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政协委员为建立健全创熟工作长效机制出谋划策
汇集“邻聚力”奏响基层善治“大合唱”

■狮山塘中社区紫悦明都小区创熟服务工作站挂牌,开展志愿服务促进街坊交流。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马一右摄

在城市化大潮下,曾经“烟火气”十足的邻里情似乎越来越淡,街坊彼此不熟,给社区治理带来挑战。
这一挑战在南海“创建熟人社区”行动中破解:12000余名楼长、巷长、街长、街坊志愿者的群策群力,化解邻里矛盾纠纷超6600余件,带动其他居民志愿者参与社区治理超480000余人次……
可喜的数据,是佐证南海全域“创熟”赋能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创熟服务工作站也被列为南海区2023年民生十大实事之首。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10月18日,南海区政协召开协商座谈会,以“建立健全‘创熟’工作长效机制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为主题,政协委员、专家学者、部门汇聚一堂,建言献策,南海全域“创熟”的蓝图越描越美好。
巩固根基
如何持续擦亮全域“创熟”品牌?
“创熟”将传统治理智慧和现代治理方法有机结合,是有效应对基层治理建设考验的重要举措。
162个“创熟”服务工作站挂牌
作为经济强区,南海连续多年位居中国百强区第二位,常住人口超370万,经济发达,矛盾也复杂多元。社区作为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
为长远谋,下好治理这盘大棋,南海从顶层设计上发力:2021年在全省率先出台“创建熟人社区”三年行动计划,健全“三长制(楼长、巷长、街长)”、搭建村(居)民议事厅、完善矛盾纠纷调解机制等,激活社区治理“神经末梢”,激发居民自治力。
截至目前,南海“创熟”服务工作站挂牌162个,在城市社区覆盖率达到97%。《南海善治全域“创熟”》案例从700多份申报案例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2023)”,成为广东省三个入选案例之一、佛山唯一入选案例。
在南海区政协常委、社会法制和民族宗教委员会主任李佳华看来,“创熟经验”是南海社区治理最具辨识度的一张“金名片”,新时代新背景下,一定要持续擦亮这张名片。
一直参与“创熟”实践的“带头人”苏志敏直言,“创熟”是打破化解矛盾“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思路,发展“楼长-巷长-街长”,深入小区进入楼道,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从深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中走出一条“创熟”特色的治理路子。
“警察有时敲不开的门,我们楼长可以敲开。”苏志敏举出“创熟”实效,建议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治理,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激发基层群众自治活力,全域“创熟”将引导社会进入一个人人讲信修睦、彼此亲仁善邻的文明时代。
完善议事空间拉近邻里距离
南海区委政法委基层社会治理创新股股长陈曾悦分享了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创熟“的经验。他表示,在社会治理人才培养方面,南海区新型特色社会动员体系讲师团培训,目前已培育76名社会治理理念和技术传播者,研发线上线下课程77门,打造6大社会治理主题的基层社会治理课程库,为超过5000名学员授课,近100个社区、社会组织受惠,村居认可度超95%。
大沥镇的“创熟”工作走在前列。大沥镇副镇长高韵翔认为,践行“创熟”延伸力和凝聚“创熟”智慧力,要凝聚党员、新乡贤、经济社骨干、楼长、志愿者、企业等多方力量,活化“居民议事厅”等阵地,不但有事“议一议”,而且无事也能“聚一聚”,用心开展居民喜闻乐见的服务,到居民身边宣传“创熟”理念。她还透露,接下来将继续通过党建引领多元主体参与熟人社区建设,培育社区认同感,塑造公序良俗,打造具有大沥特色的“党建360·创熟全友邻”工作品牌,营造全域创熟、善邻共治的基层善治局面,擦亮南海“创熟”品牌。
对于擦亮“创熟”品牌,南海区政协委员、里水镇海南洲社区党总支部副书记傅宝珠建议,成立公益联盟,动员企事业单位进行结对共建,通过开展结对项目,实现社企双方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例如,推动“两新”企业和“两新”党组织结对、校企资源共享等,通过开展邻里关爱日活动、“四小园”改造、文化墙改造、篮球场提升等项目,推动企业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主动为地方建设发展贡献力量。
放大效应
如何建立健全“创熟”长效机制?
