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3年02月06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南水北调工程向北方调水突破600亿立方米
    • 18个方阵行通济 向善之城爱心扬
    • 道德模范参与 传承大爱精神
    • 致敬榜样 凝聚向上向善力量
    • 慰问子弟兵 共叙军地鱼水情
    • 立足新起点 做出人大新作为

    第A02版:要闻

    • 猜谜赏烟花 欢乐闹元宵

    第A04版:要闻

    • 新华社专题聚焦 天下醒狮,皆出南海!
    • 弘扬公益慈善文化打造“向善之城”
    • 鼓励企业抢抓并购重组机遇

    第A05版:要闻

    • 多家央媒高频聚焦南海因何“火出圈”?

    第A06版:要闻

    • 全民总动员 硬核拼经济
    • 以改革创新抢先突围 拼出更灿烂未来

    第A07版:要闻

    • 里水瑶头藏着什么秘密?
    • 56个项目点燃群众运动激情
    • 献血挽救生命爱心温暖南海
    • 巧用毒品模型科普禁毒知识

    第A08版:教育

    • 南海近 60万名学子今日开学
    • 新学期一大批校园新景观来袭
    • 56辆校车提前“体检”
    • 教职工集结联欢迎新学期
    • p46
  • 数字报首页
下一篇

A07:要闻

这里,苏东坡曾两次前往,并题诗一首

里水瑶头藏着什么秘密?

2023年02月06日

    ■东坡洲。

    ■金山寺遗址。

    ■东坡洲上,以苏东坡为名的路名。

    ■南海里水瑶头村。

    瑶头风物扫码遇见

    【开栏语】

    地名,是一座城市不可磨灭的印记,每一个地名的背后都蕴藏着一段故事。南海人的一生里,会走过多少街头巷尾,路过多少个各种各样的地名标牌?

    烟桥、虫雷岗、林岳、茶基……有的诗情画意,有的意味深长。这些看起来稀松平常,构成人们琐碎日常的地名,承载着一段段南海人口口相传的典故,它们被写在地址簿上,被登记在户口本上,成为了和具体的个人相牵系的印记和乡愁。

    要读懂一座城,从一个个地名读起,不失为一个全新的视角。从立春出发,珠江时报与南海区委宣传部、南海区民政局联合推出《写在大地上的历史》系列报道,围绕南海本土地名的起源和演变,叙述有关的事件、人物、民风乡俗、逸闻趣事、地方掌故等,以文载史,讲好南海故事,让每一个南海人,增强文化认同感,敦睦乡情,凝聚人心,为基层治理“赋能加码”。

    灵峰山上宝陀院,白发东坡又到来。前世德云今我是,依稀犹记妙高台。

    ——苏东坡

    如果说历史可以触摸,那么南海的街道名、村名……都是往昔岁月的传递,它们承载着旧时的印记,沉淀出岁月的光彩。

    立春之日,记者跟随春天的脚步,走进苏东坡曾两次前往的里水瑶头村,忆古寺钟声,感触旧时光和故事。

    历千年浮沉忆古寺钟声

    苏东坡曾在这里题诗《题灵峰寺壁》

    瑶头村的地名,相传在唐宋年间,该村附近曾有官办瓷窑,后以此取名窑头村,清光绪年间以谐音称作瑶头。

    位于里水西北部的瑶头村,从桂城出发,驾车半个小时就能到达,与瑶头村对开的官窑水道江心,曾经有一座灵洲岛,被誉为有“衣冠之气”的风水宝地,于是古人就在山上修建了“宝陀禅院”,后来到了清代被称为“金山寺”,至今已经有1600多年历史,是“旧羊城八景”之一,过去远近闻名。如今,金山寺也已成遗址,很多人只知其名,不知其貌。

    在村民星哥的带领下,记者登上了被围蔽的金山寺遗址,入口就在瑶头村村委会对面。沿着崎岖的山路,步行在山间丛林深处,地上可以看到几座剩下来支撑房屋柱子的石墩,那厚重的历史感便扑面而来,昔日辉煌的金山寺剩下的点点踪迹清晰可见。

