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公示
南海加州鲈成全市唯一上榜农产品
珠江时报讯(记者/梁慧恩通讯员/南农宣)日前,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公示2023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南海加州鲈成功入选,是佛山唯一上榜的农产品。
南海河涌水网发达,生态环境优美,养殖业历史悠久。1984年,南海引进加州鲈鱼养殖后,仅用2年时间便人工繁育成功并推广。此次入选的南海加州鲈,主要生产经营单位为佛山市吉裕润达渔业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勇记水产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及养殖场,来自西樵镇、九江镇、丹灶镇,养殖总面积达1066公顷。
其中,有着“中国加州鲈之乡”称号的九江镇,加州鲈养殖面积超666公顷。有统计显示,早在2020年,九江镇加州鲈种苗孵化培育量已约占全国60%,是全国加州鲈种苗繁育中心;而物流配送量更是日均400吨以上,约占佛山市的60%以上,占广东省的50%以上,成为全国名副其实的加州鲈集散中心。九江镇南金村被评为首批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成为佛山市南海区唯一上榜的加州鲈专业村。
近年,南海更通过“所地”合作,加强鲈鱼种苗养殖技术攻关等举措,推动加州鲈产业高质量发展。2020年,九江镇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合作,再次启动加州鲈鱼良种选育的工作,即在“优鲈1号”基础上,培育出“快大型,抗病毒”的新一代种鱼“优鲈3号”,相较普通大口黑鲈,该品种提早15天上市,亩产提高15.0%~25.2%。
依托桑基鱼塘发展起来的现代水产养殖产业,成就了南海“中国淡水鱼苗之乡”的称号。2022年,南海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25.76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渔业产值54.99亿元。这一连串数字的背后,是一粒良种产生的“裂变”。
种子是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的“芯片”。目前,南海培育育苗主体137个、市级以上良种场9个,鱼苗孵化年产量约1900亿尾,占全国1/7。5月4日,《南海区种业+发展规划(2022-2031年)》发布,将利用10年时间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产业体系,把南海打造成国内淡水优质鱼苗育种样板地、淡水优质鱼苗创新资源聚集地、国内淡水优质鱼苗重要供应区。
“今年,南海将着力创建淡水鱼大品牌,申报‘鲈鱼’等地理标志商标,制定鱼苗、养殖(团体)标准,引导企业申报运营商标,建设‘南海淡水鱼’品牌体系。”南海区农业农村局局长罗伟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