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湾区产业科技创新高地!
南海发布科创“二十条”,为制造业当家撑腰

珠江时报讯(记者/李年智彭美慈通讯员/赵亮晶)5月5日,南海区召开2023年产业科技推进大会,发布科技创新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措施(简称南海科创“二十条”),以20条重磅措施为科技创新、制造业当家撑腰。
南海科创“二十条”提出一个目标、两个支撑、三条路径、四项举措的“1234”核心思路。具体指以湾区产业科技创新高地为目标;以高水平企业创新主体、高能级科创平台为支撑;以推动科学家与企业家相向融合、推动各类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创新主体竞标争先绩效激励为路径,聚力企业研发攻关、聚力科创平台成果转化、聚力科创团队引培服务、聚力创新生态要素支撑四项措施。
为表彰先进、示范典型,大会对10个优秀人才团队、10家科技领军企业、28家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进行授牌,并对南海区科创团队项目、“2022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南海区获奖项目、“2022年度广东省(企业)重点实验室”和2023年南海区第一批重点领域科技攻关项目授予支票。一方制药联合仝小林院士团队申请的项目获得南海区首批“揭榜挂帅”和重点领域科技攻关项目重大项目扶持,支持金额5000万元,是该政策的最高扶持额度。
此外,3个创新联合体现场集中签约,南海区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启动,24家科创平台将开放共享科研仪器设备,打造公共开放实验室。
副市长周紫霄表示,南海要把握机遇,乘势而上,不断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展现新作为;聚势赋能,激发活力,不断壮大高水平创新主体;坚定信心,强化监管,不断建设高能级科创平台;兼容并蓄,开放包容,不断引育高层次创新人才;突出重点,提升效能,不断营造高效能创新生态。
南海区区长王勇表示,南海建设智造强区、助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遵从规律,实体产业和数字经济相结合;构建体系,开放平台和专业站点相结合;激发主体,科学家和企业家相结合;找准路径,传统升级和战新引育相结合;发挥协同,先进制造和现代服务相结合;强化统筹,城市建设和人才扶持相结合;多元支撑,政企投入和金融创新相结合;营造环境,依法保护和社会氛围相结合。
南海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徐永强出席大会。
(相关报道详见A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