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区书法家协会主席罗国平:
诗书画“合壁” 尽显山水之美

■罗国平作品《山远图》。

■罗国平作品《山居图》。

■罗国平书法作品。

■罗国平作品《渔隐图》。

■罗国平书法作品。

■罗国平进行书法创作。珠江时报记者/穆纪武摄

人物简介
罗国平,毕业于中山大学,喜欢诗文、书法和国画。在国家级刊物《诗刊》《诗词中国》《中华词赋》和省级刊物《南方日报》《作品》《当代诗词》等发表格律诗词、散文和书法作品50多篇,书法作品曾入展全国第二届册页书法展、省中青展、“永远跟党走”全国书法大展,获第二、第三届“康有为奖”全国评展优秀奖等。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广东中华诗词学会书画委员会副主任,广东岭南诗社常务理事,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佛山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佛山政协书画院书画家,南海区书法家协会主席,南海诗社社长。
“漫步斜风觅小诗,归帆争渡夕阳时。流霞溢彩飞鸥鹭,渔火星光海上移。”这首诗并非古人所作,而是出自南海一位诗人之手。他既是一位诗人,也是一位书法家。他就是南海区书法家协会主席、南海诗社社长罗国平。
因擅长苏东坡“苏体”,罗国平的书法为各界称道。担任南海区书法家协会主席后,罗国平就一心扑在协会工作上,堪称书协“劳动模范”。而罗国平更为人称道的是他的格律诗,所作格律诗平仄韵脚严谨、用词古典、意境高远,深得古人风韵。
提升书法水平兴趣和坚持很重要
1980年,罗国平毕业于嘉应师范专科学校,参加工作后又在中山大学中文系继续学习。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广东省机床厂,一直在工会从事宣传工作。1989年随单位迁入南海桂城后,就再也未离开过南海。
“我读师范专业,当老师首先要把字写好!”罗国平说,这是他学书法的初衷,从大二开始,他便跟随学校的书法老师黄秉良学习。黄秉良是梅州第一个加入广东省书法家协会的会员,后来担任梅州书法家协会主席。
书法“童子功”不一定要从童时开始练,关键是对书法要有悟性。罗国平从最基础的唐楷“颜体”“柳体”开始练起;学习隶书时,他反复临习《曹全碑》;学习行草书,他从“二王”入手,《十七帖》也反复临习了很长时间;他擅长的“苏体”,至今已练习了五六年。
“苏东坡是古代一位全才型文人,他的字是文人字,词属于豪放派,与辛弃疾合称‘苏辛’,是宋代豪放派词人两个代表人物之一,我很喜欢。”罗国平说,他喜欢苏东坡的字,一定程度上与自己的审美喜好有关。而且颜真卿和苏轼可以说都是师承“二王”的行书,书圣王羲之的行书内敛、妍美,与颜真卿行书开张、浑厚、宽博的体势不同。
如何提升书法水平?罗国平认为,兴趣和坚持很重要,同时需要一定的天赋,“三分天赋七分勤奋。”罗国平说,学习的起点一定要高,最好能找到名师指点,这样可以少走弯路,同时要在临习中吃透碑帖,从单字开始研究字法、笔法、章法和墨法,还有每字、每行、每篇的呼应与虚实变化,循序渐进地学习提升。
而对于碑帖的选择,罗国平更喜欢帖。“帖比较精细,可以看到笔画的走势和细节,碑因为经过了刻工之手,笔画字体或多或少都会与原作有别,甚至相差甚远。”罗国平说。
书者,心画也。“罗国平的书法是一种‘自然书写’,是真正的‘字如其人’,他不会为了达到某种特殊效果,使用不自然的矫揉造作的技法。”华南师范大学城市文化学院副院长方孝坤与罗国平相识15年,在他印象中,罗国平尤喜大椽榜书,擅长行草,往往饱蘸浓墨数字一蹴而就,信笔挥洒,气势夺人,观者无不叫好。
