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职业教育法5月1日起正式实施,在佛山职业教育界引发热议
南海各职校实行普职融通中职生升读大学更容易

■南海信息技术学校机器人课堂。

■南海区卫生职业技术学校师生在“南粤家政”大赛中展风采。
新职业教育法将于5月1日起正式实施,近日在佛山职业教育界引发热议。佛山、南海多所职业院校负责人纷纷表示,新职业教育法着力提升职业教育认可度,极大地提振了广大职业教育者的信心。如今,随着升学通道被打通,中职生通过努力学习升读大学更容易,多种对口通道令中职生升读大学人数呈逐年递增趋势。
多种升学通道助力中职生升读大学
“成绩差只能去读职业学校。”“读职业学校就是去混日子的。”……在有关职业教育的社会认知里,存在不少偏见。对此,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首次明确,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而根据《佛山市2022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工作意见》,今年佛山将进一步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自主权,确保普高和中职招生比例大体平衡,合理引导学生有序选择。
南海信息技术学校相关负责人认为,中职早已不是教育的终点,而是职业教育的起点。职业教育、普通教育并行的高考“双轨道”,为学生依照兴趣和禀赋进行多样化选择、多途径成才搭建起成长“立交桥”,为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拓宽了学业晋升、技术技能提升的渠道。
记者从南海多所中职学校了解到,中职生可以通过多种升学通道,让人生更出彩。其中,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又称五年制高职、“3+2”,由省教育考试院根据考生的中考分数统一录取,学生完成3年中职阶段学习后,经考核合格转录到对应的高职院校就读2年,毕业后取得全日制大专文凭。三二分段试点专业均为重点中职学校里开设的重点专业,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其次是“3+证书”高职高考,参加国家专门为中职毕业生升学开设的“3+专业技能课程证书”考试,通过考试者可进入高等职业院校接受高等教育。“3”为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是所有考生的必考科目;“专业技能课程证书”是指包括由广东省教育考试院组织考核和颁发的电工证书、电子证书、会计证书、教育基础综合证书、音乐综合证书、体育技能证书等,以及教育部考试中心主办和颁发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证书、全国英语等级证书、1+X证书。学生通过考试后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取得全日制专科毕业证。从2018年开始,中职学生可以通过此途径直接考取全日制本科。
另外,普通高考、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技能竞赛获奖免试、本科贯通培养、国外留学等升学途径,均为中职生预留了足够宽广的升学通道,每年都有不少中职生通过这些途径升读大学。
开设高职高考班拓宽中职生成才通道
事实上,为突破职业教育学历瓶颈,南海各中职学校近年来采取包括成立高三升学与就业部、高职高考班,开展普职融通,实行分层教学等一系列举措,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和吸引力,全力拓宽职校毕业生的升学和成才通道。
黎可坚是南海信息技术学校2014届模具专业毕业生,如今他成为了一名中药师、执业中药师。怀着对中医药传统文化的热忱,以及往更高一层学府深造的梦想,他在学校期间选择高职班备考。2014年,黎可坚被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中药专业录取,先后代表学院、广东省教育厅参加中药传统技能大赛,并分别获得广东省奖项两项、国家级奖项一项。此后,他赴湖南中医药大学修读中医学,并获得医学学士学位。在取得执业医师、中药师的资格后,他到广州某医疗机构工作,深受患者好评。
在每天诊治20余人的门诊量下,黎可坚利用晚上碎片化时间备战考研。2020年9月,他被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录取,成为一名中医学硕士在读研究生,主研究方向为治未病中医理论与辨证的方法学研究。
以南海信息技术学校为例,2021年共有1191人报名参加高考,其中3+证书类上线人数为571人,167人上了本科线,单招类上线人数(三二分段、高职自主招生等)602人,上线率高达99.65%。该校就读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的学生,近几年大部分考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佛山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一流高职院校,毕业后从事机器人应用、电气自动化等工作。
南海区九江职校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校一直积极拓宽学生的升学渠道,在南海区职校中率先成立高考部,按专业及学生需求分批组建专业高职3+证书班,由经验丰富的语数英老师进行个性化辅导。在2021年春季高考中,139名学生参加,上线人数138人,其中本科人数39人;2022年春季高考,265名学生参加,上线人数256人,其中本科人数59人,本科增长率为52%。
中高职衔接合作办学大力培养职教人才
围绕中职毕业生升学和成才通道,南海各职业学校办学形式多样,开启了中高职衔接合作办学模式。如南海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原南海盐步职业学校),今年已有6所高职院校与该校对接三二分段升学,直接升学学位有550个。
目前,南海区卫生职业技术学校与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和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在中高职衔接方面开展合作办学,实现了主干专业中高职衔接的全覆盖,加强了学校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参与力度。多年来,学校还与多家医院、企业签订校企协议,为学生实习、教师实践、教研教改等提供支撑。
中职升本科是拓宽职教生升学路径,打通中高职人才培养“立交桥”的重要改革方向。据了解,2018年起广东共有4所应用型本科院校5个专业开展中职升本科。从前三年情况来看,广东中职升本科招生人数正逐年增加,要求中职对口专业也逐年放宽。随着新一轮职教大发展浪潮的到来,以及中职升本科改革的深入推进,今后中职升本科专业有望继续“扩容”。
今年3月底,2022年春季高考“3+证书考试”本科批次院校部分录取结果放榜,佛山共有149名中职学生通过“3+证书”考试实现“逆袭”,顺利考上本科院校。
“新职业教育法的出台,对高职院校和学生都是重大利好,振奋人心。”广东职业技术学院教务部部长古发辉认为,新法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不同教育类型,毕业生在升学、就业与普通教育毕业生具有同等的机会和权利,意味着高职生今后的社会认同度将会更高;新法要求着力建立健全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纵向要贯通,形成中、高、本、硕、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因此学生的升学路更宽了;新法要求健全投入机制,加大投入,明确了对参与办学的企业要给予优惠政策,促进企业在人才培养主体地位的形成,企业参与办学的动力被激活,学生培养质量将得到大幅提升,高职生就业前景也更广了。
文/珠江时报记者区辉成 图片由学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