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梦觉故居入选市级革命文物名录
打造党性教育和家风家训传承平台
珠江时报讯(记者/洪晓诗通讯员/任芷颉)佛山革命文物的“大家庭”再添新成员。日前,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公布佛山市第二批革命文物名录,3处文物保护单位入选。其中,南海区的区梦觉故居榜上有名。
区梦觉(1906—1992),女,1906年生,广东省南海人。1927年12月参加广州起义。解放后,曾任广东省政协主席、中共广东省委常务书记、中共中央中南局委员、广东省第三届政协主席、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第一、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1992年3月16日因病在广州逝世。
区梦觉故居位于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上金瓯社区松塘村华宁坊致和巷69号。该故居始建于清代,坐东南向西北,三间两廊,面阔9.4米,进深8.54米,占地面积80.27平方米,建有花岗岩石墙脚、青砖墙、素胎金玉满堂勾头、龙船脊、镬耳山墙。
2015年,区梦觉故居被佛山市列入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属于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18年授牌成为第二批佛山市党员教育基地。2018年,上金瓯社区组织相关单位及专业机构对区梦觉故居进行全面的修缮维护,较好地促进了红色遗址的保护和利用工作。
丰富展陈内容,讲好革命故事。区梦觉故居采用光、电、多媒体等现代展示手段,通过视频、展品、人物图文故事的形式,展现了区梦觉的生平事迹。馆内共有展品129件,包括区梦觉生前收集的书籍、工作用品、生活用品等。
区梦觉故居作为党史学习教育、传承红色家风的主要阵地,结合村内村史馆、家塾书舍发挥教育引导功能,打造党性教育和家风家训传承的平台。自2019年开放以来,在区镇两级支持下,结合阵地资源开展了“翰林文化节”“弘扬好家风好家训亲子定向越野大赛”“金瓯好家风”文明家庭的文明风尚道德宣讲会等宣传活动。
目前,南海共有7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