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连续5个月整治提升,大沥46个专业市场旧貌换新颜
七成专业市场达到验收标准
■三鸟批发市场按照标准,要求档主在档位门口设置分类垃圾桶。 珠江时报记者/周钊泷摄
■茶博城内出店经营现象大大减少。 珠江时报记者/郑慧苗摄
“鸡屎味”不外溢,三鸟批发市场周边居民不用24小时关窗;茶博城引入“茶”主题夜市,专业市场新业态迈出成功一步;借助市场整治提升东风,环球水产交易市场走向“工贸一体化、文产旅融合”跃升之路……经过连续5个月的整治提升,大沥46个专业市场正旧貌换新颜,转型升级加速推进。
开展高密度排查整治
分布在广佛黄金走廊的46个专业市场,见证了大沥传统商贸的崛起。但如今,粗放型经营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传统专业市场发展需要。更重要的是,传统专业市场低下的土地利用率、落后的业态严重影响了大沥商贸转型的速度。
当中,占道经营和乱堆物料是专业市场经营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起初,为方便经营和装卸货物,档主们将货物从门店摆到市场内部道路。长此以往,市场经营秩序越来越乱、安全隐患越来越多。
专业市场整治提升势在必行。今年4月,大沥全面启动专业市场整治提升工作。行动由镇综合行政执法办、消防、应急、市监等部门组成联合执法小队,督导全镇专业市场开展整治提升。
作为小队成员之一,大沥综合行政执法办执法人员陈鹏每天实地走访各个市场,督促市场投资方和管理方加快拆违进度、提醒档主规范经营。“货物摆在路边,破坏市场整体经营秩序,也影响了市场的形态业态。”每一次走访,陈鹏都重复类似的话。他说,档主出店经营行为由来已久,不间断提醒才能真正改变这一不良行为。
同时,执法部门要求市场管理方主动承担监管责任,共同维系市场良好经营秩序。对此,迎海茶博城相关负责人李冠桦尤为积极。“出店经营有损市场形象和品质,和茶博城的发展定位相悖。专业市场整治提升就像一阵东风,为茶博城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好时机。”李冠桦说。
有支持的,也有担忧的。“其他地方的五金市场没有类似的限制,那我何不换个地方经营呢?”一开始,九龙五金不锈钢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卢绮雯担心新规定会“劝退”老档主,但最后还是决定试一试。事实证明,大部分档主逐渐接受新规定,退场档主仅为少数。
经过连续几个月的整治提升,大沥七成专业市场达到验收标准。
出台标准指引市场转型升级
如何将专项行动带来的起势转化为胜势?早在整治提升工作启动之初,大沥就出台了专业市场经营管理规范标准(试行),协助市场投资方和管理方落实主体责任,做好日常管理工作。
该标准在专业市场的消防安全与应急管理、经营秩序与市容环卫管理、场地与规划管理等领域,为市场投资方和管理方日常管理提供了明确指引。譬如在经营秩序与市容环卫管理领域,细化成包括市场内下水道雨水口需安装“防蚊闸”在内的7个条款。
“有了标准,我们的管理更有目标。”三鸟批发市场相关负责人陈楚云说,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档主出店经营的问题基本解决,还形成了在档口外配置分类垃圾桶的好习惯。
平地麦边国际牛仔城负责人陈守军则表示,经过专业市场整治提升,市场形象得到改善,同时提升了市场方的管理、服务水平,期待商户的生意变得更好。
专业市场整治提升带来的远不止于此。该行动还有效提升了迎海茶博城的整体形象,为打造“茶文化”夜市打下夯实基础。8月,夜市正式开启并吸引不少市民前往,为传统专业市场创新发展做出有力探索,为茶博城从专业市场到广佛茶粤创意园的转变开了个好头。
为助力专业市场整治提升,助推大沥商贸转型,大沥正研究探索专业市场经营管理和考核评比暂行办法,着力形成市场投资方和管理方为主、执法部门为辅的管理体系。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大沥将迎来一个又一个专业市场的精彩蝶变。
文/珠江时报记者周钊泷
通讯员杨居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