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生人社会”变“熟人社区”
南海“创熟”向农村延伸,今年在10个农村社区开展试点

■桂南社区党员劝导居民,开电动车出入要戴头盔。 珠江时报记者/李冬冬摄

■尖东社区举办楼长接待日活动。 (资料图片)

■大手拉小手,共同美化小区。 (资料图片)
推动“生人社会”变“熟人社区”
南海“创熟”向农村延伸,今年在10个农村社区开展试点
“社区党委在‘四步走’工作策略基础上深化‘五好建设’工作法,让社会治理工作不再是‘独角戏’,而是群众的‘大舞台’。”6月24日,在南海区“创建熟人社区”工作推进会上,大沥镇沥雄社区捧得“创建熟人社区”示范社区牌匾,该社区党委书记谈杏仪分享了“创熟”工作经验。
今年,南海要实现全区70个城市社区“创熟”全覆盖,并进一步向农村社区探索,选取了10个农村社区开展“创熟”试点。“目前,南海区‘创熟’正处在全面铺开的阶段,亟需总结经验、提高认识、全面动员,推动‘创熟’工作实现新突破。”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强调,要用好党建这个关键抓手,把分散在党政部门、社会各领域的资源和力量聚合起来,推动社区治理集成化。
70个城市社区全面“创熟”
变“零星盆景”为“连片风景”
走在九江镇敦根社区,干净整洁的窄巷蜿蜒伸展,两旁的庭院种着花草,点缀美丽乡村。“以前是‘政府干群众看’,现在是‘群众跟着党员干部干’。每月的洁家美家日、便民服务日,村民们都会一起扮靓家园。”敦根社区党总支书记郭文洪见证着敦根从社区治理力量薄弱的“后进村”,变成“共护一条村”的先进村,感慨良多。
这条经济薄弱的“人口倒挂村”的基层善治密码,就在“创熟”二字。近年来,该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以红色街坊会为平台载体,积极探索“1258”工作法,打造农村社区特色“创熟”品牌。
敦根之变,折射出南海“创熟”工作既稳扎稳打,也走出了不同治理风格的特色之路。一直以来,南海区积极构建和谐的现代邻里关系,完善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在全国率先探索具有南海特色的基层治理新模式——“熟人社区”。
“‘创熟’就是寻找社区治理共同体。”早在2011年桂城率先在全国提出“创熟”时,南海区“创熟”智库代表苏志敏就带领团队开启了探索之路。会上,他就“创熟”工作进行经验分享,“运用‘助人自助与适切服务’的社会工作方法,去破解社会治理过程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把服务对象转变为推动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何艳玲给予高度评价,如何遵循共建共治共享原则,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创建“熟人社区”,就是一份生动的桂城答卷。
此后,“创熟”经验被推广至全区各镇街的更多社区。南海区民政局局长陈的介绍,2021年,南海区印发《佛山市南海区“创建熟人社区”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推动区域化党建网格与社区自治网格融合共生,通过健全“三长制”、搭建村(居)民议事厅、完善矛盾纠纷调解机制等,初步摸索出以党建为引领、以自治为基础、以共治为焦点的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路径。
在“创熟”过程中,一批社区积极探索,形成示范。当日,桂城街道灯湖社区、大沥镇沥雄社区、里水镇金溪社区3个社区还摘得南海区“创建熟人社区”示范社区荣誉称号。
然而,对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要求,南海区的“创熟”工作在管理精度、覆盖广度、推动力度方面都仍有差距,尤其是“创熟”工作在农村社区仍处于试点阶段。顾耀辉直言,南海亟需总结经验、提高认识、全面动员,推动“创熟”工作实现新突破,把“零星盆景”变成“连片风景”,把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家园建设好,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更加安心、舒心、暖心。
全域深化“创熟”工作
将在10个农村社区开展试点
推进“创熟”工作,是加快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路径。根据工作计划,今年,南海要实现全区70个城市社区“创熟”全覆盖,并进一步向农村社区探索,选取10个农村社区开展“创熟”试点。
如何推动社区“创熟”工作取得更大实效?顾耀辉强调,要全域深化“创熟”工作,推动社区治理实现“三个转变”。
具体而言,要坚持党建引领,推动社区从碎片治理向集成治理转变,织密基层党组织网络,大力推进“红色业委会”建设,探索打造红色物业企业,培养更多“带头人”。要强化多元参与,推动社区从单向治理向多元治理转变,推广应用楼长、巷长、街长“三长制”,拓展协商议事平台,加强社区社会组织培育。要加快服务下沉,推动社区从粗放治理向精细治理转变,确保今年各镇(街道)创建至少1个“创熟”阵地,同时,要及时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积极打造老人和儿童友好型社区。
