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建议主动感染病毒“复阳”传染性极低
针对当前公众关切的诸多疫情热点问题,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专家进行解答
康复后二次感染的概率有多大?是不是“早阳早好”?能否及时监测到病毒最新的变异情况?……针对当前公众关切的诸多疫情热点问题,“新华视点”记者采访了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专家进行解答。
热点一
病毒是否存在多个“版本”且北强南弱?
近期,网络上出现一种说法,认为南北方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不同,导致北方的感染症状比南方的更明显。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所长许文波介绍,我国现阶段流行的新冠病毒以奥密克戎变异株BA.5的亚分支BA.5.2和BF.7为主,其中,北京流行的变异株以BF.7为主,广州流行的变异株以BA.5.2为主。
从临床医学角度看,两种略有不同的毒株是否有症状强弱之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童朝晖表示,只要这个病毒还是奥密克戎分支,毒性、致病力和传染性不会有本质改变。至于有人会发烧明显一点,有人会咳嗽明显一点,主要还是因人而异,同自身免疫力、年龄、基础疾病等有关系。
热点二
康复后二次感染的概率高吗?
部分群众非常关心,自己感染奥密克戎并康复后,是否会二次感染?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介绍,二次感染是指感染康复后,经过一段时间再次感染新冠病毒,常常由于新冠病毒变异导致。从二次感染出现的时间来看,一般有一段间隔期,不会说感染以后很快二次感染,同一毒株的二次感染概率极低。
王贵强表示,二次感染主要还是指变异株的突破性感染,突破性感染的时间间隔和临床表现是密切相关的;间隔时间越短,症状越轻,间隔时间长了以后症状就偏重,这和人体内的免疫抗体有直接关系。
热点三
康复者为什么有的“复阳”?
不同于二次感染,“复阳”指的是感染者在同一感染周期中两次出现阳性结果。
王贵强表示,准确地说,“复阳”应该叫“再检出”,在既往研究中并不鲜见。实际上病毒核酸持续存在,只是因为检测、采样方法不规范以及排毒的间歇性,导致出现时阳时阴的情况。是否“复阳”,应该以核酸检测作为标准。
王贵强介绍,从传染性来看,以往大量研究中没有从“复阳”感染者体内分离到病毒,也没有看到其导致进一步的传播,因此,“复阳”以后的传染性是极低的。从危害性来看,只有个别人出现咳嗽、不适等残留症状,“复阳”的人群基本没有症状。
热点四
是不是
“早阳早好
”?
王贵强表示,奥密克戎的致病力明显下降,但感染后仍有部分人出现临床症状,包括发热、肌肉关节酸痛、咽喉肿痛等表现,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正常工作。为避免短时间内出现大量病人,对医疗机构造成巨大压力,专家不主张、不建议主动感染病毒。老年人尤其是没有打疫苗的老年人,一定要做好防护,尽量不要在第一轮流行高峰感染。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表示,感染奥密克戎之后,仍存在重症和死亡的风险。这种风险在各个年龄段都会有所体现,老年人、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风险比例会更高一些。接种疫苗可以降低这种风险,建议尽快接种疫苗或完成加强接种。
热点五
居家患者如何判断症状加重需尽快就医?
奥密克戎病毒致病力下降,从目前数据看,感染后大部分表现为轻型或无症状,重症病例非常少,大部分感染者都可以居家监测和治疗。如何判断症状加重需尽快就医?
王贵强介绍:一是出现呼吸困难和气短;二是经过药物治疗后仍发烧超过38.5℃,持续3天以上;三是原有基础病加重,用药也控制不住,或出现心前区疼痛;四是儿童出现嗜睡、呕吐、腹泻、拒食等情况;五是孕产妇出现头痛头晕、心慌气短或者胎动异常等情况。
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副主任杨汀提醒,有呼吸疾病的患者感染后容易给原发基础疾病带来进一步变化,患者可以通过及时监测血氧饱和度,了解病情是否有变化。
热点六
部分地方买药难何时能缓解?
近期部分地方感冒药、退烧药紧缺。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周健表示,正在千方百计推动企业迅速稳产达产,扩能扩产,加大重点药物市场供给。我国医药工业基础坚实,相关药品的产能会很快得到释放,能够有效保障群众的用药需求。
精准投放药品,是解决资源错配、避免药物浪费的关键。周健表示,已经指导各地有关方面制定工作方案,按照患者优先、精准投放的原则,优先保障医疗机构、养老院等重点场所药品供应。同时,组织大型网上药店开发患者线上购药平台。
热点七
能否自行服用抗新冠病毒药物?
