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4年01月23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全力搜救失联人员 防范发生次生灾害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 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命令发布新修订的《军事立法工作条例》
    • 文化赋能 持续充实现代化活力新南海“灵魂”
    • 打造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西樵样板”
    • 农业现代化 科技是基础
    • 用创新思维开创人大工作局面
    • 踔厉奋发谱写政协事业新篇章

    第A02版:要闻

    • “氢”力合作 赋能氢能产业发展
    • 师生写春联 福气送到家
    • 为智能安全应急千亿产业集群献力
    • 打造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西樵样板”
    • 农业现代化 科技是基础
    • 用创新思维开创人大工作局面
    • 踔厉奋发 谱写政协事业新篇章

    第A03版:要闻

    • 佛山南狮足球俱乐部落户南海体育中心
    • 七大礼包 让职工温暖过大年
    • 西樵西岸山湖步道常态化开放
    • 举办创意菜比赛绘制南海美食地图
    • 地铁广州南站可无缝换乘佛山2号线

    第A04版:要闻

    • 集约土地打造致富增收“希望田”
    • 党员群众齐出力 清杂物扮靓环境

    第A05版:文明佛山

    • 冬日的南海也很暖
    • 志存高远敢作为 少年郎有大担当

    第A06版:文明佛山

    • 与孩子共度快乐寒假

    第A07版:文化

    • 推动“文化东进” 聚人气促消费
    • 体验剪纸艺术 亲子共做花灯
    • 27位书法家展出50多幅书法作品
    • p44

    第A08版:视野

    • 寒潮速递 冻到发紫
  • 数字报首页

A08:视野

寒潮速递 冻到发紫

请收下这份防护指南

2024年01月23日

    俗话说“三九四九,冻破碓臼”,这不,今年首场寒潮就来了。1月21日,中央气象台寒潮、暴雪、大风三预警齐发。中央气象台气温预报图显示,连日来一些地方已经“冻到发紫”,冰冻线直抵华南,连广东北部都已飘雪,南方部分地区还可能开启“暴雪模式”。面对剧烈降温,“一老一小”重点人群如何做好防护呢?

    变化  进入“四九”冷暖逆转

    1月18日是四九第一天,冷空气强势出击,寒潮导致气温“大跳水”。然而,这个刚过去的三九,不但不怎么冷,反而有点热。

    本该是一年中最冷时段,今年三九(1月9日至17日)却暖到离谱。全国大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2℃至4℃,其中内蒙古中西部、新疆北部、西南地区东部、江南等地偏暖4℃至6℃,部分地区偏暖6℃以上。贵州、重庆、四川、甘肃、新疆等地经历了自1961年以来的最暖三九。

    进入四九,冷暖开始大逆转。1月20日,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等地率先降温,此时冰冻线位于江苏、安徽北部到湖北西北部、陕西南部一带。

    1月21日至22日,随着寒潮主体南下,冰冻线大幅南压。其中21日,随着南方今冬来最强雨雪天气逐渐展开,贵州、湖南、湖北、安徽部分地区气温率先跌至冰点或以下,大降温叠加雨雪,湿冷感十分明显。

    中央气象台预报,1月23日,最低气温0℃线将南压到广西北部和广东北部一带,23日和24日,江南、华南、贵州等地将出现此次寒潮过程的气温最低值,江南大部、贵州的日最低气温可达-7℃至-1℃,华南的日最低气温可达0℃至7℃。

    广东气象台预计,1月23日至24日,广东大部阴雨寒冷,各地气温持续下降,将有大范围的5℃及以下低温,粤北、珠三角北部的山区最低气温可达0℃以下有冰冻,粤北山区有冻雨或小雪。

    特点  影响范围广、降温幅度大

    伴随气温快速下降,南方地区的雨雪天气将出现雨雪相态转换,开启“暴雪模式”。1月22日至26日,贵州、湖南西部和南部、广西北部等地局地有冻雨。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表示,此轮寒潮虽不及2023年12月寒潮强度,但也具有一定强度,影响范围广,重点影响南方地区,从整体来看最低气温降温幅度相对来说比最高气温降温幅度要显著。

