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沥杯”第九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今日启动
创青春 来大沥

■大沥青年利用暑假参加电商直播大赛,为大沥制造代言。 珠江时报记者/吴志恒摄

■广佛国际商贸城已成为大沥电商产业园的核心区。 通讯员供图
5月26日,“大沥杯”第九届“创青春”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正式启动,为大湾区怀揣创新创业梦想的青年们,提供展示交流、资源对接、项目孵化的平台。
这并不是大沥第一次承接省级青年创新创业赛事。早在2014年,首届“南海·大沥杯”广东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便在这里“起步”,大沥还借此把“三旧”改造项目广佛智城打造为国家级众创空间及广东省青年创新创业示范园区,进一步巩固了全镇的创新创业基础。
地处广佛都市圈核心区的大沥,缘何能吸引到省级创新创业大赛的落户?除了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雄厚的产业基础外,刻在大沥人骨子里的创新创业基因,优越的创新创业环境和便利的创新创业平台,以及大沥镇谋划城市更新、商贸转型背景下“二次创业”的迫切,再加上“一往无前”的大沥铁军所激起的全镇奋斗的激情,都为大沥和省级青创赛之间建立了超强链接。
敢为人先
刻在大沥骨子里的创新创业基因
大沥“因商而兴”。据《南海县志》记载,明清两代,大沥、盐步、黄岐曾出现的圩市共达16个。
站在省佛通衢的五眼桥上,往东走是千年商埠广州沙面,西行则直通南海大沥,在东来西往的货物流通中,这里成为名副其实的“广佛黄金走廊”。商贸的流通和经济的发展,也给这座城市带来越来越多的机会。
在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下,繁茂的商贸和便利的交通,催生了大沥第一波创新创业的热潮:1979年,香港内衣大王罗杰伦投资建设了大沥第一家港资制衣厂——盐步丽施胸围厂;1982年,旅港乡亲林亮创办了大沥第一家港资玩具厂——盐步塑料玩具厂;1989年,南海第一家港资独资企业嘉扩纸品有限公司在黄岐诞生;1992年,港商邝汇珍创办的亚洲铝材厂在大沥开业……
在这样的氛围感染下,一批天性敏感、敢闯敢干的大沥人,也开始冒出来创业。大沥人邝锦华、梁灼林等人开办起谢边铝材厂,开启了大沥有色金属制造业发展的篇章;何炳祥、吴艳芬、黄爱群等先后开始创办内衣厂;刘伯琪、龙学平等把握住“广佛黄金走廊”的机遇,先后在广佛路边兴办起大转弯夹板市场、环球水产交易市场……在这些“创一代”们的努力下,大沥成为拥有“中国铝材名镇”“中国有色金属名镇”“中国内衣名镇”“中国商贸名镇”这4张产业“金名片”的商贸重镇。
第一波创业成功的大沥,成为南海市场经济最活跃的地方,这里不但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在南海名列前茅,也成为南海老板最多的地方。今年5月,在官方公布的数据中,南海市场主体破50万,其中,大沥镇以13万的市场主体总量,在七镇街中排第一,较2018年底增长超过100%。
打造沃土
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庞大的市场主体是扩大就业、创造财富的源泉。在疫情的冲击下,大沥能保持南海区内最多的市场主体总量,也恰好印证了大沥在不断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佛山金馨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梁佳炜和创业伙伴们十分青睐大沥的营商环境。梁佳炜和创业伙伴们均为90后,他们在2020年1月创办了一家主营网络直播的公司,已成功培育全职、兼职网络主播200人。“现在我们需要更好的地段、资源支撑公司发展。”梁佳炜表示,大沥电商产业园让他感受到蓬勃的生命力。“所以我们仅用一个星期就定了下来。”
梁佳炜所感受到的生命力,源于大沥近几年为电商产业营造的良好环境。自2014年起,大沥陆续发布了最高奖励500万元的“最给力”电商扶持政策、促进“全球采购中心”发展办法“黄金十条”、扶持电子商务发展“十条”等产业扶持政策。今年,大沥还继续发布《大沥镇电商产业人才培训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试行)》,提出从2022年起,三年拿出3亿元用于支持直播电商人才及新经济新业态发展。
这让大沥这个“中国商贸名镇”变得更受关注。不仅陆续吸引了阿里巴巴国际服务站、京东云(佛山)产业创新中心、天猫佛山服务站、快手直播产业带等一大批电商龙头及服务商落户,去年开园的大沥电商产业园进驻企业也已超1000家。
为了加大商贸虹吸效益,大沥在落实市、区就业创业扶持政策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进行完善,让涵盖高精尖缺人才及团队、海内外顶尖人才及团队、创新创业团队以及户籍劳动力等在内的各类人才、小微企业都能在大沥找到归属感。
雄厚的产业基础、繁茂的专业市场、有力的产业政策,也吸引佛山(华南)新材料研究院、中峪智能孵化中心、佛山市青创工场创新孵化器等载体平台扎根大沥。
其中,佛山(华南)新材料研究院围绕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智能制造材料、节能环保材料和生物医用材料五大产业研究板块,积极开展针对新材料行业发展需求的关键技术攻关,推动新材料领域技术成果向地方产业转化,让创新成为地方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如今,该研究院已吸引9个海内外科研团队,成功孵化14家企业。
而有着10000平方米独立场地的佛山市青创工场创新孵化器,则以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行业为主导,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创业团队提供优质及专业的孵化服务。“我们愿意配合政府的创新创业和招商引资政策,为本次落地大沥的参赛者提供2~3个月的免租及适当的租金减免。”该孵化器负责人表示,目前孵化器也在同步筹备产业基金,后期还可为进驻团队提供更便利的金融服务。
大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大沥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广佛融合区、广佛全域同城化先行区,正通过打造政策、人才、平台、资本和环境“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与大中专院校、社会企业、商协会合作,激发创业创新活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为更多的有为青年创造机会与平台。
