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引爆又一波AI热潮
这次将抢走谁的“饭碗”?
一夜之间,几乎无所不能的ChatGPT火遍全球。会写诗歌,编代码,能创作剧本,还可以帮你制定商业提案……比起聊天机器人前辈们害怕“言多必失”,ChatGPT自信满满,呈现出解放人类生产力的惊人潜质。
“打工人的饭碗就要保不住了。”“意义不亚于PC和互联网诞生。”不少和ChatGPT“聊过天”的网友纷纷感叹。那么,ChatGPT真的会取代人类吗?
优势 真正像人类一样聊天交流
作为一款强大的AI语言模型,ChatGPT于2022年11月30日在美国发布,推出仅2个月,月活跃用户过亿,成为人类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消费者应用程序。
此前,人工智能AlghaGo打败了柯洁,但只是在围棋领域,而ChatGPT则已经进入了日常工作领域和生活世界。ChatG-PT能够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来进行对话,还能根据聊天的上下文进行互动,真正像人类一样来聊天交流。
推出该产品的OpenAI公司称,ChatGPT会承认自己的错误、质疑用户提问时预设的错误条件,并且拒绝用户提出的不当请求。它的应用场景包括用来开发聊天机器人,也可以编写和调试计算机程序,还可以进行文学、媒体相关领域的创作,包括创作音乐、电视剧、童话故事、诗歌和歌词等。在某些测试情境下,ChatGPT在教育、考试、回答测试问题方面的表现甚至优于普通人类测试者。
ChatGPT还可能被用来充当“财务经理”。外媒曾测试ChatGPT解释沃伦·巴菲特(WarrenBuffett)的投资策略,以及在经济衰退期间如何投资。ChatGPT展现出识别投资策略并根据其分析提出投资建议的潜力。
国海证券在一份研报中指出,随着ChatGPT的不断调优,其有望在医疗、客服机器人、虚拟人、翻译、营销、游戏、社交、教育、家庭陪护等多个领域被应用。
国外反应 谷歌苹果微软等巨头出招“应战”
放眼全球,由ChatG-PT引起的语言模型落地的竞争更加趋于白热化——
2月2日,微软官方公告表示,旗下所有产品将全线整合ChatGPT,除此前宣布的搜索引擎必应、Of-fice外,微软还将在云计算平台Azure中整合Chat-GPT,Azure的OpenAI服务将允许开发者访问AI模型。在业内看来,微软率先将ChatGPT纳入旗下全线产品,享受到了Chat-GPT独有的先发优势,或成为ChatGPT火爆背后的最大赢家。
在ChatGPT推出不到1个月后,谷歌CEO在公司内部发布了“红色警报”,并称全面调整2023年谷歌在AI领域的工作。美国谷歌公司母公司字母表公司2月6日宣布将推出聊天机器人“巴德(Bard)”,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与ChatGPT一较高下。
苹果公司也做出了相应动作。据彭博社消息,在ChatGPT的影响下,苹果将举行年度内部AI峰会,类似AI的WWDC,仅限于苹果员工。有分析认为,苹果原本的语音智能服务Siri被“碾压”了,苹果需要有与ChatGPT相竞争的下一代产品。
国内反应 专家称中美算力和数据量无差异
目前,中国手机号无法注册ChatGPT账号,大量中国用户被拒于门外。有网友呼吁:“中国必须要有自己的ChatGPT。”
近日,多家知名互联网公司纷纷公布人机对话相关专利。其中,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申请的“人机对话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专利可实现人机顺畅沟通。
阿里巴巴达摩院(杭州)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人机对话及预训练语言模型训练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专利可提升问答交互的准确性。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申请的“人机对话方法以及对话系统”专利可识别用户异常行为进行回复。
2月7日,百度公司官宣类ChatGPT项目“文心一言”(英文名ERNIEBot),3月份完成内测,面向公众开放。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学部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车万翔认为,百度有很强的技术实力和深厚的技术积累,只要下定决心投入更多的资源,做出国产的ChatGPT是水到渠成的事。
三六零在投资者互动平台透露,该公司计划尽快推出类ChatGPT技术的demo(试用)版产品。这让该公司成为国内继百度之后,又一个披露将推出类ChatGPT技术的公司。
云从科技联合创始人姚志强表示,从自然语言理解角度来看,国内的大模型包括参数等不亚于ChatGTP,算力与数据量方面与美国相比不存在差异。
科大讯飞一直以来围绕公司人工智能战略聚焦投入,目前没有类ChatG-PT的产品计划,已经打造的预训练模型是语音和多模态方向的。“ChatGPT主要涉及自然语言处理等相关技术,属于认知智能领域。”科大讯飞有关负责人介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科大讯飞主导承建了认知智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认知智能领域重点技术和以教育、医疗为代表的重大行业应用落地效果整体处于业界领先水平。
担忧 AI能否抢走我们的“饭碗”?
