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生仔”当主力乘风破浪争龙王
南海龙舟超级联赛暨2023﹃沥桂一体·美丽家园﹄龙舟赛举行,74支队参赛

■沥桂龙舟“大战”在桂城滨江公园河段精彩开锣。
(通讯员供图)

■停靠在岸边的龙舟,龙头栩栩如生。

■队员们用力挥动船桨,动作整齐划一。

■市民撑着伞观看比赛。

■每一条龙舟都像箭一样
“嗖”地冲出去。

扫码带你﹃云﹄观赛
哨声一响,鼓点随即而来,龙舟队员们手持船桨拍打水面,一遍又一遍,响彻沥桂上空。
6月10日,南海龙舟超级联赛暨2023“沥桂一体·美丽家园”龙舟赛在佛山水道桂城滨江公园河段举行,74支沥桂龙舟队伍上演精彩的水上“速度与激情”,角逐“沥桂龙王”宝座。最终,经过一天的比赛,桂城叠北庆云龙舟队成为新一届“沥桂龙王”。
端午节赛龙舟流传千年,南海龙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劈波前行。叠北、中区等社区纷纷出现了龙舟涂鸦;叠滘龙舟频繁亮相各大综艺;市民一同下水体验龙舟竞渡……从“活起来”到“火起来”,传统龙舟运动在南海变得越来越“年轻”有活力。
年轻化
74支队伍乘风破浪争“龙王”
当天上午9时,一场沥桂龙舟“大战”在佛山水道滨江公园河段精彩开锣,74支来自桂城、大沥的参赛龙舟劲旅被分为19组进行300米往返竞速预赛。下午3时,决赛开始,16支队伍分4轮进行对决,所有队伍铆足了劲,向“沥桂龙王”宝座发起总攻。
“咚咚咚……”鼓声有节奏地响着,每一条龙舟都像箭一样“嗖”地冲出去,队员们随着鼓声用力挥动船桨,动作整齐划一,每一桨都牵动着大家的心。第3轮,桂城叠北庆云龙舟队与上届“龙王”大沥横江社区队展开强强对决,比赛进入高潮。只听哨声一响,4支队伍齐头并进,战况激烈,大沥横江社区队以微弱优势领先。折返后,叠北庆云龙舟队抢得先机,领先约一个“龙头”位,并在最后100米加速发力,率先冲线。
最终,桂城叠北庆云龙舟队以2分19秒58的成绩夺得冠军,第二至四名分别由大沥雅瑶东涌队、大沥盐步迴龙龙舟队、大沥横江社区龙舟队获得。
叠北庆云龙舟队主力队员平均年龄35岁,队内最年轻的队员是出生于2003年的杨华钧,他从小就爱追着鼓声看龙舟。“这是叠北庆云龙舟队第三次拿‘沥桂龙王’,同时也是我第一年参赛,好开心!更坚定了我传承龙舟文化的决心。”杨华钧说。
赛场上,龙舟队员挥汗如雨。赛场下,观众热情满满,为自己心仪的队伍呐喊助威。此外,叠北庆云龙舟队还有一名13岁的“小扒仔”彭宝杰,坐上了尾随龙舟队伍的冲锋艇,在队伍比赛时,跟在龙舟后面加油鼓劲。彭宝杰是队员彭国永的侄子,从小就爱看龙舟赛,总喜欢拉着叔叔教他划桨。参加了两年庆云村里举办的暑期龙舟班,彭宝杰细长的手臂上已经练出了肌肉。“将来想坐在头桨的位置,像叔叔一样比赛,为村争光!”彭宝杰说。
沉浸式
多场景新潮体验“速度与激情”
沥桂龙舟赛是南海中心城区大型的龙舟赛盛事,自2012年首次举办,至今已走过8届,比赛规模越来越大,竞争也越来越激烈。2023年沥桂龙舟赛除了常规赛事,更增添了不少“新玩法”,让龙舟赛更新潮、更大众化。
龙舟沉浸式体验活动是本届赛事的“新玩法”之一,市民可亲身体验“速度与激情”,感受团结合作、奋勇争先的龙舟精神。10日下午,部分赞助商成员率先组团体验了扒龙舟的乐趣。南海农商银行约20名员工在专业龙舟教练的带领下,一边热身,一边学扒龙舟的知识。
