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关氏宗亲 九江聚首话乡情
近千名关氏宗亲齐聚一堂,弘扬传统礼仪文化

■来自世界各地的关氏宗亲齐聚一堂。

■关氏宗亲参观九江双蒸博物馆。

■关氏宗亲、世界龙冈亲义总会、新乡贤等各方代表互赠纪念品。

■欢迎晚会上,“团结家宴”同时开餐。
11月2日至4日,走进“儒林湾”赏“渔耕粤韵”——关公后裔开拓岭南桑基鱼塘文化交流活动暨2023世界关氏宗亲第十三届恳亲大会在九江举行,开展关公文化传播研讨会、世界关氏宗亲总会会议、传统民俗表演等,来自世界各地的近千名关氏宗亲欢聚一堂,畅谈关公诚信、忠义精神,弘扬传统礼仪文化。
现场
宗亲聚首话乡情
11月2日上午,九江上西村树德堂及关帝庙前面的广场布置得庄严而隆重。世界各地的关氏宗亲齐聚关帝庙,追忆先祖为建设家园而不懈奋斗的精神。
祭祀过程中,世界关氏宗亲总会主席关健中、世界关氏第十三届恳亲会大会会长关学明分别颂念祭文,表达对先祖关龙逄、关公的崇敬之情。庄严肃穆的氛围让人肃然起敬,也展现了关氏宗亲对家族文化的重视和传承。
“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六年!”在树德堂和关帝庙前面的广场,宗亲们相互问候、赠送名片,纷纷合影留念,犹如久别重逢的一家人,血浓于水的亲情洋溢在现场内外。
“关公在海外华人世界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美国关氏宗亲关泰和的夫人表示,世界各地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关公故事流传。关公文化中的“忠、义、仁、勇、礼、智、信”内涵在全球华人中有着广泛的价值共鸣,她表示,大家一定会当好关公文化的传播者,让更多人了解关公精神。
“大木千枝皆一本,江河万里总同源;亲情无近远,万里尚为邻。”关健中表示,时隔6年再聚首,这次感受很深。“南海九江承办的这届恳亲大会,让我们觉得回到祖国就跟回家一样温暖。”
千人齐享“团结家宴”
宗亲相见,分外亲热。大会期间举办了欢迎晚会,过千人的“团结家宴”蔚为壮观,蔚为壮观。晚会现场,关氏宗亲、世界龙冈亲义总会、新乡贤等各方代表互赠纪念品,畅谈关公文化,气氛友好、热烈。
在开幕晚宴,还播放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关家澄录播的视频,表达他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本届活动的祝福,希望关氏宗亲团结协作,为祖国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感恩诸位于百忙中,不远千里万里,带着情怀来到九江参加恳亲大会,一起扬关公之正气,树民族之精神,抒家国之情怀。”晚会上,广东好人、佛山新乡贤、南海新乡贤关杰初说,希望关氏宗亲能够团结一致,发扬关氏忠义仁勇、慈悲为怀、乐善好施的精神,为关氏家族的兴旺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很荣幸能承办这次大会,也感谢宗亲们出席活动。希望借助世界关氏宗亲恳亲大会这个交流平台,进一步加强全球关氏宗亲联谊,增进合作,促进交流,共同发展。”关学明殷切希望关氏宗亲有时间、有机会多来九江参观考察,寻根问祖、投资兴业,让九江与世界关氏宗亲的血脉亲情更加源远流长!
交流
专家探讨关公文化
忠、信、义的关公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活动期间,由广东省文化传播学会主办的关公文化传播研讨会同期举办,与会者围绕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和弘扬关公文化展开研讨。
会上,国际关公文化协会执行会长、广东省文化传播学会关公文化专委会副会长陈军表示,关公讲忠义、重诚信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其家训“读好书,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言语浅显但意义深远,四个“好”更是以一种无声的语言,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约束、引领着人们的言行和心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在为民族复兴提供精神滋养,蕴含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
