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公共服务项目 撑起“残健共融”蓝天
狮山推动残障人士融入社会,以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推进“百千万工程”

▲ 与会人员举牌发出残健共融“最强音”。
▲狮山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班现场。(通讯员供图)
就业辅导员带▲学员走进生
产线试工。(通讯员供图)

■狮山为仁德商家授牌。
建立残疾人就业能力和需求评估体系,实现残疾人就业服务“精准化”;建设残障友好产业园区,让残疾人以集体、团队方式参与企业就业;每募集满10万元就招聘1名社工支持100名困境儿童;建设养老服务“双中心”,打造城市社区“15分钟居家医养服务圈”……12月1日,狮山召开“迈向高质量·点亮全方位”狮山镇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暨狮山镇残健共融就业体系发布会,会上发布残健共融就业支持体系方案,启动针对残障人士、长者、困境未成年人等四大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项目。
政府、热心企业、慈善机构、爱心人士共同撑起“残健共融”蓝天,展现出狮山温情大爱的大镇担当,有力推进“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
四大体系
激发残疾人就业内生动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目前,狮山有户籍残疾人约5300人,其中约1800人处于就业年龄段,他们是社会大家庭的平等成员。
如何使他们能以平等的地位和均等的机会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不断改善残疾人生活品质、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现场发布的《狮山镇残健共融就业支持体系建设工作方案》是实现上述目标、推动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
该方案显示,通过构建残健共融就业能力和需求评估、企业支持、就业保障、社会支持四大体系,实现残疾人就业服务的精准化。其中,首要的就是通过探索设计多维度、全方位的残疾人就业能力和需求评估体系。在专业机构的指导下,以村居为主要力量,“双百”社工配合,建立残疾人就业需求数据库,然后按需“分层分类”,实现人岗匹配、精准就业。
社会支持体系,则通过建设残障友好产业园区、成立“残障友好公益联盟”、开展残健共融“创熟”活动等手段,进一步帮扶残疾人就业,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狮山是产业大镇,产业园区多,根据这一特色,狮山选取有意愿、有条件、有能力的产业园区建设成为示范点,鼓励残疾人以集体、团队的方式参与企业就业,创新残健共融在产业园区内的实践模式。
经过前期的征集,不少热心的产业园与单位积极加入残健共融就业的支持行列中,如红沙、松夏、北园、南园、西站、长虹岭产业园,以及京东佛山数字经济产业园、南海平谦国际智慧产业园等,成为首批狮山镇残障友好产业园与友好单位。活动现场,南海区民政局局长陈的、狮山镇镇长梁觉聪分别为他们授牌。
“对于残疾人来说,就业的意义更加特殊,不仅能让他们安身立命,更能帮助他们融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狮山镇副镇长李明月表示,希望通过四大体系的建设,授人以渔、智志相扶,激发残疾人就业内生动力,进一步保障残疾人的就业权利,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让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在逆境中追求进步,不断迸发生命的光彩。
多方合力
为残障人员创造机会实现价值
一直以来,狮山不遗余力地推动残障人士就业,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其中,通过康园中心职业培训,建立爱心企业资源库,开展支持性就业发展,通过对接南海区残疾人劳动服务中心,为社区残障人士提供职业信息。如罗村社区康园中心通过助残就业实践基地,促进残疾人“抱团就业”;联和社区康园中心、小塘社区康园中心通过手工订单等项目,为残障人士创收;官窑社区康园中心大力发展农耕文化等系列举措,做好残疾群众的“贴心人”。
“这些手工花束很漂亮,多少钱?”“他们的手真巧,乐安花灯这么复杂的工艺品都能做出来,太棒了!”活动现场,多个手工创意品、非遗文化产品展示摊位吸引众人驻足围观,听到大家的称赞,罗村社区康园中心的学员们露出了灿烂笑容。
事实上,除了康园中心等机构,狮山还推崇企业为残障人士参与社会就业作出新尝试。但残健共融就业,狮山还在起步阶段,创造包容的职场环境,推动就业平等意识的培训工作,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是残健共融就业的难点。为此,本次活动狮山邀请了江苏太仓的中德融创工场总经理贾影为企业分享经验。据介绍,该企业一直帮助心智障碍人群提供就业机会,从单一到多元,打造基础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全链条的残疾人培训平台,近年还通过利用高精度的虚实同步技术实现生产场景,能同时培训五到六位残疾人,学习新的工艺、新的生产方式、新的流程,有效降低不良品率,提高生产效率。
