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3年05月22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习近平向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新任总统西米纳致贺电
    • 习近平向康复国际百年庆典致贺信
    • 丈量自然生态美景 感受“金沙户外”活力
    • 预计明年投产 年营收将达 10亿元
    • 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 让女性迸发就业创业活力!
    • 让文明旅游成最美风景线!
    • 让湾区跑友感受桂城魅力!
    • 让残疾人士获得更多温暖!
    • 南海中考志愿填报现场咨询会干货满满

    第A02版:要闻

    • 崛起汽车消费地标 赋能万亿产业集群

    第A03版:要闻

    • 优质学位再加码 首次试点“实验班”

    第A04版:要闻

    • 构建跨产业链对接平台 让“南海制造”抱团出击
    • 争创全国产教融合“高新样板”
    • 让女性迸发就业创业活力!
    • 让文明旅游成最美风景线!
    • 让湾区跑友感受桂城魅力!
    • 让残疾人士获得更多温暖!
    • p44

    第A05版:镇街

    • 角逐户外经济 打造品质之城
    • 逛市集叹咖啡 感受都市情调

    第A06版:大沥观察

    • “表白”大沥 追梦之歌唱响全网
    • 桂城敬老院养老综合性大楼封顶
    • 将发放超500万元“大利是”

    第A07版:镇街

    • 叠滘古圩穿越百年绽放人文新魅力
    • 摆摊设点送服务志愿集市真便利
    • 逃生疏散通道切忌堆放杂物
    • 危房整改通知 书

    第A08版:要闻

    • 全城热恋南海520
    • p2
  • 数字报首页
下一篇

A07:镇街

叠滘古圩穿越百年绽放人文新魅力

打造独一无二的城市文旅IP,有烟火气更有人情味

2023年05月22日

    ▲叠滘河涌“九曲十三弯”。

    ■叠滘圩见证三百年商贸变迁。

    ■叠滘龙船体验活动,市民体验龙船魅力。

    跟随记者走进叠滘,感受古圩新魅力

    一条古圩一段历史,承载着几代岭南人的记忆。在南海各个镇街,总会有那么几个古圩,无论繁荣、沧桑,都屹立在时光的长河里,述说岁月的故事,记录城市的变化。

    5月21日,小满,在这万物小得盈满的美好日子里,第八期《写在大地上的历史》摄制组走进桂城叠滘水乡,带你了解“三带三区”背后的故事,找寻“省佛通衢”延载商脉与文脉的前世今生,感受百年传奇叠滘绽放新的“烟火气”。

    水路发达  造就叠滘古圩的商贸繁荣

    水是南海的灵气,通江达海的南海水网密布,拥有近2000公里的水网河道。而水路,是南海与外界进行经济、文化、生活联结的重要通道。桂城叠滘就是这样一个极具岭南水乡古韵的村居。

    叠滘位于桂城街道,地处广佛中心,现属叠北社区管理范围。叠滘得名于唐代,有个非常有意境的别称:双溪,又称叠溪、叠水。顾名思义,这里有两条溪水汇流。相传,叠滘旧有九滘,汾江水从九处流入,称“九龙入洞”。而在这些纵横交错的溪流中,以两条南北流向的河涌为最大:一条叫洪滘,由洪滘口北接汾江水;一条叫鸡肠滘,由石云山南接佛山涌,两滘交汇于村中,故村内溪滘重叠回环。

    据《叠滘孔氏家谱》记载:“本村水脉分两溪而入,至祠前,两溪汇聚,故名‘叠溪’,又称‘双溪’‘叠水’”。人们依溪滘建村,傍水而居。河畔村前,绿树葱茏,古木参天,小桥流水串联着千家万户,清溪绿水若玉带横腰,水乡胜境初具规模。

    叠滘乡人口为何能迅速集聚?答案是经济发达。

    明清时期,佛山镇是中国四大名镇之一,商品经济发达。叠滘紧邻佛山镇,受到省佛通衢辐射带动,圩市逐渐兴盛,大量民间手艺者涌入叠滘“搵食”,叠滘商品经济逐渐繁盛。于是,拥有近万人的叠滘圩市应运而生。到民国及建国初期,这里的商铺达183间,分属50个行业。