至于技法,方孝坤认为是“童子功”的积累和后天感悟的集合,既有日常书写的积累,又有生活阅历的感悟,可遇不可求。真正的书法家,应该以一颗平常心对待技法。他认为,罗国平的书法技法没有刻意追求新奇,只是认真书写,让技法在书写中升华。
推动南海书法艺术普及
2013年,罗国平担任南海区书法家协会主席后,便着手策划组织各种级别和类型的书法展览,大力推动南海书法艺术的普及和发展。
据介绍,南海书协举办了两次佛山——梅州书法联展,又策划了南海与广东乐昌、梅县、兴宁、澄海和江西宁都的书法联展。2018年,又举办了南海、平远、兴宁、潮安四地书法联展。此外,南海书协还曾受邀到广东书法院举办全体会员书法展览。
每年春节前夕,罗国平都会组织书法家协会会员免费给市民写春联,把春天的祝福和书法艺术送进千家万户。该活动已经坚持开展了10多年。“每年都会组织开展20场以上,在全市同类型的书法公益活动中,南海书协组织的送春联活动场次最多、范围最广。”罗国平介绍,为提升会员的书法水平,南海书协还曾先后邀请张桂光、李远东、颜奕端、赵社英、李小如、王志敏等省市书法名家来南海授课。
南海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钟超峰认为,罗国平做事亲力亲为,协会举办展览活动,所有的环节他都会顾及。缺少活动经费,他就去找企业寻求赞助,而且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在南海各企业设立南海区书协书法创作基地,如今全区共有六个书法基地。“热心企业为书协提供活动展览等经费支持,书协则利用自身优势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实现双方合作共赢。”钟超峰说。
计划出版“诗书画
”作品专辑
“诗书画印”自古就是中国文人的四门基本功课。如今,罗国平已经在诗书画领域实现全面拓展。
罗国平毕业于中文系,早年就喜欢写新诗,小有成绩后加入了作协,7年前兼任南海诗社社长后改写格律诗。在工作室内,罗国平向记者展示了他写的格律诗,每首都韵味十足。罗国平说,7年来他已经创作了500多首诗歌,计划出版一本“诗书画”一体的个人作品专辑。
罗国平认为,要写好格律诗词,一定要认真学习、继承传统优秀诗词,否则很容易写成打油诗。他是学中文的,也很喜欢唐诗宋词,以前能背诵四五百首古诗词,正因为有了大量古诗词的储备,创作的格律诗才有很浓的古味古韵。
近一年来,罗国平开始学画山水画,在他的工作室内,墙上挂满了他临摹的明人浅绛山水画,笔法劲道老辣,完全看不出是初学者的临习之作,得到美术界朋友的好评和鼓励。
写了几十年书法的罗国平,为何突然间学起了国画?他告诉记者,古代“诗书画”是相通的。就在一年前,佛山市政协书画院组织书画家去韶关采风,罗国平特意拜访了韶关学院美术学院院长、著名山水画家关山雪。在关山雪的鼓励下,罗国平拿起毛笔和颜料,开始学画山水画。短短一年多时间,他的山水画便像模像样,颇具古风。罗国平告诉记者,他很享受这个过程,因为可以将自己的诗书画融为一体,为读者带来独特的审美体验。
链接
罗国平诗词作品赏析
柘林渔火
漫步斜风觅小诗,归帆争渡夕阳时。流霞溢彩飞鸥鹭,渔火星光海上移。
江天远眺
一色江天远,人烟近看无。轰轰穿雨幕,荡荡竞渔舻。澄澈千重浪,晶莹万斛珠。扁舟葭苇出,惊起几游凫。
民族英雄陈璘
寇犯祸纷纷,邻邦起战云。啸天惊碧海,仗剑立奇勋。日照江涛怒,山呼捷报闻,倭奴谁令惧?铁血大将军!
文/珠江时报记者王方亚图片由受访者提供(署名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