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3年08月29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材出版发行
    • 两部门延续实施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所得税政策
    • 南海实体经济发展再获强劲“助推器”
    • 120支队伍西樵山下拼功夫
    • 我国网民达10.79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6.4%
    • 我国将立法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
    • “村赛”赋能激活南海乡村活力

    第A02版:经济

    • 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全力护航经济发展

    第A03版:文化

    • “村赛”赋能 激活乡村活力

    第A04版:深读

    • “夜游+”带火夜经济 南海越夜越精彩

    第A05版:经济

    • 增强行业链条互动 促进氢能产业发展
    • 又一“两高四新”企业落户南海园
    • 专家大咖组队观摩产业前沿
    • 订立遗赠扶养协议保障“老有所养”
    • p43

    第A06版:要闻

    • “多巴胺”街景 邂逅南海夏日浪漫

    第A07版:要闻

    • 大沥新增2所学校2所幼儿园
    • 桂城平洲一靓地成功出让
    • 123名育婴员比拼带娃技能
    • 和顺一中新建宿舍楼投用
    • 补办不动产权手续公告

    第A08版:视野

    • 日本核污水或2年内进入我国海域
  • 数字报首页

A02:经济

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全力护航经济发展

广东金融高新区构建“1133”金融服务网络,盘活更多金融活水,推动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发展

2023年08月29日

    ■广东金融高新区重点项目投运仪式现场。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方智恒实习生卢柏康摄

    广东金融高新区“1133”金融服务网络

    一个小镇

    千灯湖创投特色小镇

    目前小镇已集聚基金类机构1559家,募集与投资资金规模超2089亿元,在中基协注册的私募基金产品数量在全国同类基金小镇中排名第四。小镇入驻机构已投项目达1591个,投资额超1226亿元。

    一个基地

    数字金融

    +高端制造创新示范基地

    目前,广州数据交易所(佛山)交易基地已正式运营,广东金融高新区“区块链+”金融科技产业集聚基地已吸引100多家金融科技创新团队进驻,认定的50家企业中,11家为高新技术企业。

    三个平台

    广东金融高新区科技金融投资服务平台

    中小企业融资平台

    “千灯湖投融汇”路演活动

    三个工具

    “投贷联动”

    “转贷资金”

    “双创基金”

    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机构的重要任务,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

    8月28日,广东金融高新区重点项目投运仪式在千灯湖创投特色小镇举行。现场,广东农信数据中心揭牌,广州银行后台数据中心试运营,中国银行集约运营中心(广东)、迈科期货广东分公司、美亚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佛山支公司、佛山市华盈商业保理有限公司投运。此外,南海区金融办与广东股权交易中心就推动更多南海优质企业进入“专精特新”专板签订合作协议。

    这些项目的投运将进一步提升广东金融高新区的金融服务质效,为区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金融后台“硬”服务实体经济更有力

    广东金融高新区自成立之初就率先抓住金融业前后台分离的有利契机,率先打造全国首个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将“引领华南、影响全国、辐射亚太”作为愿景,吸引了金融产品研发中心、清算结算中心、数据处理中心、灾备中心、运营中心、培训中心等金融机构后台,及以服务金融业为核心的服务外包企业、企业共享中心入驻,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金融后台服务基地。

    8月28日,广东金融高新区国际金融后台基地建设再上新台阶,版图进一步扩大。当天,广东农信数据中心揭牌,广州银行后台数据中心试运营,中国银行集约运营中心(广东)投运。其中,中国银行集约运营中心(广东)主要负责全行标准性业务的集中处理,为全集团提供集约共享的后台运营支撑。广东农信数据中心是广东农信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支撑平台及全省农商行金融科技后台服务基地,致力于满足全省农商行对信息科技、产品研发创新、电子银行业务、交易清算、资金运营、投资理财、市场拓展等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

    广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委员、副主任张艳表示,广东金融高新区是全国规模最大、功能最为完整的金融后台产业园区,有着卓越的区位优势,优质的政务服务、完善的基础设施,宜居、宜业、宜学、宜游、宜养的城市环境,能够为广东农信科技人才的成长发展提供肥沃土壤。

    事实上,广东金融高新区不仅是金融后台项目的首选区域,也是金融前台项目落户佛山的首选区域。

    当天,迈科期货广东分公司、美亚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佛山支公司、佛山市华盈商业保理有限公司三家机构也投入运营,广东金融高新区金融业发展版图进一步扩大。其中,华盈商业保理作为南海区首家商业保理法人机构,填补了广东金融高新区在商业保理法人招商上的空白,实现南海区商业保理法人机构“零的突破”。

    据介绍,华盈商业保理主要为佛山的中小铝型材企业提供保理服务。未来,公司将主要围绕广东南海铝业集团有限公司上下游的铝型材产业链开展业务。

    目前,广东金融高新区已集聚起银行、保险、证券、期货、金融租赁、公募基金、小额贷款、典当、担保、私募创投、融资租赁、金融科技、服务外包等金融及类金融业态,现代金融产业生态圈初步形成。

    精准服务打通企业上市“最后一公里”

    今年6月,广东股权交易中心“专精特新”专板获得中国证监会首批备案通过,从孵化、规范、培育等方面对企业进行分梯队管理。南海作为制造业大区,孕育了一大批中小企业,其中“专精特新”企业正是南海中小企业群体中的先进代表。目前,南海区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4家,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577家。

    当天,南海区金融办与广东股权交易中心就推动更多南海优质企业进入“专精特新”专板签订合作协议。

    “广东股权交易中心将助力南海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通过绿色通道模式进行转板,快速打通上市‘最后一公里’。”广东股权交易中心创新服务部总经理方国明介绍,未来将借助平台力量,积极加强与广州、深圳等地金融机构和专业服务机构联动,引入各类资源,为南海区“专精特新”企业规范运作、上市发展保驾护航;联通社会资本,引导创投机构、产业基金加大对南海区优质企业的股权投资力度等。

