三幅剪纸作品给市、区、镇三个图书馆保存留念。
陈莉莉结合南海剪纸艺术非遗创承人张锦权的剪纸作品《贺壬寅》,带来《非遗文化在狮山》一课;广东剪纸代表传承人饶宝莲第四批准徒弟袁梓荇,则分享了佛山非遗剪纸的相关知识。今年上初二的袁梓荇,学剪纸已经有6个年头了。之后,在袁梓荇的指导下,众人一起体验非遗剪纸艺术。
塘联村妇联主席徐邦菊称,优秀的女性可以影响三代人,希望通过亲子家庭体验剪纸艺术等系列活动,传承好家风,传递传统美德。
每个月,杨秋慧都会去佛山市图书馆一次借、还新书200本。结合狮山美丽庭院建设,杨秋慧对自家庭院进行美化提升,助力社区活动阵地建设,使亲子共读活动在市民家门口就能开展。她将图书馆的图书与家中图书放到一楼车房,方便服务对象借阅。截至2023年底,杨秋慧共开展了84场亲子阅读活动,服务了2721个家庭,流动阅读8163人次。
亲子家庭动手做花灯
与此同时,“非遗伴春进庭院,文化润心共传承”联星社区美丽庭院活动在南海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周雁崧的家中热闹开展。
10多对亲子家庭在其庭院里,聆听乐安花灯的历史与寓意,并亲手做一盏花灯迎春,感受花灯传承人“德艺治家,和谐维家”家风精神,感受他们不遗余力弘扬非遗文化的努力。
“每一道工序都不能马虎,每一个配件都要用最好的材料,绝不能偷工减料。纯手工制作,靠的就是质量。”周雁崧向亲子家庭介绍花灯的各个部件。
为提升体验感,周雁崧夫妇将入户花园进行“微改造”,使小小一方院子摇身一变成为“花灯微展馆”,设置“花灯部件”“成品展示”“花灯故事”“家风家训”展示区,让前来参观的亲子家庭更直观地认识乐安花灯。
在周雁崧的指导下,亲子家庭制作花灯其中一个部分——莲藕。“咦,这个零件该放在哪里?”“铁丝要怎样扎才能扎稳?”现场,周雁崧耐心解答孩子们的提问。在欢声笑语中,原本复杂而繁琐的制作花灯的步骤,在亲子之间互相沟通、研究及共同努力下,变得简单起来;一份份零散的部件经过亲子们精心制作之后变成了一盏盏精致的花灯。
据介绍,周雁崧1995年开始学做乐安花灯。1998年,周雁崧夫妻对传统花灯进行了花瓣大小、花瓣层数、花灯造型等创新。为了让花灯制作手艺“走出去”,在家人的支持下,周雁崧还与学校、社区和机关单位合作开设花灯制作课程,让更多人了解、学习甚至爱上这门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