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是产业转型升级第一驱动力

南海经济的底色是什么?毫无疑问,这个底色是民营经济。南海经济的基本盘是什么?传统产业是南海发展之本,至今依然是南海经济的基本盘。改革开放以来,南海形成了民营企业多、中小企业多、产业门类多的发展格局,尤为可贵的是,南海民企活力足、韧性强、不“执输”,一大批有胆识、讲诚信、勇创新的企业家茁壮成长,创造了被誉为“中国发展典型”“世界工厂”的辉煌。
时至今日,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特别是今年以来,国内外环境的复杂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南海传统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困难面前,传统产业的确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但也有能够主动把握的“确定性”。比如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不仅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支撑,也是畅通市场、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的有效途径,更是重构传统产业价值链、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机遇。我们看到,传统企业的订单大幅减少,但是电商和跨境电商业态迅猛发展,消费者个性化、定制化的需求增加。事实表明,在不确定的大环境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就是最大的确定性。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问题是什么?支撑和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是什么?千条万条最重要一条,就是要发挥好企业家的主体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传统产业凤凰涅槃的壮丽篇章最终要靠企业家,产业转型升级第一驱动力是企业家。
大浪淘沙始到金。南海传统产业不乏转型成功的典型。在南海的传统优势产业中,五金、铝材占有重要地位。南海有家企业,从五金配件、传统压铸件做起,用了20年时间,成为上交所的主板上市公司、南海制造业的全国隐形冠军。同是做铝压铸件,别人做的小件铝压铸件价值量基本在100元以下,但南海这家企业生产的一体化压铸产品,价格高达1500元甚至2000元以上,创造了数十倍于传统压铸件的价值。如今,该企业开发的铝合金大型车身结构件炙手可热,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引领汽车制造轻量化新趋势,成为特斯拉、奔驰、大众、比亚迪、蔚来等厂商的重要合作伙伴。2021年营收41亿元、同比增长58%,2022年首季营收12亿元、同比增长18%。
这家国内一体化压铸的龙头企业,就是蜚声业内外的广东文灿集团。从做小件压铸配件起步,到汽车铝合金压铸件,再到车身结构一体化压铸件,从南海工厂到布局无锡、南通、天津基地,从跟奔驰合作到收购总部位于法国的百炼集团,甚至创造了一个汽车零部件细分行业,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像文灿集团这样在制造业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南海有109家之多,成为引领南海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冠军集群”。
在文灿集团的初创、发展、转型、升级历程中,我们看到专注者生、创新者赢,这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真谛,也是从制造迈向智造、创造的必然逻辑。瞄准行业核心技术,聚焦核心关键环节,不断提升科技含量,实现传统制造到智造、创造的转型升级。我们还看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南海功夫,那就是敢于创新、追求卓越的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几乎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企业家是创新创业的第一驱动力,更是产业转型升级的第一驱动力。
当前实体经济已经进入创新驱动的新要素时代,南海传统产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唯有不断进取、不断创新,发挥“链主企业”的龙头效应和中小企业的协同效应,才能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传统产业生态才能焕发生机活力。
推动传统产业持续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攀升,需要政府挑担子,企业闯路子,更需要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更好结合。今年以来,南海全面吹响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冲锋号,先后出台了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一系列政策,鼓励、扶持、引导企业“大胆转”“加快转”“灵活转”,彰显了有为政府推动产业发展的坚定决心,让企业看到了新的动力和希望,极大地提振了企业家的信心。“落后业态唯一的出路是转型升级”“传统优势产业更需要率先升级”“产业转型就是南海最大的确定性”,已经成为广大企业家的强大共识和生动实践。
以空间规划引领产业集聚发展,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南海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中,大胆探索创新利益平衡机制,加快推进“工改工”“集转国”和连片开发改造,有效突破土地碎片化对产业转型的制约。南海还创新运用正向激励与反向倒逼机制,保障传统优势企业的用地需求最大限度、最快速度得到满足,在淘汰过剩产能、落后产能基础上赢得发展新空间,解决传统产业发展的结构性问题。今年上半年,南海工业用地供应面积创历史新高,是去年全年的2倍。“把土地交到实业家手中”,南海说到做到,做就做到更好。
企业家是产业转型升级第一驱动力。一个传统产业加速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成长的现代化活力新南海,必将造就一大批具有大视野、大情怀、大格局、大担当的企业家,让企业家精神绽放出新的时代光彩。
(李清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