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专题聚焦 天下醒狮,皆出南海!
■2005年5月3日,南海西樵在“黄飞鸿杯”中国南北狮王争霸赛顺利闭幕后,在官山城区举行了“百狮巡游”活动,吸引了10万多名群众前来观赏。
■20世纪40至60年代期间,香港拍摄的黄飞鸿系列电影当中的醒狮元素(剧照翻拍)。
■南海大沥黄飞鸿中联龙狮训练基地,选手正在训练高桩醒狮。
■1月12日,在南海西樵黄氏宗祠的黄飞鸿狮艺武术馆,为游客表演醒狮已成为这里的固定保留项目。。
跟随镜头,欣赏南海醒狮。
2月5日,新华社《体育地理|天下醒狮,皆出南海》发布,新华社客户端置顶推送,近6分钟的视频,以人文地理视角带大家领略南海醒狮文化的独特魅力。截至昨晚23时40分,浏览量达151.6万。
自古以来,广东醒狮被认为是驱邪避害的吉祥瑞物,每逢节庆,或有重大活动,必有醒狮助兴,长盛不衰,历代相传。位于广东佛山南海西樵山下的西樵镇被誉为“龙狮源地、飞鸿故里”,这里是醒狮发源地,“一代宗师”黄飞鸿的故乡,曾被评为“中国龙狮名镇”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醒狮)”。
从三十年前的电影《黄飞鸿之狮王争霸》到两年前的国潮动漫《雄狮少年》,这两部以南海醒狮为题材的电影火遍华夏,也令南海这座南粤古城声名远播。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醒狮于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为了传承和创新醒狮文化,南海连续多年举办“黄飞鸿杯”狮王争霸赛,被业界誉为“永不落幕的狮艺盛宴”。
从民俗风俗到现代竞技比赛,传统文化的香火在南海人的传承与创新中得以延续并获得新的活力。
醒狮之醒,意为觉醒、振兴,在历史的绵延中,醒狮的活力未曾消减,这里蕴藏着中国人生生不息的精气神。
整理/珠江时报记者陈婷图/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