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水上南海”让中国式现代化在南海更可观可感
南海发布“水上南海”——“城产人文”高质量发展战略,提出“1-5-15”总体发展思路

■沿岸璀璨灯饰点亮梦里水乡景区。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方智恒摄

■“樵湖十八曲”水上观光游船。(资料图片)

■叠滘水乡沉淀千年古韵。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方智恒摄

扫码看水上南海专题
以史为鉴,察往知来。千百年来,南海依水而兴、依水扬名。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上,南海再一次把目光聚焦到“水”。4月27日晚,郁水河畔流光溢彩,“水上南海”工作推进现场会暨里水花月夜启航仪式在此举行。南海重磅发布“水上南海”——“城产人文”高质量发展战略,提出“1-5-15”总体发展思路。
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表示,通过“水上南海”建设,南海要贯通历史、未来,走好城产人文融合发展之路,同时要融合生态、生产、生活,精心打造水城共荣示范标杆,还要统筹政府、市场、社会,聚力共绘水上南海美好图景。
锚定方向
水文共彰释放聚变效应
对于一座城市而言,历史就像一面镜子。
从古至今,南海依水而兴、依水得势、依水扬名。从修筑桑园围灌溉鱼米之乡,到“一船蚕丝去、一船白银归”的盛况,再到“围湖造城”,将千灯湖打造成为城市发展的传奇,都是南海善用水资源实现发展、创造奇迹的举措。
纵观历史,水是南海的灵气所在,也是南海凸显的文化符号。为此,南海高规格召开“水上南海”工作推进现场会,发布“水上南海”战略,让建设现代化活力新南海有了更清晰的“航线”。
去年11月,南海区召开文化发展大会,首次提出“水上南海”。其时,南海重磅发布文化高质量发展新政,构筑“三带三区”文化发展新格局,启动“水上南海”发展计划。而“南海大地艺术节”则是落实“水上南海”的头炮。这个头炮不负众望,全网浏览量达到千万级别,岭南的水韵情长和艺术的无限诗意,为城市带来源源不断的“流量”和“留量”。
正是水文共彰,为南海打开了新的活力图景。也基于此,南海区委将“水上南海”上升到“城产人文”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高度。
“水上南海是从历史走向未来的长远战略,也是融合城产人文的重要抓手。”在推进会上,顾耀辉指出,实施“水上南海”战略,就是要以水为脉,强化文化引领,更好奔赴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新征程上,南海正奋楫扬帆。城产人文是支撑现代化活力新南海建设的“四梁八
柱”,南海打造了大地艺术节以及各类高品质文体场所,解决点的问题;谋划了郁水官驿文化带、桑园围文化带、省佛通衢文化带“三带”,解决线的问题;筹谋了千灯湖中央活力区、大桃园产城活力区、环樵山水乡活力区“三区”,解决面的问题。
如何串珠成链,织线成网?南海把目光聚焦到“水”上。“水上南海”战略将瞄准解决网的问题,通过以点带线、连线成面、线面融合成网,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把南海打造成为“最岭南”的人文之城。
“水上南海”发挥的作用还不止于此。如果说,城产人文是“骨骼、肉体、血液、灵魂”的关系,共同构成了南海这个生命体,那么,“水上南海”则是打通这个生命体的经络,实现四者深度融合、释放聚变效应的“点金手”。
“‘水上南海’战略清晰地梳理了南海的空间结构、文化传承、产业发展,是对习近平总书记‘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重要讲话精神的践行。”顾耀辉说,水脉通南北、文脉连古今,两者交融汇聚成生生不息的大动脉,必将推动南海迈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五大战略
打造水城共荣示范标杆
“水上南海”战略是对以往城、产、人、文各领域规划、计划等的全面串联,概括起来,就是“1-5-15”总体发展思路,即践行“建设现代化活力新南海”总体目标,构建水生态、水经济、水生活、水交通、水人文五大空间战略,落实15项行动部署,融合生态、生产、生活,打造水城共荣示范标杆。
