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沥同心农业生态园启动建设,计划2023年底投入使用
制造业+农业 打造可移动“菜篮子”

■项目效果图。 通讯员供图
珠江时报讯(记者/吴志恒何燕慧通讯员/黎昭映)10月13日,大沥镇同心农业生态园项目启动建设,将在面积约8.67公顷的土地上打造集科普、体验、文旅为一体的标杆性都市农业生态项目,项目计划2023年底投入使用。
建立工厂化种植标准规范
项目位于沥北湖马的“盟冲”地块,面积约8.67公顷,是大沥制造业企业广东艳阳智能装备有限公司重点投资建设项目。项目将组建农业科研团队,主力研发农业工厂化种植技术与设施。计划投资约3000万元,打造集科普、体验、文旅为一体的标杆性都市农业生态项目,实现农业种植和经济增长的双效益。
该项目有多个亮点。建成投用后,项目将充分发挥公司制造研发优势,建设5个各具功能的温室种植大棚,通过种植科研实践,建立可复制推广的工厂化种植标准规范,探索“制造业+农业”融合发展新路。以市场为导向,做到农产品有计划生产,有计划上市,为农业的工业化、商品化、标准化的实施提供稳定而可靠的新型农业模式。
此外,项目还将搭建高品质、高产量的集装箱种植生态系统,通过设定集装箱内环境参数,为植物生长创造适宜环境,让集装箱变成“蔬菜大棚”,成为可移动的“菜篮子”。种植粮食方面,项目将引入螯合硒离子应用技术,依托应用新技术,能够在本地无富硒土壤上,生产富硒农作物、富硒水、富硒健康农副产品等。
未来,项目将把低值鱼塘进行复耕种植水稻,减少对河涌造成的污染,同时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后期还将融合田园风光等特色元素,打造独具特色的“沥稻”文化品牌,着力打造富有大沥特色的现代生态农业农村发展体系。
展示大沥推进土地整治决心
仪式上,广东艳阳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还与大沥镇初级中学、沥北小学、雅瑶小学签订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协议书,三所学校将把同心农业生态园纳入校外劳动实践基地。
沥北社区党委书记孔伟颂介绍,同心农业生态园项目地块由撂荒耕地及低端鱼塘进行整体改造,将改变农业种植结构低端、产值低的现状。接下来,沥北社区将对约60多公顷的农田进行集约开发,响应国家相关政策,继续提升辖区内农业项目的品质与价值。
“这个项目打破了村民们以回收废旧金属产业收取租金的传统观念,连片的土地出租解决了生态园的土地问题,期待日后这里能够成为人才集聚、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生态空间。”大沥镇镇长游剑锋说。
同心农业生态园项目的落地展示出大沥在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决心。今年1月18日,南海区成为广东省唯一以县域为实施单元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省级试点。大沥镇紧抓机遇,率先在全区打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攻坚战,逐步解决建设用地空间布局碎片化、无序的现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努力实现全域土地大整治、大腾挪,积极构建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景色秀美的自然资源空间新格局。
此外,当天仪式现场,大沥镇土地资源开发公司与太平社区签订太平社区生态农业项目土地整备协议,将机场涌沿线连片约36.67公顷鱼塘改造为鱼塘复耕优质农业项目,预计2023年全面进入实施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