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钟党群服务圈 激活发展大能量
里水持续优化党群阵地布局,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激发基层治理新动能

■文教社区的“四小园”。

■贤僚村党员干部在榕树头下向村民宣传政策。

■里水镇党群服务中心。
地处广佛接壤区的里水,近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镇域高质量发展10强,常住人口超过50万。城市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对里水基层治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
10月13日,里水启用镇党群服务中心,将其打造成全镇党群服务统筹调度资源的指挥部、锤炼党员干部的特训营、服务党员群众的旗舰店,切实发挥组织、宣传、凝聚、服务党员群众的作用,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实现新融合。
小阵地积聚大能量,助力打造坚强有力基层党组织。今年以来,里水镇党委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持续优化党群阵地布局,锻造党员先锋队,全面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激发基层治理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
阵地聚民心服务全覆盖
里水镇党群服务中心设在临近广州、超10万“广佛候鸟”居住的金峰洲片区。为了给党员群众更贴心的服务,该中心探索“997”模式,即从9时开放到21时,配套专职工作者、党员先锋队员、社会化服务团队、各类志愿服务者等,每天不间断地提供党务服务、政务服务和社会服务。
里水全力构建“1+40+N”镇、村、社三级立体化党群服务阵地体系,形成了10分钟服务圈。“1”指镇党群服务中心,“40”指40个村(社区)级党群服务中心,“N”指分布在各经济社、住宅小区、两新组织等党群服务站及各类服务阵地。
在新启用的镇党群服务中心周边,十分钟车程内就有草场、洲村、金峰洲、海南洲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以及金沙里花园、悦园小区等党群服务站,这些服务阵地建在新里水人的家门口,成为了居民最常光顾的落脚点。
“小区居民来自五湖四海,大家需求多元,意见不一,需要多沟通,才能促进融和。”作为悦园小区党支部成员、小区圆桌议事会秘书,里水新市民黄文伟积极发挥阵地的聚民效应,经常召集议事代表、居民代表等来到党群服务站,收集大家对养犬安全、电动车停放等方面的建议,并一一记录在案跟进处理,先后提升了小区后山公园环境,划定了电动车规范停放区,解决了高空抛物困扰等问题。
里水镇党群服务中心作为全镇党群服务中枢,统筹整合各类服务资源,指导各党群服务站点开展工作、服务群众。
宏岗村把宏鹰公园与党群服务中心结合起来,拓宽了党群服务阵地的服务空间与内涵,不仅让无职党员找到了“岗位”,还让经常到公园休闲娱乐的居民成为了党群志愿服务队一员。村民及周边厂区职工可以向党群志愿者诉说困扰。此外,还设置了自助图书室、儿童之家、协会之家,方便大家到此遛娃,或捧书细读,约上一帮棋友鏖战一番。
里水北部金溪社区中恒海晖花园也建立了一个党群服务站,该小区党支部书记钟文敏每天都会与其他党员在这里“坐班”。自从有了这个阵地,居民以前“有诉求无处述”的局面不再有了。“有困扰、有难题,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去服务站沟通解决。”有居民表示。
目前,全镇建成154个党群服务站。在党群服务载体之外,里水还有各类服务阵地170个,其中镇级阵地23个,村级阵地147个。这些都纳入了里水镇党群服务中心统筹调度的党群服务资源库。一个个服务阵地,绘就了一张里水活力党建“地图”。这张联系各个阵地的党群服务网,不仅拉近了党员与群众的距离,加强党群互动,更达到聚党员、聚群众、聚民心的集聚效应,为里水基层有效治理打下良好基础。
先锋善作为群众跟着干
遍布城乡的党群服务阵地延伸到群众家门口,不仅要统筹资源服务好群众,更要发动群众一起参与家乡建设。党员先锋就是推动家乡发展的带头人,他们主动出列作为,带动越来越多群众从以前的“站着看”,转变为如今的“主动干”。
在里水文教社区,曾经脏乱不堪的闲置地,成为了村民房前屋后的“四小园”。这里种满的果树、花草,村民们都自发照料,积极扮靓自家周边环境。