    寒潮如此强烈,与北极地区急剧变暖有密切的关系。根据日前发布的《2023年北极报告单》,人类活动引起的大气、海洋和陆地变暖正在影响整个北极地区的社区和生态系统,这一地区变暖速度比全球其他任何地区都快。

    过去,由于赤道与极地之间存在巨大温差,促使极圈外围形成了一圈强劲的西风,约束着极地的冷空气。然而,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北极地区的极速增温,导致与中低纬度气温差减弱,难以维持强大的西风急流,极地涡旋内的冷空气更容易分裂南下。

    “冷气团一旦偏离极区位置,使得高纬度强冷空气容易向南侵袭,寒流暴风雪、寒潮强冷空气时有发生,冬季就会出现所谓的‘暖北极冷欧亚’现象。”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说。

    应对  多举措保障群众温暖过冬

    连日来,各级各地气象部门聚焦粮食保丰、能源保供、交通保畅和医疗、旅游等重点行业领域,与相关部门形成合力,多措并举保障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聚焦交通出行安全,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提前发布预警和路况信息,提示部分路段积雪结冰,易造成交通拥堵和事故,并依托高清路网视频监控平台、交通视频云平台等渠道,加强全路网实时监测力度和路面的巡查力度。在湖南,共8.6万余名应急救援力量前置一线。

    聚焦能源供应需求,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部门针对广西北部局地电线积冰厚度达2厘米及以上、易发短路断线等事故风险情况,及时制作发布电力、通信安全相关预报产品,并针对高寒山区及桂北地区,提示防范冻雨影响,建议加强巡查排险和科学调度。

    聚焦农业生产安全,江西省农业气象中心联合省农业农村部门,共同做好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防范应对工作,并多次通过“江西微农”等平台提醒各地加强农作物防冻和农业大棚除雪加固工作。福建气象部门根据此次寒潮过程降温幅度大、雨雪范围广、低温持续时间长的特点,针对闽西、闽北地区烤烟、蔬菜等作物的防寒防冻工作特点,提供专项气象服务产品。

    “一老一小”人群防护指南

    老年人群

    不宜长时间外出,外出时宜选择在一天中较温暖的时段,尽量避开早晚气温较低时段。不宜开展户外活动或在室外停留坐卧。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头部和胸腹部。使用手杖、轮椅等助行器的老年人注意设备的防滑。独居老人注意与家人、朋友或社区工作人员保持联系。少食油腻食物,多吃高蛋白质的食物、补充足够的营养。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多晒太阳,尽量保持心情愉悦。

    儿童

    户外运动最好在上午10时和下午3时左右进行,寒冷天气建议早晚减少出门。

    注意防寒保暖,尤其加强头部、胸腹部、足部的保暖。

    外出时注意由室内到室外、从户外到室内的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关注儿童衣袜是否被汗水浸湿,及时更换潮湿衣物,及时补充水分。

    外出时需穿着防寒衣物,8岁以下儿童外出应由成年人陪伴,及时补充热饮或热汤。

    饮食上注意暖胃养胃,多喝热水,少吃凉食,按时吃饭。应避免接触可能传播感染的环境,在公共场所时应特别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

    有基础疾病的儿童,除了按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治疗,特别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避免空气污染。

    3个舒缓动作防感冒

    01虫爬拉伸

    【动作步骤】

    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脚尖保持向前;

    体前屈手触地,两手往前爬,使颈椎、胸椎、腰椎在一条直线;

    停顿8至10秒再退回起始位置,8至10次为一组,每天练习2至3组。

    【注意】

    练习1周或2周能力得到相应提高后,可以采用两脚并拢的方式,手触地向前爬行,爬至最远处停顿5至10秒钟再退回。如果老年人觉得动作比较吃力,起始位置可以采用下蹲的姿势,再向前爬行。