事实上,佛山也有很多这样的企业。如广东顺悦金属制品有限公司通过建立辅助型就业车间,为残障人士提供个性化的就业岗位。朋悦(佛山)企业投资有限公司有18名残障员工,不仅同工同酬,还可以通过努力获得更高级别、更高工资的岗位。“他们每个月的平均收入有5000多元,给企业创造的价值与普通人没有什么差别。”朋悦(佛山)企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蔡柱泽表示,记得他们收到第一份工资时,第一时间给家人买了小礼物,那种给他个人以及家庭带来的快乐是无价的,希望更多的企业能给残疾人士一个机会,帮助他们创造价值。
这些经验,为狮山企业促进残健共融就业提供了参考,未来都将成为狮山这座博爱之城“残健共融”的生动注脚。也相信,在狮山镇委镇政府、社会各界的努力下,狮山的残健共融环境会越来越好,为残疾人创造更多的机会,帮助残疾人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以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助力“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
四大项目
公共服务高质发展
残健共融就业支持体系是狮山镇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四大项目之一,会上还进行了“繁星计划”项目的启动、仁德商家签约、狮山镇养老服务“双中心”揭牌。
四大服务项目涵盖残障人士、长者、困境未成年人等群体,打造全方位的“硬核”服务。华南师范大学老师陈香君对“繁星计划”进行点评,指出传统的低保政策是政府发放低保金,保障低保家庭生活的最基本水平,“繁星计划”则形成一个体系,增加了服务,以“物质+服务”的方式进行救助,同时协助他们融入社会,这是务实社会服务、社会工作的一种创新。
在仁德商家签约环节,佛山南海假日酒店、江渔儿狮山大学城阳光在线广场店、佛山市畅享荟养老院有限公司代表上台签约。佛山南海假日酒店法人代表宋锦全介绍,酒店制定了一系列方案,为残障人士、长者提供定点、优质、实惠的就餐服务,如午餐有两种套餐,13元任选两款菜式,15元任选三款菜式,打造“家门口”的养老服务圈,有效解决了长者的日常就餐难题。“我们非常支持这项工作,也感谢政府给我们一个平台,为残障人士以及长者提供服务,传递大爱。”
江渔儿狮山大学城阳光在线广场店则为符合条件的长者及残障人员,给出全单7.8折的优惠折扣(饮品除外),该企店法人代表邓畅荣表示,未来也会考虑为残障人士提供合适的岗位,如不需要骑车的送外卖服务等,这需要顾客们多些包容。
“无论是残健共融,还是政企共融、政社共融,都是推动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举措,而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就是让每个人都实现价值、创造价值。”陈的表示,残健共融未来很坚定的一个方向就是由辅助到支持、由给予到参与、由收益到收获,现阶段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只是单纯的扶贫助困,而是通过支持,通过打造一个个合适的就业场景,让他们参与,一起创造价值,这才是高质量发展的追求。
“我支持残健共融,我参与残健共融,我呼吁残健共融。”现场,全场参与人员一起喊出口号,这是一种民生领域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也是狮山各界为残健共融全力以赴的责任与担当。
四大公共服务项目
01
狮山镇残健共融就业支持体系
狮山将打造全域发展残健共融就业支持体系,包括残障人士就业评估机制、残障就业企业支持服务、残障就业社会创新联盟、残障友好产业园区建设示范点等创新内容,同时营造残疾人就业的友好环境氛围,建立残健融合就业社会支持体系、企业支持体系和保障体系。
02
繁星计划
繁星计划是关于对低保家庭和临界低保家庭未成年人子女、孤儿、事实无人抚养等困境儿童的帮助计划,是以南海区民政局为指导,以南海区慈善会为平台,以萤火星球为融合创新平台,以联创社会工作机构为专业社工支持,以众多热心公益的企业、设计师、艺术家等各类团体个人出钱出力总共支持的公益项目,每募集满10万元就招聘1名社工支持100名困境儿童。
03
狮山仁德商家
仁德商家是狮山探索长者就餐服务的模式之一,以政企合作模式建设,通过社区发动辖内餐饮业商家合作,为广大60岁以上长者及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推出优惠就餐服务。这些热心公益、关怀长者及弱势群体、参与到这个优惠就餐服务的餐饮业商家被称为“仁德商家”。
04
养老服务“双中心”
把松岗敬老院和畅享荟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成为狮山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官窑敬老院建立医养结合中心。在提升原来机构全托服务的基础上,拓展短托、日托、居家养老上门服务、长者饭堂、安宁疗护、老年大学、辅具租赁等功能,增加综合性、多功能、普惠性优质养老服务供给,打造城市社区“15分钟居家医养服务圈”,向周边社区、家庭、个人,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
文/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李福云
通讯员狮宣黄斌署名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