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2年07月15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积极回应人民期盼
    • 信贷投放明显增加 金融助力稳经济
    • 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 以南海之稳服务全市之稳
    • 热心企业捐赠“降温衣” 为户外采样医护送清凉
    • 百日行动 严查酒驾
    • 6月我国经济 实现较快企稳回升
    • 四方面发力 推动外贸保稳提质
    • 优秀初中毕业生分享学习好经验

    第A02版:要闻

    • 挽回养老诈骗资金超 6700万元
    • 办事“小窗口”服务“大文明”
    • 青春力量在“疫”线绽放
    • 退休前主动请战 助力战疫显担当

    第A03版:要闻

    • 提升一批 规范一批 淘汰一批
    • 加速数智化转型 打造纺织业新业态
    • 深入社会实践 展现青春活力
    • 企业捐助25万元 学校建起电脑室

    第A04版:要闻

    • 开展育种繁种 打造种业芯片基地
    • p30

    第A05版:要闻

    • 周惠贞悉心照料换来生命奇迹
    • 袁满生甘当“老黄牛”护航下一代
    • 暑期体验包生菜 感受官窑传统文化
    • 停车欠费1.4万元 车主被起诉偿还

    第A06版:镇街

    • 九江民警赖华明榜上有名
    • 私设游乐场 清理没商量
    • 渣土车违规运输 司机逃逸被罚2万元
    • 青少年体验火场逃生 学习安全防护技能
    • 学习先进经验 筑牢禁毒防火墙

    第A07版:教育

    • 讲述励志故事 亮出学习秘诀
    • 石门中学机器人队 勇夺VEX赛项总冠军
    • 政协委员走访学校 调研“双减”落实情况

    第A08版:天下

    • 3岁开始上网课? “小眼镜”出现低龄化趋势
    • “行动并坚持”
    • 信贷投放明显增加 金融助力稳经济
    • 比上年增长1%增加143.4万吨
    • p45
  • 数字报首页
上一篇 下一篇

A08:天下

“行动并坚持”

——忻皓的22年环保路

2022年07月15日

■忻皓(左三)在宣传环保知识。(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广告

盛夏的蝉鸣中,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半山村漫山遍野的翠竹随风摆动。

“300家粗放生产的毛竹工厂已经关停,我们正和当地政府一起推动竹下经济发展、竹林碳汇交易,组织科普宣传活动。”浙江省绿色科技文化促进会联合创始人忻皓说。

从宣传环保观念、倡导污染治理,到参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再到助力乡村振兴,忻皓和环保组织“绿色浙江”见证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浙江各地的持续推进。

2000年夏天,19岁的忻皓利用就读浙江大学后的第一个暑假,和同学一起骑自行车环行浙江。36天行程2000多公里,沿途所见河道污染、垃圾漂浮的情景让忻皓感到痛心。回校后,他在老师阮俊华的支持下,成立了浙江首家民间环保组织“绿色浙江”。

动员学生参与环保、组织环保志愿活动、宣传环保知识……这是忻皓大学业余生活的主要内容。2003年,即将毕业的忻皓陷入思考:是否把环保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

就在这一年,以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环境改善为重点,浙江在全省启动“千万工程”,开启了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核心的村庄整治建设大行动。忻皓感到,自己选择的道路是正确的,一定要把环保组织坚持办下去。

忻皓告诉记者,“绿色浙江”成立之初的第一笔捐赠来自他大学宿舍的管理员,他们的成员不乏售票员、小商贩等各行各业的从业者,“因为绿水青山寄托了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2年间,忻皓和志愿者们参与组织了《“吾水共治”圆桌会》,推动职能部门、问题责任方、公众等多元主体开展对话,共同提出环保问题解决方案、共同推进环保问题治理;组织6万多名“钱塘江护水者”,在钱塘江流域开展“同一条钱塘江”巡河护河志愿行动;培育107所学校的5万名孩子成为“小河长”,共同守护家乡的每一寸河道;开发环境监督举报网络平台——“钱塘江水地图”,推动环境治理多方参与,制止了600多起农村环境污染事件……

2015年,忻皓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行动并坚持,是我一路走来的秘诀。”忻皓说,22年来,他从未停下为环保奔走的脚步。

如今,“绿色浙江”已从起初只有几名大学生参与的校园社团,发展为拥有200名会员、10万名志愿者的5A级民间环保组织。

2017年,忻皓回到浙江大学攻读创业管理博士研究生。“我想通过继续学习,寻找民间环保公益组织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我的心愿仍然和19岁骑车环行浙江时一样——‘让更多的人环保起来’。”他说。

(新华社)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