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善治抓主线 创熟服务暖人心
桂城探索“创熟12345工作法”,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江滨社区党委联合驻点团队、医生等开展疫苗接种“入户评估”,了解辖区老人身体情况。 (社区供图)
在过去的一周,桂城平东社区的志愿者何春秀刚从防疫岗位下来,在社区党委的指导下马上投入到人居环境整治、爱水护河巡河行动等专题服务中;同样星夜兼程的还有江滨社区的巷长和党员志愿者们,他们在党委的号召下,联同驻点团队、医生对行动不便的长者进行“入户评估”,打通疫苗接种的“最后一公里”……
聚是一把火,散是满天星。桂城自2010年起开始探索“创建熟人社区”工作(简称“创熟”),社区党组织主动扛起“创熟”大旗,小区(片区)自治力量从无到有,自治工作从无序到有序,统筹整合了基层善治力量。
从覆盖全部城市社区到延伸试点农村社区,桂城逐个击破难点,并总结出“创熟12345工作法”:强化一个龙头、紧抓两条主线、构建三级网格、落实四项常态化措施,推进五项重点工作,建立由社区党委主导、以三级党建网格为基础、以户联系党小组为主体的基层治理机制,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强化一个龙头延伸试点农村社区
桂城平东社区以玉器买卖远近驰名,这里户籍人口5000多人,流动人口接近2万人,特殊的人口结构让这里的“移民城市”“陌生人社区”特征日趋突出。
云南妹子何春秀就是其中的新市民,在平东社区从事玉器生意,13年前定居桂城。为了给孩子言传身教的教育,她坚持参加志愿服务十余年并创立了桂城玉德志愿服务队。“我们志愿服务队的在册人数已突破3300人,他们中大多数来自玉器行业,也有不少来自周边企业、商铺、小卖部。”何春秀和很多伙伴一样,希望通过参加志愿服务,尽自己的一份力,让这座城市变得更美好。
“社区党组织犹如一面旗帜、一座堡垒,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何春秀在社区党委的动员和号召下,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时刻,带领玉德志愿服务队投身到疫情防控一线,不计风险,奋勇逆行,展现了志愿者的责任和担当。
“创熟12345工作法”的“一个龙头”,即社区党组织强化龙头作用。平东社区现有平洲珠宝玉器协会党支部,有中国农业银行南海平洲支行党支部、中共广东东达昊律师事务所支部等共建单位党组织,有羽毛球队、乒乓球队、象棋队、篮球队、太极健身队、玉器活力动感曳步舞队、玉廉广场舞蹈队等社会组织;还有平东社区党员志愿服务队、巾帼志愿服务队、健老志愿服务队、善之缘志愿者服务队、玉德志愿服务队、平东小学玉汝义工分队等。
社区党组织以党建联席会议机制为抓手,整合多方资源,针对社区和群众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重点问题,如平洲大桥建成通车、人居环境整治、平洲工业园改造等议题进行讨论,凝聚“创熟”力量到党建联席会议议事机制中。
桂城创熟12345工作法
一个龙头
●社区党组织强化龙头作用
两条主线
●密切联系服务群众●营造邻里和谐文化
三级党建网格
●社区党组织为第一级网格●党支部为第二级网格●根据党员和居民居住分布、生产生活传统划分并建立的党员联系区域为第三级党建网格
四项常态化
●议事协商常态化 ●资源共享常态化
●志愿服务常态化 ●宣讲入户常态化
五项重点工作
●落实“三必知”“三必讲”“三必听”“三必做”●协调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打造议事交流阵地●培植社区治理文化●搭建宣传推广平台,完善信息管理系统
紧抓两条主线密切联系服务群众
“创熟12345工作法”的“两条主线”,即密切联系服务群众、营造邻里和谐文化。近年来,桂城构建“1+45+N”的党群服务阵地体系,实现社区全覆盖,延伸覆盖重要产业园区、楼宇商圈。除了不断增加的党建阵地,桂城还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将党建阵地与读书驿站(图书角)、舞蹈室、多功能会议室、书画室、儿童活动室等活动场室结合起来,让党建阵地成为群众愿意去的“好去处”。
在非户籍人员高达七成的尖东社区,由社区党员、楼长带头组建的社区文体队伍,开展社区才艺表演活动,一方面丰富了居民的业余生活,另一方面凝聚“创熟”力量,通过“楼长接待日”“书香孟母学堂”“居家安全小剧场”等品牌活动,协调解决居民“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搭建政策宣传推广平台。
发展至今,桂城“创熟”已实现城市社区全覆盖,现有1612名楼长,其中党员楼长550名。已累计协调处理邻里矛盾1250宗,解决小区卫生问题1027个,完成公共设施维护1710处,引导和组织24个旧小区内完成65个楼道加装电梯,推动旧小区改造项目7个(共涉及1988户),形成“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的社会治理格局。
构建三级网格擦亮幸福桂城底色
“创熟12345工作法”的“三级网格”,即第一级网格为社区党组织;第二级网格为党员人数较多的经济社、经济社联合支部、住宅小区(或片区);第三级网格(户联系党小组)为党员人数较少的经济社、楼栋或街巷。
在今年疫情防控期间,桂城党建网格充分发力,以第三级网格(户联系党小组)为单位,开展上门排查、测温、解释政策并引导居民配合开展防疫工作,形成上下“一盘棋”的工作格局,织密群防群治的防疫战线。
作为最早一批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的林岳社区,善用三级党建网格“啃硬骨头”。在防疫的艰难时刻,社区党委动员135名党员志愿者、1560人次,累计参加志愿服务时数超1100小时;在人居环境整治遇到瓶颈时,号召近百名党员志愿者、350人次,开展清理村巷、房前屋后的杂物和积存垃圾,及“四小园”建成后的维护管养等工作;在河涌整治行动中,率先清理了4条河涌,为河涌的升级美化打好基础。
把党员凝聚起来,把组织活跃起来,把群众发动起来,这是三级党建网格的法宝。目前,桂城街道一级网格45个,二级网格305个,三级网格(户联系党小组)1017个,累计9200多名党员、8000多名机关在职报到党员编入网格。经过13年持续深化,全街道现有党员志愿服务队约549支,在册党员志愿服务者13163人,累计开展各类党员志愿服务5万项次。
此外,桂城更通过“关爱桂城”“创熟”小区党建阵地、社区幸福园、职工·家等党群服务品牌,提供普惠性服务,让市民真正感受“惠从党来”,不断擦亮“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公园城市典范”的幸福底色。
文/珠江时报记者曾蓉通讯员邝丽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