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4年01月11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习近平同马尔代夫总统穆伊兹会谈
    •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
    • 习近平同芬兰总统尼尼斯托举行视频会晤
    • 习近平同突尼斯总统赛义德就中突建交60周年互致贺电
    • 习近平复信美国艾奥瓦州友人萨拉·兰蒂
    • 以南海的“稳”和“进”支撑全市巩固经济大市优势
    • 扎实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
    • 做党和人民英勇卫士再立新功再创辉煌
    • 南海卫生健康事业均衡发展推进会今日举行

    第A02版:经济

    • 2024年怎么干?“五个新”读懂南海经济工作

    第A03版:要闻

    • “三级医院半小时服务圈”覆盖南海

    第A04版:要闻

    • 医疗龙头挑大梁 当好群众健康“守门人”

    第A05版:要闻

    • 以特色铸品牌 打造佛山西部医疗高地

    第A06版:品读狮山

    • 便捷又贴心 狮“家”政务“益晒你”
    • 以南海的“稳”和“进”支撑全市巩固经济大市优势
    • 做党和人民英勇卫士再立新功再创辉煌

    第A07版:要闻

    • 南海公安新歌网友填词重温警民“那些瞬间”
    • 72个项目获第五届佛山高新技术进步奖
    • 首批南海新春文旅消费券上线
    • 解除抚养关系后继子女还有继承权吗
    • 夫妻单方借款另一方有义务还吗?
    • 寻目击证人

    第A08版:天下

    •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
    • 习近平同马尔代夫总统穆伊兹会谈
    • 习近平同芬兰总统尼尼斯托举行视频会晤
    • 习近平复信美国艾奥瓦州友人萨拉·兰蒂
    • p27
  • 数字报首页

A02:经济

2024年怎么干?“五个新”读懂南海经济工作

南海将以实际行动挑大梁 以大区担当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4年01月11日

    新突破 

    2023年经济“4321”亮丽成绩单

    4

    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超4000亿元,工业投资预计超450亿元,规上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预计在40%以上

    3 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预计突破3%,工业技改投资增幅超30%

    2 全区国资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超2200亿元,基金规模超2100亿元

    1 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超1万亿元,工业总产值预计突破1万亿元

    新目标

    2024年经济发展主要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

    工业投资增长20%左右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力争增长3%

    新科创

    固本兴新厚植新质生产力

    固本:加快12个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5个以上国家级数字化转型试点示范,实施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工程,推动7个以上产业集群链式转型,确保规上工业企业开展“两化”转型的比例达到60%

    新动能

    兴新:培育信息装备制造、氢能和氨氢融合装备制造、智能安全应急、现代金融服务、文旅商贸、食品康养等6大优势产业集群

    扩内需促开放畅通“双循环”

    加快培育首店经济、会展经济、直播经济等新增长点

    加快建设完善“1+4+4”跨境出海综合服务体系

    加快打造“1+N”电商产业发展格局

    新融合

    头号力度实施“百千万工程”

    加快建设13个水经济创新示范区

    支持桂城全力冲刺“千亿镇街”

    力争到2027年“亿元村”达到65个

    全年供应产业用地保持在400公顷(6000亩)左右

    2025年前每个镇街建成不少于1个示范片或示范带、2个以上示范村

    南海“443目标”顺利实现!

    1月10日,在中共佛山市南海区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南海发布了全区包括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投资、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等2023年重要经济数据。

    2023年,南海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超4000亿元,工业投资预计超450亿元,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预计突破3%,顺利完成2023年初提出的“443”目标,即力争全年实现GDP超4000亿元、工业投资超400亿元、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超3%。

    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表示,“443”目标的顺利实现,不仅极大鼓舞了士气、增强了信心,也要求南海继续保持奋进、不断攀高图强。2024年,南海要牢固树立挑大梁的自觉意识,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以南海的“稳”和“进”支撑全市巩固经济大市优势。

    万亿南海再部署

    新一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

    2023年,南海交出了“4321”的亮丽成绩单: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超4000亿元,工业投资预计超450亿元,规上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预计在40%以上,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预计突破3%,工业技改投资增幅超30%,全区国资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超2200亿元,基金规模超2100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超1万亿元,工业总产值预计突破1万亿元。南海跻身中国万亿工业强区。

    站在新起点,作为万亿工业强区的南海要如何继续领跑?