    一直以来,南海不遗余力推动企业上市。此前,北交所、上交所、深交所三大服务基地已落户广东金融高新区,可为南海优秀企业和企业家提供全程化、精准化、专业化的公共服务。

    精准服务的成效逐渐显现。2023年,南海区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3家,目前全区拥有境内外上市企业20家,新三板挂牌企业47家,7家企业位列创新层;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注册挂牌企业390多家,上市后备企业242家,还有11家企业处于广东证监局辅导阶段。

    南海还将筛选一批创新团队设立企业、创投机构已投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企业群体,形成动态更新的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南海区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广股交“专精特新”专板的推出,南海区“专精特新”梯队培育体系将更加齐备,上市后备企业梯队进一步完善,助力打通企业上市“最后一公里”。

    构建“1133”金融服务网络让金融“活水”润泽本土企业

    活动当天正好是千灯湖创投特色小镇开园四周年的日子。4年来,小镇已集聚基金类机构1559家,募集与投资资金规模超2089亿元,在中基协注册的私募基金产品数量在全国同类基金小镇中排名第四,初步形成了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体制新而活的特色。目前,小镇入驻机构已投项目达1591个,投资额超1226亿元,是广东金融高新区打造产业链、创新链与资金链“三链融合”的金科产生态圈范本。

    “广东金融高新区的发展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使命密不可分。”广东金融高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南海区委常委乔吉飞介绍,广东金融高新区着力发挥市场和政府“双轮驱动”作用,搭建起“1133”金融服务网络,即一个小镇、一个基地、三个平台、三个工具,盘活更多金融活水,推动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创新,为金融机构和企业搭桥梁、寻合作、拼链条,共谋经济高质量发展。

    其中,一个小镇是千灯湖创投特色小镇;一个基地是“数字金融+高端制造创新示范基地”;三个平台即科技金融投资服务平台、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及“千灯湖投融汇”路演活动;三个工具即“投贷联动”“转贷资金”“双创基金”。

    2022年,广东金融高新区提出创建全省首个“数字金融+高端制造创新示范基地”,通过“十个一”举措,在粤港澳大湾区内探索以数字金融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形成助推数字经济产业加速发展的金融服务生态圈。

    目前,广州数据交易所(佛山)交易基地已在千灯湖创投特色小镇挂牌并运营,首批40项合作项目交易总额超3.12亿元。未来,该基地将提供会员管理服务、数据资产合规登记指引服务、场所服务三大基础服务,以及数据交易生态培育、数据产品研发、推动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撮合数据交易等服务。

    这也为南海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提供了便利。今年6月,南海在全国县区率先发布《佛山市南海区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基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将以南海区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基地与广州数据交易所(佛山)服务基地“双轮驱动”,撬动社会力量投入“算力、算法、数据”三个核心要素,开辟“AI+本地特色传统产业”新赛道,推动传统产业降本增效和转型升级,并在南海培育和集聚数据标注、算法研发、算力服务、数据交易等新产业新业态,打造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高地,有力推动现代化活力新南海建设。

    加速迈向万亿未来打造产业金融服务集聚高地

    广东金融高新区于2007年7月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授牌成立,定位为“国际金融后台基地”和“现代产业金融中心”。作为广东金融强省战略七大基础性平台之首,16年来广东金融高新区始终坚守产业定位和发展规划,产业集聚与营商环境建设两手抓,服务实体经济与防范金融风险并重,逐步发展成为国内功能较为齐全、内涵较为丰富的国际金融后台基地以及辐射亚太的金融大数据中心,是珠三角金融、科技、产业创新和“城产人”融合发展标杆,亦是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业务发展的有力支撑平台。

    广东金融高新区发展也带动区域金融业发展指标稳步提升。2022年,南海金融业增加值为188.05亿元,同比增长12.6%,占南海区GDP的5.0%。今年上半年,南海金融业增加值131.46亿元,同比增长11.2%,占南海区GDP的7.68%。同时,南海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均位列全国县级区前列,为制造业当家奠定了坚实的金融基础。

    与时间做朋友,不断向上生长,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为“16岁”的广东金融高新区后续的金融招商提供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为其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去年,佛山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建设十大现代服务业园区。其中,佛山千灯湖金融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依托广东金融高新区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搭建起珠三角制造业与全球资本、技术、人才、项目合作的对接平台,打造广东金融资源集聚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典型示范区。

    同在去年,广东金融高新区提出力争十年内实现“五个1万亿”的目标。即资产管理规模突破10000亿元、金融机构存款总额突破10000亿元、有色金属现货交易总额突破10000亿元、广东省中小企业融资平台融资额突破10000亿元、千灯湖创投特色小镇基金规模突破10000亿元。

    其中,资产管理规模突破“1万亿”的目标已提前实现;金融机构存款总额于上半年已突破9600亿元,预计今年有望实现突破;有色金属现货交易总额6420亿元,预计5年内可以实现;广东省中小企业融资平台融资额2445亿元,预计5年内可以实现;千灯湖创投特色小镇基金规模2089亿元,预计10年内可以实现。

    活动现场,乔吉飞发出邀请:“期望各机构能以更大的魄力,在广东金融高新区不断开疆拓土,升格提质,做优做强。广东金融高新区希望能与大家同携手,共成长、同繁荣,让金融之光闪烁千灯湖畔,让资本之光照耀产业高地!”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李春妹通讯员唐文辉林琪瑜陈敏仪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