“大家的大腿外侧紧靠船边,稍微弯曲,脚掌蹬紧前方座位下的隔板,另一边大腿半屈,脚掌前撑本人座位下方隔板……”听着教练的指导,23岁的皓天认真领会龙舟运动员坐姿、握桨、入水、拉水等技术要领,准备他的“人生第一扒”。“今天第一次现场观看沥桂龙舟赛,相当精彩刺激,赛后体验更是让我对扒龙舟有更深刻直观的理解。”皓天说,扒龙舟是一项团体运动,只有大家齐心协力,龙舟才会又快又直地前进,这次体验不仅让他们更热爱龙舟文化,也让同事之间更团结。
让龙舟文化成为一种大众文化,一直是桂城努力的方向。2022年发布的“水上南海”发展计划,给了桂城一个新思路。以水为脉,把全域文旅资源串珠成链,本届沥桂龙舟赛正是积极响应南海“三带三区”文化发展新格局建设,助力现代化活力新南海的重大活动。
随着龙舟赛举办,为期3天的沥桂龙舟嘉年华(美食市集)在美丽的桂城滨江公园河岸侧热闹开市。43个美食、文创摊位,让市民在感受猛龙竞渡的刺激之余,品味桂城美食,潮享城市活力。不仅如此,夜幕降临后这里还上演炫酷的夜光龙舟表演、夜光蛙闪现等,也成为今年赛事的全新视觉盛宴。
如此一场新颖潮玩的沥桂龙舟赛,正是南海以水为脉搭建文旅发展新载体,让更多市民在家门口享受城水联动的水岸生活,尽享湾区都市的活力激情的生动实践。
火出圈
南海龙舟文化“从活到火”
岭南龙舟文化历史悠久,那股勇于拼搏的劲头和永不放弃的精神,通过龙舟运动一代一代传承着。小时候那群赤着脚、听着鼓声追龙舟的小孩长大了,凭借过硬的身体素质和从小积累的扒龙舟经验,成为本次参赛队伍的主力军。在文化熏陶下,“新鲜血液”为龙舟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正如叠北庆云,过半的小孩子都会扒龙舟,他们长大后也将接过父兄的桨,成为新一代庆云“扒仔”。
南海龙舟年轻化,却不止是队伍年轻化,也是龙舟文化从“活起来”到“火起来”的过程。2017年,叠滘弯道赛龙船入选佛山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叠滘龙船的亮眼之处,在于岭南水乡狭窄而蜿蜒的河道,以及叠滘人利用河道开创的弯道竞速、水上漂移等龙舟扒法。今年更举办了“岭南叠北飙龙船”2023系列赛,单人龙艇赛让“飙船”变得更有趣。
但叠滘龙船漂移带来的“刺激感”,光看不够过瘾。于是,叠滘人又想了个法子——把龙船漂移作为其中一个旅游体验项目,让男女老少都可以下水当“扒仔”。有了“体验感”,“氛围感”也要安排上。在画满龙舟涂鸦的水乡漫步、在带有龙舟装饰的店里喝一杯咖啡、看一场龙舟文化展览,市民沉浸式体验龙舟文化的场景越来越多。
叠滘龙船漂移纪录片《扒龙船》在央视农业农村频道展播,一批批艺人、综艺节目到叠滘水乡取景拍摄,强劲的“流量”让叠滘龙船在短短7年间“扒向国际”,从一项传统的民俗活动变成互动性极强的桂城“网红”运动,吸引许多年轻人慕名打卡。
不止叠滘,为了让更多年轻人参与到龙舟运动中,桂城夏北、夏东、中区等社区近年来也大力举办龙舟比赛,让传统运动变得时尚有趣又不失竞技性。男子队、女子队分别在自家门前的河涌扒龙舟,和家人、邻里一起品尝龙舟饭,受众越来越广、越来越年轻化的龙舟运动成为南海的一项“全民运动”,更串起了“水上南海”的其中一环。可以说,南海每一位“扒仔”都目睹了南海龙舟文化“从活到火”的全过程。
文/佛山新闻传媒中心记者丁当邹韵斯通讯员周月明罗语婷图/佛山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黄永程何燕慧实习生卢柏康署名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