王贵强表示,第九版诊疗方案中推荐了三种抗新冠病毒药物,包括单克隆抗体、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和阿兹夫定,早期使用都可能减少重症的发生,缩短病程、缩短病毒排毒的时间。但这三种抗新冠病毒药物都应在医疗机构和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
其中,单克隆抗体需要静脉给药,需要在住院期间使用,在门诊或者家里不适合使用;奈玛特韦属于小分子抗病毒药,适应症人群是轻型和普通型,使用时要特别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阿兹夫定可以用于治疗新冠肺炎,但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热点八
发热门诊排长队问题如何解决?
近一段时期来,部分城市发热门诊的诊疗需求增加比较快,供需矛盾比较突出。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表示,有关部门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要求所有二级以上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要开设发热门诊或发热诊室,进一步简化发热门诊就诊流程,很多地方也开设了发热门诊的简易门诊。
同时,推动分级诊疗,大力推动互联网医疗服务。焦雅辉介绍,基层主要是实施健康监测,特别是重点人群的健康监测和健康管理;二级医院提供技术、人力各方面的支持保障,满足一般诊疗的需求;三级医院重点满足急危重症患者的诊疗需求。通过这些方式,削减医疗机构瞬时的就诊高峰,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热点九
如何保障老人、孕产妇、慢病患者基本医疗服务?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副司长高光明表示,已要求基层医疗机构对空巢独居的老年人、孕产妇、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血液透析患者等特殊人群,建立台账,做好必要的医疗服务保障。
同时,也要做好相应的转诊衔接工作。高光明表示,轻症、无症状和基础性疾病比较稳定的患者,还是建议在家进行隔离,进行居家治疗。对于重症和有重症高风险因素的患者,可以到定点医院进行救治。要把宝贵的120急救资源留给行动不便或者急危重症的患者使用,保障120生命通道始终高效畅通。
延伸阅读
服用布洛芬这些要注意
●布洛芬并非人人宜用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药学部副主任邱凯锋指出,如果患有肾功能不全、高血压、心功能不全、消化道溃疡、哮喘、血友病或包括凝血或血小板功能异常等在内的其他出血性疾病,不能自行服药,而应该先咨询医生和药师。
6个月以下婴儿、孕妇、哺乳期妇女、活动期消化道溃疡患者应禁用布洛芬。
60岁以上老人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时,发生严重心血管、胃肠道和肾脏不良反应的风险要比年轻人高,因而60岁以上老人也要慎用布洛芬。高血压患者服药后,可能加重病情,也要慎用。
●布洛芬退烧不可连用超过三天
邱凯锋提醒,服用布洛芬时要特别注意,作为退烧药时仅限于短期使用,连续使用不要超过3天。用于止痛时,连续服用布洛芬不得超过5天。
如果用药期间上述症状未缓解,则需要咨询医生或药师,了解详细的情况。
●退烧药不要与复方感冒药同时服用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副主任王景浩提醒,退烧药不可与常见的感冒药如泰诺、白加黑等同时使用,也不可与部分中成感冒药同时使用。
他指出,现在的感冒药都是复方制药,常常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成分,如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酚麻美敏片、氨酚麻美干混悬剂等。感冒灵颗粒、强力感冒片等也含有对乙酰氨基酚。
●退烧药、感冒药吃后不要喝酒
王景浩表示,无论服用什么药物,都建议尽量不要饮酒。特别是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时,不要喝酒,喝酒会增加肝脏负担,导致肝衰竭。服用布洛芬期间饮酒或吸烟还可能增加发生胃肠道出血的风险。
●吃完布洛芬别马上喝饮料
有些人吃完布洛芬马上喝咖啡、可乐、果汁等。邱凯锋建议,服用药物时除说明书另有说明外,都应尽量使用温水,不要与其他药物、食物同服,以免影响药效或造成不良反应。
●老年人如果有胃肠、肾脏问题,可选择对乙酰氨基酚
邱凯锋提醒,退烧药里,最容易导致肝损伤的就是对乙酰氨基酚,在超日剂量使用时,很容易出现肝损伤。但老年人如果有胃肠、肾脏问题,有溃疡、炎性肠病史等,最好选择对乙酰氨基酚。
综合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新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