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症状≠无感染警惕沉默杀手“丙肝”
珠江时报讯(记者/许可可通讯员/梁雪梅盘玮李伟青)今年3月18日是第23个“全国爱肝日”,大多数人可能对“肝炎”这一词并不陌生,但相较于知名度更高的乙肝,丙肝(丙型肝炎)却鲜有人知。
“丙肝被认为是‘沉默的杀手’。”南海疾控中心专家介绍,丙肝病人在早期一般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不易被察觉,进而容易漏诊。但它给肝脏和机体带来的危害同样是巨大的。
近年来,我国乙肝、丙肝、酒精肝等肝炎发病率正逐年上升。什么是丙肝?哪些人群需要进行丙肝病毒筛查?丙肝能否被治愈呢?南海疾控中心专家科普丙肝防治,助市民呵护好自己的“小心肝”。
什么是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传染性疾病。常呈隐匿性感染状态。丙肝慢性化率高达60%~80%,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15%~20%的慢性丙肝患者可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对健康和生命危害较大。目前为止,尚无有效预防丙肝病毒感染的疫苗。
丙肝病毒如何传播?
血液传播曾是丙肝最常见的传播途径,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及其制品和物品都可能导致病毒的传播。但随着对血液制品检测方法的改善,目前丙型肝炎病毒最主要的传播方式为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包括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未经严格消毒的器械、文身等。此外,性传播和母婴传播也是丙肝病毒的传播方式。
无血液暴露接触行为一般不会传染丙肝病毒,如接吻、拥抱、喷嚏/咳嗽、共用水杯/餐具等。
哪些人群需要进行丙肝病毒筛查?
南海区疾病中心提醒,有以下行为情况的高危人群要积极筛查:
1.有文身、穿耳孔史者,与丙肝患者共用剃须刀、牙刷者等;
2.有输血或应用输血制品史者(特别是1993年前后有过输血或应用输血制品者);
3.有医源性暴露史,包括手术、透析、不洁口腔诊疗操作、器官或组织移植者;
4.锐器刺伤或破损黏膜接触丙肝患者血液者;
5.静脉药痕者(吸毒人员),反复血液透析者(艾滋病患者);
6.丙肝病毒感染母亲所生的子女;
7.有高危性行为史(多性伴、男同)、HCV感染者的性伴及家庭成员。
感染丙肝病毒如何检测?
先进行丙型肝炎抗体检测(血液/唾液),显示阴性则未感染丙肝病毒,显示阳性则再进行丙肝病毒RNA检测(血液),结果显示阴性则无感染,但需定期复检,显示阳性则代表已感染,需要积极治疗。
丙肝能治愈吗?
随着医学的发展,丙肝并不是“不治之症”,市民不必过度恐慌。早在2014年,WHO就宣告,丙型肝炎已成为一种完全可以治愈的疾病。
南海区疾控中心专家介绍,目前的治疗方案是口服DDA药物,与以往治疗方案相比副作用更小,一般能够在3~6个月完全实现丙肝治愈,不需要打针和住院。如今丙肝还被纳入门诊特殊病种,定点医院办理治疗费用低。
目前,南海区人民医院、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南海区公共卫生医院为南海丙肝定点治疗医院,可提供丙肝治疗服务。
“对于肝炎,最重要的是做好预防工作。”疾控专家介绍,首先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不熬夜,不酗酒。其次要多运动,做到营养均衡,才能更好地呵护我们的肝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