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前院长、广州市超有机循环农业研究院院长王安利以《关公文化历史形成与发扬光大》为主题作发言。王安利提出,“忠义仁勇”是关公精神的核心。按照新时代发展要求,可对关公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在润物细无声中推动全社会形成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生动局面,引导民众弘扬无私奉献、团结互助的理念,遵守社会公德,自觉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立志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中国书画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文化传播学会顾问王耀辉则从《关帝精神有利于社会安定》的角度进行发言。他表示,真正的民主背后须有强烈的自律与道德观念支撑,除了严格要求自己遵守道德规范之外,还可以积极地去影响他人以德立身、以义行事、以诚信待人。
让更多人了解九江
世界关氏宗亲总会1984年成立于香港,总部设在美国三藩市(旧金山),是关氏宗亲的世界性联谊组织,以联络宗亲情谊、秉承关公忠义精神、遵奉祖训、精诚团结等为办会宗旨。
“关贞乃关云长的后人。”关学明说,在中山大学图书馆里有20册关氏族谱,记载我族出自汉寿亭侯,宋咸淳元年自解州迁徙南雄珠玑巷,居七年再徙居九江乡。同时经山西关公故里“关氏家谱征集编撰委员会”考证,树德堂赤岗始祖之祖父关宗惠,乃圣祖关羽第四十四世裔孙。
从中原一带迁徙过来的先人,不仅为当地带来了先进的农耕知识,创造了当年辉煌,繁衍后代。还带来大量“德、恕、忠、孝”的优秀文化。
其中,农耕以渔花捕捞最为出名。九江一带河网交错,鱼类养殖业发达。清人屈大均所著《广东新语》中就有记载:“鱼花,细如针,一勺辄千万,唯九江人能辨之。”,坊间更有“大抵非九江人不知渔”的说法。
“关氏就是靠渔业发家的。”关学明表示,祖先南下后,完善和发展了鱼苗捞捕技能,并引进种桑养蚕与当地的鱼塘相结合,形成了桑基鱼塘养殖模式,通过在祠堂内增设桑基鱼塘鱼花博物馆,介绍几百年来九江的蚕桑鱼塘及鱼苗捕捞繁殖的发展历程,并将树德堂及关帝庙设为当地旅游景点,助力乡村振兴。
“这是一次全世界关氏族人恳亲祭祖的大会,更是一次凝聚全球关氏族人的大会,让南海九江走向世界的展示会。”关学明说,此次大会不仅加强全球关氏宗亲的联系和交流,让更多人了解九江历史文化,也将进一步推动九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声音
山西运城关氏宗亲关欣:
回家的感觉很亲切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南海九江,觉得九江这个小镇很美,也了解到关家子孙在各自建设家乡中出力不少。同时,这也是我第一次参加恳亲大会,身为关氏子孙感到非常自豪。虽然我们南北差距大,但我没有一点生疏感,就是回家的感觉,很亲切!
美国关氏宗亲关泰和夫人:
恳亲大会情深无限
7年前我独自来到南海九江旅游,当时这里已经是一个繁荣的地方,时隔多年这里面貌一新,再次回来见到这么多宗亲,非常感恩有这么一个平台,给大家联络感情,感觉特别亲切。
世界龙冈亲义总会主席、台湾关氏宗亲关庆丰:
以后要多带孩子参与
这是我第二次参与世界关氏宗亲恳亲大会。我们有十多位台湾关氏宗亲一起回来参与这场大盛事,非常开心。孩子对宗亲概念比较薄弱,以后有机会多带上他,增强宗族凝聚力和认同感,以及传承关公文化。
马来西亚吉玻刘关张赵古城会会长张程兴:
关公精神让世人敬仰
九江人居环境优美、悠闲舒适,村民淳朴亲切。来自世界各地的关氏宗亲也很团结友爱。关公的精神文化、道德教育是关氏宗亲团结互助的重要力量,更为中华儿女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统筹/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沈芝强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沈芝强朱明菲何泳谊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