有人问,人工智能都学会内容创作了,画家、作家、翻译、记者这类以内容创作为主的职业,将来是否都会消失?
这看起来并非杞人忧天,此前美国科罗拉多州博览会举办一项绘画比赛,数字艺术类别的一等奖获奖作品《太空歌剧院》就是一名游戏设计师使用AI工具生成的画作。
纽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电气工程系副教授ChinmayHegde认为,新闻、高等教育、图形和软件设计等行业的某些工作有被AI代替的风险。“复制编辑当然是它非常擅长的事情。总结一下,使文章简洁明了,这确实做得很好。”ChinmayHegde说,但一个主要缺点是该工具无法有效地进行事实核查。
在观看ChatGPT在三两分钟写出一个完整的扑克游戏后,程序员群体开始慌了。有负责游戏开发的程序员表示,看完ChatGPT写代码的速度后“压力山大”,感觉今年的日子更不好过了。
但人们也不必过于担心,AIGC技术目前尚不成熟,在音频、视频、图片、文字等形式的内容创作中存在明显的机械性问题,常常出错,还离不开人类的创意和把关。
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表示,ChatGPT摆脱不了AI系统目前本身存在的问题,智能化水平低、鲜有创新性突破。短时间内,在大部分领域,“替代”难出现,但会淘汰一些“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低水平重复者。“ChatGPT将使知识型员工如今从事的普通任务自动化,这样他们就可以专注于更有价值的任务。”
如何才能享受AI的时代红利?
在许多岗位上,ChatGPT有望取代人类。但另一方面,ChatG-PT也会为许多其他行业创造工作机会。例如,ChatGPT也可能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根据消费者的实际意图提供准确的产品信息和服务,从而更有效地实现销售目标。因此,它也可以为许多公司和机构创造数据分析师、客户服务专员等新的岗位。
机器只是自动化的工具,而真正的商业成功和创新还需依赖具有创造力和独特思维能力的人类团队。当照相技术的普及给肖像画家造成巨大压力,有人选择弃笔从影,有人选择另起炉灶,有人则坚守绘画的阵地。结果是各种艺术流派百花齐放,艺术市场得到空前发展。
就像ChatGPT在回答中说的一样,与其担心工作被AI取代,不如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利用好新技术、新工具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对于一名务实的内容创作者来说,更应该学会使用AI,把自己从繁琐枯燥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将自己个性化的创造力锤炼成真正的市场竞争优势。
当然,技术革新离不开法律法规的约束,不能任由科学技术一路“狂飙”,守住伦理底线和法律底线,让每一位创作者的心血受到保护,才能形成正向互动促进,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
在许多学者、创作者眼中,“ChatGPT很好玩,但它不是作者”,学术担忧、版权和著作问题等仍有许多争议话题。法国巴黎政治学院日前就宣布禁止使用ChatGPT和其他所有基于人工智能的工具完成学习和考试任务。
影响 有望加速AI 商业化落地
2月6日,中信证券发布观点称,ChatGPT在中短期内无法完全取代传统搜索引擎,也较难改变当前全球搜索引擎市场竞争格局,但将会加速搜索引擎演化进程,并在中期形成以传统搜索为主、ChatGPT类模型为辅的新搜索引擎形态,相应带来谷歌等传统搜索引擎巨头AI投入大幅增加。
ChatGPT产生的鲶鱼效应推动全球AI产业化进程的全面提速,以及AI生成内容时代的全面到来。华泰证券在2023年科技行业展望中表示,AIGC(AI生成内容)、ChatGPT的“出圈”显示出预训练大模型性能进步迅猛,行业进入大模型主导的创新周期,期待2023年AIGC或将在视频、3D、游戏领域取得突破。
面对“横空出世”的ChatG-PT,有不少业内人士持期待态度。“ChatGPT具有广泛的商业化前景,将推动众多行业的快速变革,有望在AIGC、客户服务、医疗健康、教育、家庭陪护等领域快速落地。”天使投资人郭涛说。
随着微软等巨头的入局,有望进一步拓宽AI应用场景,加速AI商业化落地。国内政策环境持续优化,下游需求旺盛,有望推动AI技术在金融、政府部门、医疗等领域加速落地。
“这是AI发展的一小步,却是聊天算法的一大步。该算法经受了大量网友的测试,反馈良好,超越了以往的效果,因而迅速获得了好口碑。”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表示,从发展进程来看,ChatGPT目前还处于实验室阶段,远远未到商业化阶段。如果该技术成熟,达到了商业化水平,那么人机语言交互困难问题或将不存在,前景极为广阔。
(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中国新闻网、经济日报、羊城晚报等)整理/珠江时报记者黎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