其中,文化是主线和灵魂。南海是岭南广府文化的重要起源地和核心区,有着6000多年的文明史和1400多年的建制史,要围绕“三带”让历史文脉传承不息;更要守正创新,多角度挖掘、展示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和年轻化表达,催生更多“出圈”的文化IP,不断提升南海的文化影响力与城市辨识度。
生态是基底。没有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环境,“水上南海”便无从讲起。发展战略中部署了水安全、水环境治理、水生态品质提升三大行动,就是要一体推进水上的水质改善和岸上的景观提升,努力打造兼具“颜值”与“内涵”的现代河网水系,为“水上南海”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产业必须做强。未来南海要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道路,聚焦构建“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让传统产业更绿,让绿色产业更多。同时,依托“三区”发展生态观光、夜间经济、粤菜美食、文化创意、数字经济、水上运动等业态。重点推进文旅深度融合,通过构建水陆联动的交通体系,推出“一游到底”的精品线路,提供“不能没有”的游乐体验。
惠民更要做实。顺应人们亲水、近绿的天性,南海将建设更多开放共享的滨水绿色长廊,优化滨水慢行体系和亲水平台,为群众提供更多可游憩可观赏的高品质公共空间。同时,一体推进城乡绿美,加快千亩万亩公园建设、河心岛生态修复,营造绿满河岸、水润南海的宜居环境。
实干为要
聚力共绘水岸繁华图
一份科学的发展战略,要在继承与发展中彰显实效。
截至目前,全区围绕“水上南海”签约重点项目共计141个。为落实“水上南海”战略,南海还将高效推进3年建设行动,包括“建设实施计划”和“文化营造计划”。
其中,建设实施计划将通过区镇联动,以“治水为基、文旅引领”推动12类共29个建设项目实施;“文化营造计划”则包括“湾区老龙堂”IP发展计划、“南海奇妙游”城市探访计划、“趁墟而入”青年发展计划、“向美而生”社区营造计划。
“不能只停留在纸上,而要迅速落在行动上。”顾耀辉表示,“水上南海”战略是一项系统性、战略性工程,关系全局、利在长远。全区上下要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定力,广泛凝聚社会各界的智慧力量,推动“水上南海”加快落地。
“南海区国资局牵头推进‘两港码头’的土地盘活整理,积极对接航运和招商资源”“南海区交通局将积极对接广州现有的水上巴士,加强广佛间的水上连接”“自然资源分局将充分运用政策工具,通过产业社区连片改造、旧村改造、村改三大抓手支撑‘水上南海’战略”“南海区住建水利局将整合建设包括金沙户外休闲运动岛、十二季、里水河、贤鲁岛等省水经济发展试点项目。”推进会上,南海区相关部门作表态发言,辖区7个镇街均有部署。
“施工图”已经展开,“竞标争先”就是最好的回答。五一期间,南海还将举办音乐啤酒节、露营季等促消费活动,以及龙舟醒狮等文旅活动,5月底,南海文旅产业峰会将举行,这些举措旨在全面促进市场畅旺,打造滨水文旅、滨水经济,以水为脉创造城市经济发展动力,彰显人水相依的水人文力量。
南海,是一名敢为人先的闯将,更是一名乘风破浪的优秀“水手”。我们共同期待,更多的水岸繁华图随着“水上南海”铺开,为南海“拼”出高质量发展新高地,让中国式现代化在南海大地呈现可观可感的现实图景。
统筹/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黎小燕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黎小燕柯凌娜洪晓诗通讯员南宣
“1-5-15”总体发展思路
1个总体目标
建设现代化活力新南海
5大空间战略
水生态水治优先,构建绿色韧性的水生态格局
水经济水城共荣,创新绿色活力的水经济模式
水生活水脉流芳,塑造人水和谐的水生活空间
水人文水润文兴,彰显生生不息的水人文力量
水交通水陆畅游,建设交旅融合的水交通体系
15项行动部署
水生态
1构建水安全格局2推进水环境治理3提升水生态品质
水经济
4构筑河湖重点发展平台5打造水经济创新示范区6创新驱动涉水品牌产业
水生活
7构筑文化旅游长廊8建设四大城市窗口9营造水上公园城市
水交通
10开通水上航线11建设万里碧道12建设水陆枢纽
水人文
13艺术提升计划14城市探访计划15全民共创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