文教社区党委以推动人居环境整治为契机,抓实党员干部带头示范,让党员先锋冲在前,动手将荒芜地改造为小果园,环境焕然一新,让村民们眼前一亮,逐渐改变了村民对脏乱差视而不见的现象。
“村里几十年来从没试过这么干净整洁,走进村里真舒服,你们真是辛苦了。”听到村民讲的这些话,文教社区党委书记黄启良认为,这既是对党员干部的认可,也是村民从不关心村务建设到全力支持参与的转变体现。
有了全体村民的参与,曾经人居环境落后的文教社区已打造一大批四小园,成为了里水人居环境提升的标杆示范村。
这是里水党员先锋队推进村(社区)共治共建上百个项目中的一个案例。今年,里水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黄伟明担任总队长的镇级党员先锋总队,组建起40个村(社区)党员先锋队,以党员为骨干,联动工青妇力量,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实施党员先锋项目,带动更多群众参与村(社区)治理工作中,助力家乡建设。
今年中秋节,里水岗联村志愿者邹伯其与党员先锋队、志愿者骨干、舞青龙队等一起,在村里恢复了舞青龙的民俗传统。
自从岗联村党委提出要复原已消失百年的舞青龙民俗活动后,该村党员先锋队多次走访入户,宣传推广舞青龙民俗文化。邹伯其等一批热心志愿者,用心收集史料还原民俗故事、传授青龙编织技术、开课教青少年舞龙等,以文化引领凝聚广大村民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撸起袖子加油干,党员冲在先,群众跟上前,党群合力推动家乡建设,逐步构建起人人参与、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正是里水镇党委推动党建引领现代化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
组织强起来发展有活力
事业兴衰,关键在党;管党治党,重在基层。
今年,里水打出“组合拳”全面强化基层党组织,先是2月启动村(社区)书记和经济社社长系列训练营,接着3月发布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提升工程“1+8”行动计划,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全链条管理,7月又围绕村(社区)党组织战斗力指数考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强基增能、村规民约落地落实、农村关键领域监督等内容实施新举措,启动里水镇村级乡村振兴储备人才选拔工作,已初步确定首批入库人员名单,下一步将加强管理和培育。
此外,还打通村(社区)“两委”干部、镇属企业管理人员与机关干部的交流通道,建立健全干部常态化交流机制和挂职锻炼机制,进一步活化干部队伍,释放更大的基层活力。
坚强的基层党组织,可磁聚更多能量,迸发出更强的战斗力,推动实现更大的发展,增强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宏岗村党委书记李汉荣认为,党员干部既是基层党组织的基石,也是人民群众心目中的闪闪红星,引领群众,一呼百应。
宏岗村党委带领全体班子及党员,用136天推动363户家庭,完成了总长度超过8000多米的宏岗经济社雨污分流工程,期间快速化解大小问题42宗,赢得村民的一致认可。
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就要实现民生所向、民心所归。10月10日,位于里水贤僚村的千亩美丽渔场启动建设,将打造成千亩连片的淡水鱼培育养殖基地。
该村党委书记郑亮钊介绍,为推动涉及5个经济社的农田集约发展,近年来村党委积极带领各经济社社长、股东代表、党员代表到里水流潮社区学习农田集约发展经验,并入户或到榕树头等活动场所向村民宣传连片发展的利好。最终推动闲置了7年的千亩农田,变身为现代农业高端项目,土地租金由最初的800元/亩上涨到3630元/亩,让村民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
今年以来,里水基层党员干部持续提升的执行力与干事创业激情,推动党建引领和重点工作深度融合,先后调度近万人次参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里水凝聚起的这一股磅礴的红色力量,让基层党组织更具战斗力、凝聚力、向心力,承托起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正是“梦里水乡湾区名镇”乘风破浪、奋发向前的动力。
文/珠江时报记者欧林菊通讯员郭璀廖嘉铃图片由通讯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