    当时文昌沙(如今归属禅城,当时属叠滘乡域)是佛山镇往广州的必经之路,乡民们又先后在这一带开设布市和菜市街,还依托水上运输的便利,设有叠滘渡头,清咸丰到光绪的数十年间,这里客商云集,生意兴隆,土布售卖成行成市,四乡出产的瓜果从四面八方赶来交易,见证着叠滘圩的商贸传奇。

    圩市改造  商贸传续绽放人文新魅力

    繁华过后,总有落寞。百年变迁后,叠滘圩一带出现了交通环境差、人口密度大、产业低端、物业残旧等问题,为加促叠滘圩沿线产业升级、生态环境优化和城市品质提升,2021年9月,桂城启动叠滘圩改造升级,用微改造方式打造岭南特色水乡文旅地区,保留原有墟市、原住民,以文化展示植入等方式形成社区共建导向下的文商结合体验区,重现烟火气。

    “为尽可能复原叠滘圩的百年风貌,经过一年时间,改造房屋已达102间,完成了顺泰大押、双溪茶楼、图甲会馆、立善堂、游客中心等主要建筑景点以及公园入口园建、古井园建等主要景观的建设。”该项目的负责人直言,改造过程中,既要整条老街保留文化记忆与乡愁,同时又更符合年轻人的时尚审美。

    热气腾腾的美食老店、琳琅满目的街边小摊、转角处的浪漫鲜花店、古朴文艺的咖啡馆……当记者步入改造后焕然一新的叠滘圩,方正的青石板路及沿街“修旧如旧”的商铺和老旧房屋,似乎是它曾鼎盛一时的凭证,沿街的古建筑,淡雅素净、错落有致,透露着古色古香的味道,其千年古韵水乡风貌让人沉浸流连。

    老屋、翠树、宗祠、石桥等错落有致,清溪绿水就好似玉带横腰,串联起千家万户,遇上圩日集市,叠滘圩的街头巷尾处处车水马龙,叫卖吆喝声此起彼伏。

    “不但有原生墟市区,还增加文化特色区、文化中心等功能区,这是将传统与现代结合。”中山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任建敏直言,这是最大化释放叠滘圩的魅力。

    无商贸,不城市。放眼诸多城市的昨日今生,商贸发展在演绎城市变迁、书写地域历史的同时,也成为居民们记忆深处的温情依托。叠滘圩像是历史“设”在这座城市最显眼处的“开关”,百年之前,合力而“推”,便激活了城市的繁华与热腾;百年之后,轻轻一“触”,便亮出这座城饱含人文深情的商贸变迁脉络。

    未来图景 叠滘片区打造“叠水小镇”

    城市因文化而盛,文化因城市而兴。

    去年底,南海区发布《关于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系统描绘了南海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蓝图方略。

    站在新起点上,南海提出构建“三带三区”,依托“郁水官驿”“桑园围”“省佛通衢”三条文化带,融合数字科技、文化创意、音乐艺术、户外休闲等各类元素,着力建设千灯湖中央活力区、大桃园产城活力区及环樵山水乡活力区,打造南海文旅产业发展的极核。

    叠滘现属的叠北社区,是南海千灯湖中央活力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下一步,叠滘圩将以更潮流又复古的面貌焕发出勃勃生机,打造成粤潮桂城新地标,不但让原住民留住乡愁,还要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探寻未来,将成为桂城又一独一无二的城市IP。

    更重要的是,叠滘历史文化丰厚。龙船漂移、茶基十番、醒狮等非遗传承在此延续了数百年。特别是龙船文化自明清至今已传承近五百年,始终生机勃勃,不仅吸引本地年轻人参与,还成为现象级“网红”。

    展望未来,桂城街道党工委书记陆文勇表示,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千灯湖中央活力区已见雏形,下阶段围绕千灯湖中轴线进行“一轴两翼”改造,重点在叠滘片区打造“叠水小镇”,同时推进夏漖片区改造,推动千灯湖中央活力区提质扩面,把这个板块做大,进一步体现城市客厅的综合水平。

    漫步在今日的南海,享受岭南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融而生的魅力,不免令人心生感慨,一座城市在沧海桑田中流露而出的磅礴之力。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戴欢婷通讯员蒋素媚熊奏凯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章佳琳张宝翔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