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留四成,集体经济多了源头活水
——破译“亿元村”里水河村社区的村治之道
■河村位于里水镇城区南面,东临里水河道,生态环境、区域位置优越。
■河村社区山塘工业区新修建的8层高标准厂房。
■河村经联社大头岗9号改造项目。
临近仲夏,午后骤雨初歇,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洒落在紧邻南海区里水镇艺术河畔的河村社区。
河村经联社大头岗9号旧厂房改造现场热闹非凡,机器轰鸣声,焊接声、捶打声交织在一起,施工人员正争分夺秒抓紧收尾,赶在今年6月竣工。
穿梭在施工现场,步履匆忙的河村社区两委干部刘立铭告诉记者,大头岗9号旧厂房改造项目去年7月开始打桩建设,尽管尚未竣工,已有企业老板斥资几百万元预订承租。
作为南海最先发展起来的村居之一,河村社区去年村组两级总收入达1.1218亿元,人均分红1.5万元,成为名副其实的“亿元村”。高速发展的背后,有政策东风,更有立足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全力推进“工业上楼”的新变革。
与一些村组更注重分红不同,河村社区每年都会提留40%资金用于村居再发展,提留资金也因此成为村集体收入逐年上涨的源头活水。依托这份可持续发展的“藏养之道”,河村社区充分释放土地空间,以产业反哺乡村,产村融合,城乡一体,村容村貌变得更美,村民们的幸福感更强了。
提留40%集体收入再发展村民荷包鼓了,心也稳了
从里水大道南驾车拐入碧湖路,继续前行,进入河村社区山塘工业区,周边低矮的厂房中,一处8层高的厂房格外显眼。
“这里以前是建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低矮砖瓦厂房,里面都是一些低端的印刷、五金、制鞋等行业。改造前消防隐患很多,周边居民都很担忧。”土生土长的河村社区居民陈锦初,是亲历者和见证者,“经过重新规划改造,我们社区每隔几天就不一样,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讲起河村的改造和变迁,河村社区党委书记张永祥十分感慨。他告诉记者,河村历届班子一直坚持资金提留的模式,从1994年开始,每年年终会将集体收入的60%作为股东分红,其余40%留存在村组两级中,作为改善集体福利和发展资金,这也使得河村的发展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正是得益于集体收入“分六留四”,2020年,河村经联社自筹资金3000多万元,重新规划改造山塘工业区,将之变为8层高的标准厂房,“厂房从去年起整栋出租给一家钛金属制造企业,一年租金收入从65万元增加到600多万元,差不多翻了10倍,实现了村集体经济收益跨越式提升。”负责社区村改项目的刘立铭说。
山塘工业区的成功改造,给了河村经联社坚定的改造信心和良好范例,河村各个经济社纷纷抢抓村级工业园改造的利好政策。
与珠三角其他富饶的村居一样,村级工业园曾是河村社区集体经济发展的功臣。然而,因其效益低、环境差、存在安全隐患等,如今已无法满足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要拆,要改,还要规模化、集约化、连片化改造!”河村村组两级干部铆足了劲,淘汰原来落后产业,引进环保、新材料等“两高四新”产业。改造过程中,河村社区还探索出村民集资、毛地入市、延期改造等多种因地制宜的改造模式。
“看到山塘工业区改造后的收益对比,不少村民都心动了,纷纷自筹资金拆旧建新。”刘立铭表示,很多规划中的村级工业园项目都是奔着高容积方向去的,9层的工业大楼也有不少,各个经济社都达成了改造的共识,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在社区内步入良性循环阶段。
目前河村社区已推出了10大村级工业园改造项目,超10万平方米的旧厂房正在推进改造。其中,江边经济社的江边商业楼和江边工业厂房项目已于今年4月投标,预计总投资2700万余元,均为自有资金筹集,计划2024年投入使用。
“江边商业楼项目,改造前租金仅七八万元一年。改造后,保守估计年租金可达到380万元。”江边经济社社长李永源说,借助村改,江边还给过去没有土地证的旧厂房办上“身份证”,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村民的荷包鼓了,心也稳了。”
向存量要空间、重塑河村经济生态,如今,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正成为河村社区实现“村居蝶变”的重要空间载体,更是助推基层治理的一把坚韧利器。
用好“钱袋子”打出“和谐牌”提升社区居民安全感幸福感
下午4时,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在地上映出一片斑驳。河村社区的月池村委会格外热闹,村民们有的开着小汽车,有的骑着摩托,有的推着三轮车赶过来。他们的车上都堆满了大米和花生油等生活物资。
“我家四口人,今天领了200公斤米,120公斤油。”陈锦初笑着说。
“今天是端午福利发放的第一天,所有入股的村民都有一份大米和花生油。”河村社区服务中心副主任麦志隆告诉记者,不只是月池经济社,其他经济社村民,都会收到一份端午“大礼包”。