    综合考虑保障改善民生、引导社会预期、激发增长潜力的需要,南海确定了2024年全区经济发展主要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工业投资增长2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力争增长3%。

    南海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勇表示,希望以“跳起来够得着”的目标,展现南海经济大区的担当,向社会传递积极信号,引导各界看好南海、投资南海、建设南海,充分汇聚起各方共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近期举行的广东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佛山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区第十四届党代会第三次会议均对新一年经济工作进行了部署。

    顾耀辉表示,当前最重要的是抓紧时间干、拼出“开门红”。全区各级各部门要树立“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的观念,迅速进入战斗状态,按照“开门红”的目标铺排工作,靠前发力、早谋快干,坚决打好开年“第一仗”,跑好全年“第一棒”。

    同时,他强调,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是政策、资金利好密集释放的窗口期,要强化前瞻意识,做到研究透、谋划早、动作快,梳理整合一批重要项目,积极主动向上争取支持。

    厚植新质生产力

    加快培育三大新兴千亿产业集群

    打造智造强区,是南海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区第十四届党代会第三次会议提出,以新质生产力培育引领新型工业化,向战新产业要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信息装备制造千亿产业集群、氢能和氢氨融合装备制造千亿产业集群、智能安全应急千亿产业集群3个新兴千亿产业集群,夯实“两高四新”现代产业发展基础。

    在昨日的会议上,南海再次聚焦新质生产力,并且提出,重质量、强科创,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以固本兴新厚植新质生产力。

    在“固本”方面,坚持以数转智改为主攻方向,协同推进“单点突破”和“链式转型”,确保规上工业企业开展“两化”转型的比例达到60%。在“兴新”方面,要把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作为打造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围绕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新型生物医药等产业,集中力量突破底层技术;要大力发展新型储能等绿色低碳产业,拓展氢能应用场景,探索建设零碳园区,提升产业发展“含绿量”“含金量”;要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业各环节融合应用,全力抢占人工智能研发制造和场景应用新高地。

    在“提质”方面,要高质量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链,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力争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超3.1%,高企数量突破4350家,要统筹抓好战略人才、领军人才、青年人才、技能人才、数字人才等各类人才队伍建设,要推动金融服务精准浇灌实体经济。

    顾耀辉强调,三大新兴千亿产业集群是南海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各牵头部门要迅速建立起相关工作机制,制定、完善产业规划和扶持政策,聚焦产业链关键领域、薄弱环节精准发力“双招双引”,推动三大新兴产业加快集聚成势。

    推进﹃百千万工程﹄

    以产业转型带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

    南海是全省唯一的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首个以县域为单元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省级试点,镇域经济实力雄厚,农村集体经济发达,城乡差距相对较小,有条件为全市争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验区、示范市先行探路、多做贡献。

    在会上,南海提出,奋进2024年,要让改革步伐更加铿锵,其中重要的一点便是要始终以“头号力度”推进“百千万工程”,充分释放“百千万工程”与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的政策叠加效应,持续深化改革转型,系统性理顺区域、城乡、工农等深层次关系,整体激活城产人文各领域要素,以产业转型带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加快闯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南海提出,要重点攻坚城中村和老旧小区改造,推动城市精细化治理;深入推进城市“畅通工程”,持续攻坚“断头路”和交通拥堵点;深化实施“水上南海”战略,突出生态堤岸、沿江湿地、魅力滩涂、桑园围文脉等重点,加快建设13个水经济创新示范区。要持续壮大镇域经济,“一镇一策”、因地制宜壮大特色产业集群,打造镇域经济新引擎、新支柱。要坚持以工业化思维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积极发展新型集体经济,探索推广“分润模式”、公司化运作、股权投资等新模式,引导集体经济组织参与社会化多元投资。

    此外,还要持续深化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进一步优化“三券”利益平衡机制,加力推进“工改工”、工业园连片改造,加强土地整理与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有机联动,推动城镇、工业、农业和生态四大空间合理分区、连片集聚。

    会议强调,要着力建立可持续的利益统筹机制,进一步激发各行各业、各界各方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企业在参与“百千万工程”中拓展市场、实现发展,践行社会责任。要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导带动作用,撬动金融资本、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三农”发展等。要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突出区、镇、村、社四级联动,充分发挥群众主体地位,形成党员干部带头上、社会各界一起干的良好氛围。

    增进民生福祉

    加快培育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如何围绕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托住民生底线,让发展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

    南海在会上提出,要抓好文化高质量发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办好社会民生实事。其中,要充分发挥南海背靠广佛、面向湾区、人气旺盛的优越条件,以文化赋能商业提质、消费升级,加快打造湾区文商旅消费新高地,把“爆红”变为“长红”,让整座城市旺丁又旺财。要积极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大力建设“无废城市”,推广应用无水工艺、清洁技术,打造一批“无废工厂”“无废园区”。要加大氢能推广应用力度,积极发展铝基制氢、氢能农业等新技术、新业态,加快推进垃圾制氢项目。要持续推进绿美南海生态建设,把种植经济林提上日程。要从发展的角度看待民生补短板问题,把增进民生福祉、扩大内需消费更好结合起来,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中发现、培育和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扩大内需消费方面,南海提出加快培育首店经济、会展经济、直播经济等新增长点。

    在基层治理方面,南海提出持续提升基层堡垒战斗力,持续激发群众首创精神,持续增强“弱信号”捕捉能力。其中,要深化落实“分六留四”政策,全面推行股份分红积分制,把“自己家园自己建”的鲜明导向树得更牢。

    “做好今年工作,关键靠实干。”顾耀辉表示,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不折不扣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把现代化活力新南海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李春妹戴欢婷通讯员南宣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