    据流传下来的拓本显示,金山寺当时建有大雄宝殿、后殿、钟楼、拜祭台等,依山而建、气势恢宏。

    最热闹的时节,莫过于每逢农历正月廿六的“生菜会”以及九月初九重阳节。那个时候,金山寺山脚下泊满了花厅、彩楼的紫洞艇,游人携儿带眷到寺内烧香参拜,文人墨客则流连于鳌风书院吟诗作对,热闹非凡。

    当年,由于地处西江、北江进入广州的咽喉要地,长途旅行的官

    商们会选择上灵洲岛休憩、再行上路,苏轼被贬海南也途经此地。传说,寺中僧人说苏轼的相貌与以前的住持德云长老相似,把当时失意的苏轼弄得不亦乐乎,顺势承认自己是德云转世,并题诗“灵峰山上宝陀院,白发东坡又到来。前世德云今我是,依稀犹记妙高台。”僧人如获至宝,将诗刻石立碑,还建造一座妙高台,供奉苏东坡石刻像。相传,苏东坡曾两度游历该寺。后人为了纪念他,便把他当时泊船的绿洲取名为“东坡洲”。几百年来,一直延续至今,洲与名俱在,家喻户晓。

    当时的金山寺香火鼎盛、声名远播,据不完全统计,历代文人墨客描绘金山寺的诗词就多达300首。伦文叙、康有为、孙中山、廖仲恺等历史名人曾到此登临,描绘“葱郁山林间,佛寺亭台楼塔隐隐若见,江中百舸争流”的绝美景色。

    然而,这样的鼎盛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戛然而止。据《南海县志》载:(金山寺)抗日战争时,沦为日军兵营和马房,寺内陈设被糟蹋殆尽。日军撤走后,寺逐渐倾垮。新中国成立后,因靠近右岸的河道已淤浅而被围垦开发,灵峰山右岸连成一片,人们可以随便往来,残留的东西已全部散失,只剩颓垣败石。

    “很多外地人来村里找金山寺,前几年还有日本游客来过。”星哥一边解说历史,一边说,金山寺对于不少人来说,仍然有深厚的感情和重要的意义。

    更新中的瑶头想象空间更大

    发力遗址载体盘活古窑文化

    时境过迁,白驹过隙,更新中的瑶头,近年来,在民间力量和政府的支持下,金山寺正在酝酿重建计划。

    早在几年前,里水展旗楼五楼的羊城旧八景历史文物展示区,还原后的金山寺模型清晰可见曾经的辉煌,冯少协的画作《金山古寺图》以鸟瞰视觉绘画,在激荡奔流的古郁水中,寺内香烟袅袅升起,江面烟波浩瀚,白鹭伴落霞而飞。虽是黄昏,但山门对出的埠头却依旧船来船往,从羊城过来的信众络绎不绝。此画,曾在大英博物馆展览过。

    一位网友@给我一支矿泉水曾在网上呼吁说:“希望政府重修金山寺,再现旧羊城八景的遗韵,也让德云和著名北宋文学家苏东坡的动人传说得以印证!”

    不止于此,未来的瑶头,也被里水镇赋予了更多的期待。

    去年底,南海区高规格召开文化发展大会上发布的《关于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系统描绘了南海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蓝图方略。借此契机,里水明确将大力发展“两带三线”,即古窑源流带、古寺文化带及里水河(郁水)、金溪河、水口大道三大航线。

    里水将聚焦郁水文化带,挖掘沿线瑶头古窑遗址、金山寺遗址、文头岭古窑遗址、西华寺遗址、贪泉等历史古迹和文化,发力遗址载体,大力盘活“窑文化”。

    未来,市民借助里水的三条水上航道即可深入里水寻根寻源,领略本土“文化源流”的底蕴。

    征集令

    地名是一方水土的符号,是一处地方的根与魂,是时间的凝固,历史的印记。你还知道南海有哪些有故事的特色地名?你还知道里水瑶头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欢迎通过“珠江时报”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留言向我们推荐。

    统筹/珠江时报记者赖春华文/珠江时报记者戴欢婷

    通讯员蒋素媚图/珠江时报记者章佳琳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