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肛和保命,只能二选一吗?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普外科实施全腔镜下超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为六旬患者精准保肛


■李力人教授(左一)带领团队为患者做手术。
“作为医生,我们不仅要想尽一切办法为患者根治恶疾,更要守护患者的尊严。”
开年上班的首日,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李力人教授工作室团队为一位六旬直肠癌患者陈阿姨的治疗方案就能否保肛的难题进行了激烈讨论。经过多学科讨论后,最终李力人教授拍板:既要保命,也要保肛。为患者施行超低位直肠癌切除术(ISR),并制定了精细化的治疗方案。
日前,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普外科运用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ISR),成功为患者陈阿姨施行超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并保留了肛门。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无任何并发症和不适感觉,现已康复出院。
保肛和保命,真的只能二选一吗?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用实力给出了答案。
患者
“不想一辈子吊着粪袋子”
63岁陈阿姨因便血进行肠镜检查,发现直肠下段有一菜花样的肿物,距离肛门仅3厘米。病理检查后诊断为:直肠中分化腺癌。
陈阿姨辗转多家医院就诊均被告知保留肛门困难,一想到以后的日子里要长期携带“人造肛门”,就感到十分痛苦,难以接受。于是她来到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李力人教授工作室门诊就诊。
该院普外科主任王贤柱介绍,目前对于距离肛缘小于5厘米(距离齿状线小于3厘米)的直肠癌称之为超低位直肠癌,超低位直肠癌保肛难度很大,患者陈阿姨就属于这种情况。按照传统的经验,须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Miles),将包括肿瘤在内的直肠和肛门一并切除,肠管改道至腹壁造瘘口排便,这将给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造成极大的创伤和生活的不便。
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每年约有3至5万人因患直肠癌被迫切除肛门。低位直肠癌的肿瘤越靠近肛门,保肛手术难度越高,术后对肛门功能影响越大。因此在精准切除肿瘤的同时最大化保留肛门功能一直是医学难题。在门诊,很多直肠癌患者都会问一个问题:“医生,我这个直肠癌切了之后还可以保住肛门吗?”
为此,该院李力人教授工作室团队对陈阿姨的治疗方案高度重视,专门邀请多学科诊疗团队(MDT)进行评估。
医生
“不仅要根治恶疾,更要守护患者尊严”
“保肛对于大多数直肠癌的患者而言,是相当重要的事情。尤其是超低位直肠癌。”李力人教授指出,直肠癌能否保肛不仅要看肿瘤距肛缘距离,多学科诊疗团队(MDT)评估更重要。众所周知,直肠肿瘤距离肛缘越近,手术难度越大,能保留肛门的机会也越小。“但我们作为医生,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不仅要为患者根治一个恶疾,更要守护患者的一份尊严。”
李力人教授工作室团队进行多学科讨论后,为陈阿姨制定了精细化的治疗方案,决定先行新辅助化疗。经过3个疗程的化疗后,对比治疗前后影像学图像,发现肿瘤病灶较前缩小,评估存在保肛机会。随后,李力人教授与普外科团队在腹腔镜下,为陈阿姨完成经内外括约肌间超低位直肠癌切除术(ISR),最大程度保护肛门功能,完成极限保肛。手术十分成功,陈阿姨术后无任何并发症和不适感觉,很快就康复出院了。
“在我们团队,肿瘤距离肛缘3厘米以内,甚至更低都可以为患者实现超低位保肛。我们已成功完成了多例这种高难度手术。”李力人教授表示,目前医院拥有先进的3D腹腔镜、超声刀等技术平台以及新技术(如ISR)的开展,肿瘤与肛缘的距离已经不是能否保肛的绝对限制因素。
“十分感谢李力人教授的团队,不仅帮我解除了恶疾,还能让我今后有尊严地生活。”陈阿姨康复出院后专门给医生发来感谢信。
李力人教授工作室简介
李力人,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肿瘤医院结直肠科行政副主任。从事腹部肿瘤诊治22年,尤其擅长结肠癌和直肠癌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2010年获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二等奖和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5年获第八届中国健康年度总评榜“最受欢迎在线名医”称号,2017年获“羊城好医生”称号,2018年获“胡润平安好医生”称号,2019年广东省卫健委授予“广东省杰出医学青年人才”称号,同年广州市医师协会授予“广州最具实力的中青年医生”称号。
2021年10月17日,李力人教授工作室在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启动,让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享受顶尖医疗资源。开诊时间为每周六上午8:00~12:00(详见公众号挂号端),手术日为每隔一周的周四全天、周六下午。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蓝志中通讯员梁健桃王梓阳吴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