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知识产权“大管家” 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南海区知识产权服务中心成立一周年,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协助政府部门完成知识产权资助项目审核49项、规范申请专利行为相关事项2202件、处理专利侵权纠纷行政案件7宗,参与企业知识产权调研、宣传173家次;提供专利竞争对手情报推送、商标风险排查等惠企服务57家次;为178人提供知识产权培训……今年4月,南海区知识产权服务中心满“周岁”了,并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作为区域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在过去的一年,南海区知识产权服务中心积极为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创新主体、市场主体提供专利申请与商标注册咨询、维权援助、知识产权运营、贯标体系认证等知识产权全链条服务,探索知识产权服务新模式,从而进一步提升区域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水平。
规范申请专利行为提供知识产权培训
2021年4月,南海区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服务中心”)揭牌成立。服务中心致力成为中小企业值得信赖的知识产权“大管家”,打造以专利质量与品牌价值双提升,持续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运用为导向的知识产权托管综合服务包,通过信息化系统和管家式服务精准解决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综合性问题,服务内容贯穿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全链条,为企业创新发展保驾护航。
南海区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主任蔡锦琪介绍,服务中心通过企业知识产权调研系统、托管系统等信息化系统可以把企业的相关状况与各级知识产权现行扶持政策进行精准匹配,为企业快速筛选到合适的、可申报的政策。值得一提的是,企业要是找到合适的政策,服务中心会有“知识产权管家”协助企业制定申报规划,并为企业提供高质量专利培育、专利质量监控、专利年费缴纳提醒、融资、培训等综合服务。
“我们还能借助信息化系统,为企业提供专利竞争对手情报推送等惠企服务,企业只需提供想关注的企业名单、技术关键词,服务中心就可以定期为其提供专利信息推送。”据悉,运作服务中心以来,已经为多家企业提供了相关服务。
佛山市卓膜科技有限公司就是获益企业之一,该公司负责人表示,该项专业的服务对企业有很大帮助,通过了解该技术领域的国内外先进技术信息,能有效帮助企业提高研发创新的起点,避免研发项目重复或侵权,节省了企业获取有效信息的时间和购买检索工具的成本。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快速解决纠纷
不仅是为企业提供精细化服
务,服务中心还积极探索构建多元化专利纠纷解决机制。由服务中心申请设立的佛山市南海区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调委会”)正是其探索的手段之一,旨在帮助当事人快速解决知识产权纠纷,降低权利人的维权成本,优化营商环境。据了解,调委会与中国(佛山)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立知识产权纠纷案件联调机制,目前共计受理案件14宗,已结案10宗。
提起调委会,佛山市南海××五金商行颇有感触。原来在今年年初,原告王某(化名)诉被告佛山市南海××五金商行侵犯其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权,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判令被告立即停止生产、销售、许诺销售侵害原告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行为,销毁库存侵权产品,并要求赔偿原告经济损失费及维权费用合计二十五万元人民币。
今年3月,调委会征得原告与被告双方同意,对涉案专利纠纷进行调解。在了解案件和双方诉求后,调委会促成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值得一提的是,从原告提出诉求到最终达成调解协议,全程仅耗时16天,快速解决知识产权纠纷问题,当事人双方对处理结果均表示满意。
不仅提供快速解决办法,服
务中心还关注知识产权保护源头预防工作,为此,服务中心还为大沥镇粮油专业市场提供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服务。“主要是协助该专业市场制定知识产权商品索证与信息登记、市场知识产权纠纷快速处理、《知识产权保护承诺书》等制度文书,同时协助解决日常管理存在的知识产权问题,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通过
多措并举,让专业市场的商户能够规避“侵权”风险,保护商户的声誉。
下一步,服务中心将不断丰富服务功能,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模式,进一步提升区域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水平,为区域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营商环境,为知识产权助力区域经济发展发挥作用。
文/珠江时报记者李春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