村里富起来了,每逢节日会给村民送上一份福利,丰富大家的生活,这一传统已经持续了20多年。不止如此,在河村,还有一条坚持多年的宗旨,那就是经济发展与人居环境要齐头并进。
和所有“亿元村”一样,河村社区最大的特色是出租屋多,下辖6个经济社,户籍人口4300余人,流动人口有1万多人,是本地人口的三倍。复杂的人口结构和文化差异,给社区工作人员带来了不少难题。
如何调解本地人与外地人的矛盾?又如何破解村内综治工作压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家都明白这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关系。”在麦志隆看来,没有外来务工人员,居民就没有那么多收入,同时外来务工人员在这里也能获得更多工作机会,挣更多的钱。
为了缓解流动人口带来的综治压力,河村社区成立了综治工作中心,实现调解会、治保会、妇委会、综治办一体化运作,并投入超百万元,在里水建立首个村级视频监控室,在村主干道、停车场出入口设置200个视频监控点。监控岗位实行24小时责任制,实时传送着社区各个角落的动态,当监控范围发生异常情况,可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处置。
“自从有了视频监控,社区治安水平提高了,居民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提升了。”张永祥说。不仅如此,河村社区还组建起一支42人的治安队伍,负责调查登记了解全村人员的情况,一旦出现矛盾和问题就要立马解决,为社区居民筑起社会安全“防护罩”。
“滴滴!”临近傍晚,月池经济社社长吴显潮的手机响了起来,原来是月池车辆管理微信号收到村民的意见反馈,他立马跟进回复。两年前,为了缓解社区内停车难,河村社区利用社区闲置地,硬化地面,建起了8个生态停车场,提供超1000个停车位,白天免费对外开放。为了管理好这些公共停车位,月池经济社采取了微信公众号形式。
80后的吴显潮是去年换届后进入村社干部的岗位,在他的创新下,原本只是服务停车位管理的微信号“升级”为集信息发布、意见反映、工作监督等为一体的点对点沟通平台。当遇到涉及治安、环保、法律等超出职能范围的问题,吴显潮就会向其他部门寻求解决办法,并及时回复村民。
“没有局外人、没有旁观者,社区里的每一个人都是共建人。”在他看来,微信公众号是和村民沟通的“桥梁”,你来我往中实现了“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也提升了村民的认同感和参与感。
如今,河村社区各个经济社以党建引领,发动167名党员、11名网格员等一线力量,通过三级党建网格,下沉到各村察民情、听民声,将问题摆上“台面”,一同商议解决,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模式。
过亿资金改善村容村貌“面子”“里子”都有了
“经济好,环境美,我宁愿住在村里,也不愿去城里住楼盘。”晚饭过后,天还没黑,70多岁的麦宜沛迫不及待地来到江边经济社的村前公园。此时,公园内已经人声鼎沸。舞池内,村民伴随着欢快的音乐扭动身躯,不远处是去年翻新的灯光球场,喝彩声、口哨声此起彼伏。
在里水“村村有特色,一村一品牌”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中,河村的品牌定位为“文明窗口·幸福河村”。从2003年开始,河村就要求各经济社每年按照集体收入,以约5%的比例将资金投入到村容村貌建设。按照里水“公园化战略”和“美村计划”,至今镇、村、经济社三级投入过亿元。
“小时候一穷二白,环境杂乱,现在感觉像住在花园里。”自小在河村社区长大的陈锦初感受颇深,“每隔一两年,村容村貌就会升级一次,前段时间月池村完成了雨污分流改造,几乎闻不到臭气了。”如今,走进河村社区,硬化道路旁花木扶疏,一方方水塘串联如珠,每个自然村都有公园,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建设美丽乡村,不仅要扮靓“面子”,还要有文明“里子”。
近年来,河村深入推进乡村善治,健全公共文化体系,新型卫生服务站、设施完善的幼儿园、读书驿站、灯光球场……这些公共服务对村民及外来务工人员一视同仁、免费开放。
其中,河村幼儿园有400余名学龄前幼儿,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了2/3,这是河村配套不断完善,本地居民与外来务工人员共享发展成果的佐证,让外来人口的归属感更强了。
“你在这儿生活感觉如何?”“这儿就是我的家,很幸福!”在河村生活了18年的外来务工人员郑彩梅笑着说。
内外兼修下,社区有了活力,村民的精神文明日渐丰盈。“每个经济社都成立了篮球队、足球队、龙舟队、舞蹈队等,每年会举行比赛。”麦志隆说,在河村社区中心公园的创益中心内,还有曲艺社、太极队等兴趣小组,也全部对外免费开放。
私伙局里,畅怀对唱,以曲会友;篮球场上,挥洒汗水,以球传情。而每年村里的篮球赛可称得上是河村社区的盛事,已经持续了25年,赛事由企业、经济社组成15支队伍进行对抗。“只要参加,就有奖励,社区每年投入的资金超过了20万元。”麦志隆说。
不管你是哪里人,来了就是河村人。以实招改善“硬环境”,以暖意润泽“软环境”,作为“微细胞”的河村社区正成为基层治理“能量场”,为南海带来日新又新的活力。
文/珠江时报记者付艳霞梁慧恩通讯员南宣
图/珠江时报记者黄永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