    02熊运练习

    【动作步骤】

    并步站立,身体自然中正,然后左脚旁开一步与肩同宽;

    屈膝下蹲,松腰坐胯,同时两手上提至小腹;身体和手同时向右运转,到右侧章门穴,然后继续向上到中脘穴,继续向左到章门穴,再往下到脐下;

    转两圈后换方向再转两圈。【注意】

    做熊运练习时,有一个特殊的掌型叫“熊掌”,也就是空心拳,拇指和食指相接,其他四指屈下。两掌在腹部进行摩运时,要通过关元穴、右侧章门穴、中脘穴、左侧章门穴四个点的连接,形成一个立体的圆。

    03五劳七伤往后瞧

    【动作步骤】

    准备动作:两腿开立与肩同宽,两膝微屈,屈膝坐胯,两手放在胯旁,两只手如按手中的浮球一样,这就是传统的扶按桩;第一拍的时候两腿蹬直,两臂伸直;

    第二拍的时候,两手侧起45度,臂外旋,同时转头向左后方到极致,微停2至3秒;

    两手回正,头转正,再恢复到刚才扶按的姿势,这是左式;

    右式的时候,再起身,两臂45度侧起外旋,转旋臂,头向右后方转,微停2至3秒,身体转正,两手下按,再回来。

    【注意】

    手指发力,手臂后旋,肩胛骨要感受到挤压感,前胸要有扩张再放松的感觉,左右交替完成,6个为一组,每天坚持2至3组。

    三问寒潮

    01 春运即将开启,回家路是否好走?

    1月26日,一年一度的春运即将开启,受本轮寒潮影响,大家回家的路是否好走?

    气象专家表示,预计春运期间,影响我国的冷空气较为活跃,但强度总体偏弱,仍需注意冷空气间歇期间可能出现雾、霾等低能见度天气及其对交通运输及人体健康的影响。

    目前,铁路、电力、交通运输、民航等部门正紧锣密鼓,提前筹备。天儿再冷,回家的路总要暖意融融。

    公众在春运返乡或出行时,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防范降雨降雪降温、道路湿滑以及大风天气的不利影响。特别是在高海拔山区驾车出行的人员,要注意防范雨雪冰冻、道路湿滑的不利影响。

    02   寒潮天气是否“打脸”厄尔尼诺?

    当前,一次中等强度厄尔尼诺事件已经形成,并将持续到今年春季。对我国而言,厄尔尼诺的发生常常导致南方降水偏多,北方偏暖,出现暖冬的概率较大。然而,多轮寒潮天气,一来就这么冷,让大家又产生了疑虑:说好的暖冬去哪儿了?

    周兵介绍,厄尔尼诺并非等同于暖冬。无论是冷冬还是暖冬,评判的是一整个冬季的冷暖状况,一时的冷暖并不能代表整个冬季的冷暖情况,大家也不能通过一场寒潮或者一段时间偏暖就武断地下结论。

    此外,偏暖与暖冬也不是一回事。比平均状况偏高就可以说是偏暖,暖冬则有严格界定标准,偏暖的年份并非都是暖冬年。根据历史数据统计分析,厄尔尼诺背景下我国冬季气温总体偏暖,但阶段性冷空气活动较为频繁,也就是说冷暖起伏比较明显。

    03  接下来的冬天会继续冷还是暖?

    至少在1月底之前,中东部都将持续偏冷格局。从中央气象台中期预报来看,1月25日至27日,西南地区东部、江南、华南等地还将有一次较明显降水过程,其中贵州北部、江南中北部有雨转雪或降雪,江南南部、华南大部有中到大雨。

    而更长远来看,2月上旬可能还会有冷空气活动,如遇到南支槽继续活跃,南方还可能有大范围雨雪天气。

    (综合新华社、人民网、光明网、中国天气网、羊城晚报)

    整理/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黎国栋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