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山镇朗沙社区考察调研昆山,学习特色小镇优秀做法
盘活文旅资源 做强特色产业

■一行人参观昆曲博物馆。

珠江时报讯(记者/马一右摄影报道)10月18日,“诚信朗沙·问策玉山”——狮山镇朗沙社区考察调研昆山市玉山镇系列活动继续举行,朗沙社区党员干部先后考察调研昆曲博物馆、锦溪古镇、周庄水乡风情小镇,学习昆山市特色小镇优秀做法,探索如何创新做好“朗沙笋”特色文旅产业的“后半篇文章”。
发力特色产业带动社区全面发展
典雅古朴的建筑、充满江南韵味的园林布景……当天,一行人首先来到昆曲博物馆,感受昆曲的魅力,还学习了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动能的有效做法。
“这里的建筑风格与江南水乡的韵味、昆曲的艺术特点等完美融合,让人感受到历史与现代文化的交织交融。”狮山镇朗沙社区党委委员罗国贤表示,“朗沙笋”不仅是朗沙社区乃至狮山镇的一张文化名片,在南海乃至佛山也有一定的知名度。近年来,社区一直希望建立一座朗沙笋博物馆,让人们了解朗沙笋的历史和文化,而昆曲博物馆的场馆设计、功能布置、主题展示等,都具有参考价值。
此外,如何更多元化、多渠道地持续展现和输出笋文化,增强社区居民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以文化力量推动文旅发展,以文旅产业带动社区全面发展,也是朗沙社区当前及未来需要不断努力的方向。同样拥有千年历史的锦溪古镇和周庄水乡风情小镇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可给予朗沙社区一定的启发。
锦溪在历史上是苏南地区重要的商贸集散地之一,遗存众多古迹。早在20世纪80年代起,锦溪就对历史古建筑、历史遗址、历史街巷、古石桥、古民居等进行保护修缮,后成功申创成为昆山市首个苏州市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示范街区。同时,锦溪积极探寻古镇老宅在当代的活化利用新路径。如古镇新“网红”陈墓区公所,吸引电视电影剧组前来拍摄取景;祝甸古窑群遗址旁的淀西乡第二砖瓦厂改建成祝甸砖窑文化园,融砖窑博物馆、休闲餐饮、花园民宿等为一体,呈现出全新的乡村田园生活方式。
今年以来,朗沙社区举行了“百变笋花样,传扬笋文化”朗沙笋文化美食推广、亲子挖笋比拼等活动,备受群众喜爱,扩大了朗沙笋的农产品及文旅品牌影响力。狮山镇朗沙社区钟村党支部委员叶结萍提出,要学习锦溪古镇的经验,朗沙笋文化、笋文旅产业发展不能只关注其本身,更应该联动社区多元文化、狮山特色非遗文化等一起发展,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盘活旅游资源做强“旅游+”产业链
周庄水乡风情小镇是中国最负盛名的江南水乡古镇之一,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6年前,周庄开始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围绕古镇景区既有景点、地标、巷弄、店铺等进行升格,通过串联互动、整体推广来盘活周边旅游资源。此举带动了更多酒店、餐饮等商业体入驻,进一步做大、做强了“旅游+”产业链。以水乡特色文旅盘活一座小镇现代化发展,如今,当地有近50%的居民都从事了旅游业。
狮山镇朗沙社区党委副书记李建新表示,以“朗沙笋”品牌为核心,借鉴周庄抓特色、打造“旅游+”的思路、做法,朗沙社区可以借势“水上南海”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工作,全面做强“笋文章”,如联动周边商家、厂企、艺术团体等多方资源,发展全域旅游,共同打造“竹笋+”产业链,进一步打响朗沙笋文化品牌,推动社区发展迈上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