二次创业
凝聚青年力量共创美好大沥
大沥人一直秉承敢为人先的精神,充分利用优良的区位优势,在广州和佛山之间打造了现代商贸体系。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阻碍大沥产业、城市发展的瓶颈问题也慢慢呈现。
近日,佛山市自然资源局发布的《佛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草案,将大沥镇等新增纳入佛山市中心城区,这给大沥赋予了更多的责任和使命。因此城市更新、商贸转型已迫在眉睫。
大沥紧紧围绕市委、区委的决策部署,按下城市更新“快进键”、吹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冲锋号”、构建商贸转型“新格局”、绘就美丽家园“新画卷”、锻造大沥铁军“胆与魂”。大沥铁军以主战场的担当,以雷厉风行之势,连续打赢8场“闪电战”,释放城市产业空间超5500亩,找到了城市更新的“破局之路”,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发展信心”,打造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新样本。
“城市是为产业服务,城市的价值决定了产业的优势,反过来说产业的优势也推动了城市价值的提升。在当前的情况下,不管是商贸批发业还是有色金属业,都需要更多高层次的人才。”南海区区长王勇在南海举行的第三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工作座谈会上,道出了人才对于城市发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性。
那么如何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来到大沥,留在大沥?大沥的思路是提升城市功能,满足人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大沥积极落实交通大会战,配合落实广佛新干线快速化改造,打造直达广州城市中心的快速通道;加快推动佛山经广州至东莞城际轨道交通建设,打造立体交通体系,共建共享“轨道上的大湾区”。同时统筹推进城市配套、教育医疗、人居环境、政务服务等全方位升级。
发动46名机关年轻公务员主动认领“硬骨头”,以“一旦出发、必须到达”的精气神,扛旗夺标,引领着城市格局之变;搭建大沥镇青年网红电商创业训练营、“镇长面对面”创新创业沙龙等平台,鼓励广大青年发挥自己的力量与智慧,不断努力提升城市的“青和力”。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以身边人带动身边人的形式,点燃更多大沥年轻人的创新创业激情。
毕业于惠州城市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的郑进辉,带着一身卓绝的本领入职佛山市中峪智能增材制造加速器有限公司,通过看展、进修等方式不断进行自我提升,在3D打印行业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作为“创二代”,从海外留学归来的陈焕枝并没有遵循传统意义上“子承父业”,而是选择从零开始,探索铜金属材料的美学应用,依托大沥有色金属龙头企业之一——兴奇集团旗下的兴奇金属材料研究院及部分高校院所,开发了相关的工艺系统,让有色金属行业和传统文化实现跨界创新,推动大沥有色金属产业走向应用端。
“大沥的未来和青年人一样,拥有最具想象的发展空间。”南海区委常委、大沥镇委书记何春云表示,迈向新征程的大沥既需要创新动力、创业激情的加持,也需要汇聚青年人的力量进行“二次创业”,使大沥这座商贸之城,再度焕发活力和光彩。“我们将以最开放的姿态,欢迎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的双创青年关注大沥、了解大沥、走进大沥,希望大沥能够成为青年们创业的沃土、创新的高地、精神的家园。”
特写
“选择到大沥创业,我来对地方了!”
青创赛的“老面孔”——“点赞哥”张祖奎又回来了。作为第一届广东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创业领航奖的获得者,张祖奎不仅见证了赛事的发展演变,也透过自己的创业公司的成长,看到了大沥发展的“沥量”。
来大沥之前,90后张祖奎已经是一名电商的能手。2014年,他和几个好友组建团队,以首支青年电商创业团队的身份,进驻大沥广佛智城的佛山市青年创业孵化基地。
实际上,在选定大沥之前,张祖奎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反复前往广州、深圳、中山、东莞等多个大湾区城市考察,还到了佛山的其他区镇寻找最优位置。“大沥的电商氛围好,既有大批电商企业,软件服务和仓储物流都具备一定规模,这里还对我们很友好。”张祖奎认为,大沥还十分靠近广州,交通便利,往来广州洽谈业务也十分方便。
加之当时大沥镇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电商扶持政策和创业扶持政策,为青年创业团队提供了免租、免水电、免网费、拎包入住的创业场地。这都解决了张祖奎团队当时最头疼的经营成本问题,而且政府、园区也经常关注创业团队的发展需求,为他们增加了不少曝光的机会。
“用小城市的成本就能享受到大城市的便利。”他表示,加上大沥作为中国商贸名镇,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定不能忽视电商的作用,大沥成为他最喜欢的地方。
来到大沥三个月后,张祖奎团队从2个人迅速发展到50多人的规模。团队参加青创赛取得好成绩后,张祖奎他们的点赞电商公司也在大沥扎实了根基。此后,他们还获得了电商企业的场租补贴、创业带动就业补贴等,公司发展如虎添翼。
品牌孵化超过500家企业、直接或间接带动超过2.2万人就业创业、培养超过3万名社会青年和大学生电商就业创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点赞电商在电商品牌孵化、电商创业孵化、电商人才孵化均取得不俗的成绩,为大沥电商产业注入源源动能,不负大沥的扶持和期待。
“现在的大沥更加适合创业了,我们能看到随着城市发展规划的陆续推进,大沥的城市竞争力前所未有地强。”回忆起2014年的选择,张祖奎一直感慨“来对了地方”。
如今,张祖奎坚持在大沥自发组织策划开展电商创业公益活动,为电商创业者提供交流学习平台,希望以行动吸引更多青年来到大沥深耕发展。
文/珠江时报记者赵艳丽黄晴雯吴志恒
通讯员黎昭映麦宗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