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李培开:
医生出身的他把“手术刀”朝向土地整治


■李培开(左)到九江产业保障房(源林智造产业园)项目了解建设进度。
雄师档案
●姓名:李培开
●职务:九江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
●感受:只有为“土地”开对处方,改革才有出路。
2024年1月8日下午,九江全域办副主任李培开来到九江南方社区碎布市场,与原来的业主、租户召开协调会。“这个项目事关九江东部的城市面貌,未来我们将对南方社区碎布市场建设用地复垦,并且串联南国酒镇、源林西江湿地公园、疍家文化馆等文化休闲景点,打造最美的西江文旅带。”李培开说。
自从来到南海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攻坚一线,神经外科医生出身的李培开,克服了诸多困难和挑战,一遍又一遍地走访村民、走访企业,用自己的坚韧助推全域土整的开展。
“为土地开对处方,改革才有出路”
初到九江的李培开,一方面积极学习全域整治政策,深入了解九江实际,另一方面主动改变以往线性、保守的工作思维,用探索、创新甚至合理试错的开放性思维来应对复杂局面。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重点之一,就是要处理好村民与土地的关系。“只有为土地开对处方,改革才有出路。”李培开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2023年12月11日,南海召开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现场会,在省级引导资金颁发环节,九江镇南方社区碎布市场建设用地腾退复垦项目脱颖而出,成功获得600万元资金支持,这一资金将成为九江镇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支持力量。
这份资金的获得,有着李培开的辛勤汗水在里面。
南方社区碎布市场建设用地腾退复垦项目推进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为充分激发村民对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的热情,李培开和党员干部们带头动员宣传。但是,要将土地流转,有的人顾虑重重,甚至个别人不理解、不支持。
“土地是我们的命!”“没有土地,我们怎么生活?”面对村民的质疑,李培开坦言:“当时,村干部心里都很委屈。但是,一想到我们做的事情都是为村民考虑、为南海的未来考虑,受多大的委屈都值得。”
为了打消村民顾虑,李培开一有空就带着党员干部逐家逐户耐心做工作。“我们通过3次联合执法行动、10余次下户解读方案,经过81个日与夜的值班值守,终于在2023年8月11日与承租人签订拆除补偿协议,并落实安置的搬迁选址。”回想起这个过程,李培开记忆犹新。
功夫不负有心人,南方社区碎布市场建设用地腾退复垦项目不但发挥了示范项目的带动作用,还促进九江国土空间格局进一步优化,打造出可推广的“全域整治+低效建设用地腾退”九江模式。
“握紧‘改革’这把手术刀,实实在在帮助企业”
虽然南方社区碎布市场建设用地腾退复垦项目已经走上良性发展轨道,但李培开谋求更好发展的步子却从未停下。他表示,源林西江湿地公园(铜鼓滩项目)绿券项目于2023年11月通过区级验收,获得绿券14.68亩,源林西江湿地公园二期及北江生态长廊绿券项目正加速立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双赢。
2022年8月,南海在全省率先推出地券、房券、绿券“三券”制度,推进低效零散建设用地复垦复绿、村级工业园改造提升和乡村生态保护修复,逐步实现国土空间腾挪和土地集中归并。
李培开回忆道,该模式推出之初,他拿着方案就像推销员一样对接一个个村居,很多村居书记刚开始都是“有礼貌地拒绝”,“当有村居书记愿意听我说时,我们都会把握机会不厌其烦逐一解释。”
后来,李培开和同事将“三券”落地的目标锁定在源林西江湿地公园铜鼓滩,通过对零散建设用地进行生态修复,改造为生态公园。推动项目落地的过程中,李培开和同事们精准分析,对症下药,重点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仅用几个月时间就解决了“缝隙难题”,顺利推动项目建设。
“开展全域整治,相当于拿着一把改革的‘手术刀’,破解各种难题,实实在在帮助到村、帮助到企业、帮助到政府,我也很有满足感。”李培开说。
文/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黄婷戴欢婷通讯员唐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