当前,南海正加快构建“创建熟人社区”区、镇街、社区三级联动工作体系。顾耀辉要求,区民政局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加强对镇街的业务指导。各镇街要将“创熟”工作纳入党委整体工作部署和党的建设总体规划,成立“创熟”专责工作组,一把手要亲自抓、负总责。各相关部门要落实各自职责,共同推动工作。各社区党组织书记要承担起主体领导责任,按要求配齐“创熟”专干和助理,负责本社区“创熟”工作。
目标已经明确,关键靠落实。陈的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完善“创熟”机制支撑,进一步推动试点扩容提质,力争到2023年全部社区均开展“熟人社区”创建或采用“创熟”工作法解决实际治理问题。同时,加快“创熟”工作标准化建设,制定科学评价指标,评选一批“创熟”精品项目及社区,给予政策或资金支持。
各镇街社区之间发展存在差异,推进“创熟”工作必须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为此,南海区与广东省社会治理研究中心合作,共同设立“广东省社会治理研究中心南海基地”,打造社会治理协同创新研究平台,探索具有南海特色的社会治理新路径。会议当天,“广东省社会治理研究中心南海基地”正式揭牌,未来将成为南海基层社会治理领域的智库及实践基地,开展成果转化和资源对接。
全力推进“创建熟人社区”工作,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和谐温暖的现代家园,离不开各级的工作落实和广大市民的参与。
桂城街道党工委书记岑灼雄表示,桂城将从深耕协商调节,推动社区矛盾就地化解;深化“三长制”,探索楼道自治小组;在农村社区因地制宜打造创熟品牌三大方面着手,实现“创熟”工作提质扩面。
郭文洪表示,接下来,敦根社区将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以红色街坊会为平台载体,不断探索推进“创建熟人社区”工作,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为建设现代化活力新南海贡献“敦根力量”。
镇街做法
●桂城街道
“十”字工作法实现创熟工作提质扩面
近年来,桂城街道紧紧围绕“三大任务”,形成“社会参与、项目支撑、自治深化、文化建设、分享共进、培训提升”六大工作途径。目前共培育街坊志愿互助会51个,组建58个小区自治小组,发展“楼长-巷长-街长”队伍2186名,发展社团组织233个,红色业委会7个。
桂城街道党工委书记岑灼雄介绍,今年,桂城街道创熟再深化,提出基层治理“十”字工作法,即搭建“纵向建体系,横向调资源,服务到身边,矛盾自己解”的工作机制,形成“惠从党来”的服务格局和“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的治理格局。
●大沥镇沥雄社区
让居民成为社区治理主体
从2018年开始,沥雄社区打造“1+N”的10分钟党群服务圈,将党建触角延伸到各个小区,把每个活动空间都建设成为联系、服务、动员、组织群众的社区党建阵地。
“同时,社区将党员骨干、居民代表、志愿者、社团领袖、退役军人等五类重点人员培育成为社区治理生力军。”大沥镇沥雄社区党委书记谈杏仪谈到,现在社区共建成6个旧小区党群活动室,5个新型楼盘的社区党建服务分中心。2021-2022年上半年共开展各类活动的140场,参与居民13000多人次。
“今年,社区党委强化了小区支部建设及提升三级党建网格力量,重新在新型住宅小区整合2支物业片区党员志愿服务大队,密切了各小区物业之间沟通与交流,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有效促使他们由‘从众者’转换为‘主人翁’。”谈杏仪表示。
●里水镇金溪社区
“红色业委会”+融和圆桌议事会化解小区矛盾
近年来,金溪社区党委在辖区的中恒海晖花园小区,以打造红色业委会、搭建“规则+”民主议事协商平台的方式,探索出一条适应现代物业小区的治理之路。
里水镇金溪社区党委书记李桂森介绍,在党建引领下,小区组建一个党性强、办实事、效率高的“红色业委会”,确保党员席位占比50%以上,由小区居民投票选举产生。此外,还以中恒海晖花园小区为试点,以楼栋为单位,一户一票民主选举产生议事代表,形成了三级自治组织网络——一级为楼栋居民,二级由议事代表、党员、楼长、志愿者等组成楼栋自治管理小组,三级为融和圆桌议事会。
现在的中恒海晖花园小区,大小矛盾都能得到有效化解,邻里熟人氛围浓厚。融和圆桌议事会、红色业委会通过了居民公约,小区电动车有了管理办法,设置了安全规范的电动车集中充电点,并制定了校车接驳方案,解决小学生接送难题等。
●九江镇敦根社区
“1258”工作法助推农村社区“创熟”
“近年来,社区通过实践党建引领‘1258’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法,推动群众从‘共住一条村’到‘共护一条村’转变。”九江镇敦根社区党总支书记郭文洪介绍,“1258”工作法,即围绕四个“1”组织建构街坊会,采用“2”种机制实现双重功能,坚持“五治”融合形成治理合力,8大领域构建公共服务体系。社区引入“公共空间管理”理念,整合公共空间资源。同时,通过购买服务,不断壮大“党员+社工+义工”党群志愿服务队的力量。
此外,敦根社区还设立了“洁家美家日”和便民服务日,街坊会的骨干成员定期和社工一起,到居民家中收集意见、宣传社区政策。
敦根社区还通过街坊会入户开展问卷调查,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形成了停车规范化管理办法。
2022
年南海区
“创熟”试点农村社区
九江镇:敦根社区上西村西桥社区
西樵镇:儒溪村
丹灶镇:良登村
狮山镇:招大社区谭边社区
大沥镇:盐步社区
里水镇:新联社区鹤峰村
文/珠江时报记者柯凌娜杨慧梁慧恩通讯员苏宇金孔德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