需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应对各种治理,发动更多力量参与,吹起基层善治之风。
用好志愿服务力量助力基层治理
朝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新时代南海“创熟”经验何以赋能全域发展?如何做到“邻里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
南海民政局副局长张卫强认为,“创熟”是新时代新背景下的为民服务,关键是要发挥人的作用,这是一项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工作,是一种情感治理,需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应对各种治理,当生人变熟人,当“社区是我家,治理靠大家”的理念生根发芽,共建、共治、共享家园便会成为居民的共同目标,从而达到“小事不出小区,矛盾不出社区”的治理效果。
张卫强的心声,傅宝珠深有同感。她表示,随着城市发展带来的人口结构急剧变化,社区面临公共空间矛盾纠纷较多、公共安全隐患问题、小区综合治理难等治理难题。
“一是增加创熟资金配置,盘活周边资源,利用慈善基金为创熟赋能。二是扩大创熟队伍建设,延伸网格力量,招募党员、楼长、志愿者为网格员;利用妇联执委、妇女之家等力量,深入楼栋收集问题;每月定期开展群众接待日、物业联席会议等及时收集诉求和解决问题,实施首问责任制,发现矛盾纠纷及时化解。三是用好志愿服务力量,探索新治理路径,开展‘百队千社万人行’志愿服务行动,主动在人居环境整治、文明城市创建、安全生产等工作中建功立业,燃动一股善治之风。四是在社区利用同乡会资源,如通过潮汕同乡会、四川同乡会等途径,凝聚力量,用好其组织内的‘同乡基金’制度组织捐钱献物,助力小区治理。”傅宝珠提出四点建议。
“两代表一委员”架起创熟“连心桥”
南海区政协委员、南海区石门中学教师谢研然,从青少年参与“创熟”的角度建议,要动员多方力量,提高青少年素养与共情能力,针对居民需求和痛点提供精准化服务,持续提升青少年作为义务工作者的参与感、幸福感、获得感。同时,青少年可通过议事会形式进行多方讨论,制定出系统的解决方案,免费协助居民,把矛盾化解在社区。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青少年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社区共识,增强青少年家庭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
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区政协委员、广东盈宇律师事务所主任、党支部书记曹建宇在倾听一个个建议后表示,将带头在律师事务所建立“创熟工作室”。他建议,可以利用律师等群体、团队定期驻村服务,在农村社区配合开展“创熟”工作,也可以运用积分制开展“创熟”志愿服务,吸收更多年轻人、新市民等群体主动加入“创熟”队伍,积极参与社区治理。
健全长效机制是“创熟”持之以恒的方向。“让社情民意在谈天说地中汇集,让矛盾纠纷在院落楼阁中化解。”曹建宇建议,探索“两代表一委员”挂钩“创熟”服务工作站,让工作站成为为民服务的“新高地”、民主决策的“议事厅”、社情民意的“收集站”与居民活动的“新家园”。
天下事,为之,则难者亦易矣。李佳华表示,区政协社法和民宗委将结合协商座谈会的好建议,进一步深化完善调研和议政成果,更好地发挥政协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助力现代化活力新南海建设。
委员观点
健全长效机制是“创熟”持之以恒的方向,探索“两代表一委员”挂钩“创熟”服务工作站,让工作站成为为民服务的“新高地”、民主决策的“议事厅”、社情民意的“收集站”与居民活动的“新家园”。
——南海区政协委员,广东盈宇律师事务所党支部书记、主任曹建宇
利用社区同乡会资源,如潮汕同乡会、四川同乡会等,凝聚力量,用好其组织内的“同乡基金”制度组织捐钱献物,帮助解决小区治理问题。
——南海区政协委员、里水镇海南洲社区党总支部副书记傅宝珠
“创熟”要多方力量共同缔造,提高青少年素养与共情能力,针对居民需求和痛点提供精准化服务,持续提升青少年作为义务工作者的参与感、幸福感、获得感。
——南海区政协委员、南海区石门中学教师谢研然
知多D
南海“创熟”成绩单
01
南海区“创熟”工作被民政部列为“社会治理动态监测平台及深度观察点网络建设”项目
02
南海“创熟”服务工作站挂牌162个,在城市社区覆盖率达到97%
03
12000余名楼长、巷长、街长、街坊志愿者,化解邻里矛盾纠纷超6600余件
04
省社会治理研究中心在南海区设立了广东省社会治理研究中心南海基地
05
创熟服务工作站被列为南海区2023年民生十大实事之首
06
《“南海善治全域‘创熟’》入选“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2023)”,为佛山市唯一入选案例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戴欢婷通讯员麦盛彬殷小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