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两化”转型 南海如何持续领跑?
“委员聚焦”首次走进企业,纵论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南海区政协《委员聚焦》大型融媒体协商议政首次走进企业。

■企业家认真聆听发言。

扫码看视频新闻
当前,国内数字化、智能化浪潮正由线上向线下奔涌,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5G技术等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加快融合,各大城市开展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呈现加速快跑的比拼态势。
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不再是“选择题”,而是一道“必答题”。近日,南海区政协联合珠江时报开展“委员聚焦”融媒协商议政活动,聚焦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聚焦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是2022年南海区长督办重点提案的议题,也是南海区政协5月份将推出的“月度协商议政会”议题,这是南海区政协坚持“一题到底”协商议政的创新模式。
以全新的形式首次走进企业开展的“委员聚焦”,政协委员、专家们围绕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过程中企业面临哪些瓶颈制约和困惑、如何继续保持领跑姿势等话题,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南海现状
政策礼包为“两化”转型全面赋能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2021年制定出台专门扶持政策,三年将投入超100亿元。
对于以制造业见长的南海而言,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重要性更不言而喻。从结构来讲,南海12个超200亿元的产业集群中,超过一半是传统产业,企业主务实且守成意识浓厚,“不愿转、不敢转、没能力转”的现象较为突出。从集群来讲,南海产业发展多而分散,重点产业集聚度不高。
在此背景下,2021年底,南海区落实《佛山市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若干措施》行动方案(2021~2023年),结合区内实际情况进行了自我加压,制定了“持续领跑”的目标。
未来三年,南海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将投入超60亿元,把中小微企业和产业集群作为南海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重心,投入力度之大,可谓前所未有。
在具体指标中,南海提出了系列领跑指标:到2023年,5G基站建设突破6000个,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5G全覆盖;建设4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打造30个数字化示范工厂、100个数字化示范车间;推动1100家制造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带动4万家各类企业“上云用云”,新增技术改造项目1000个,机器人应用累计突破9000台;开展不少于7个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引入培育数字化转型服务商60家等。
显而易见,南海正以最高维度、最大力度、最强决心答好数字化这道“必答题”。
委员声音
从最痛点入手
“两化”转型没有标准答案,各行业都需要转型标杆
南海区政协委员、广东东方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方精工”)副总裁谢威炜表示,“两化”转型没有标准答案,但可以通过打造“两化”转型的样本+多元评定转型企业,助力装备制造业企业“两化”转型。
他认为,从市场的角度看,企业首要目标是追求利润,在“两化”转型过程中要考虑投入和产出。对企业而言,数字化是一种方向和手段,如果只为数字化而数字化,会导致企业内生力不足,如何取得两者之间的平衡点非常重要。
在谢威炜看来,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是企业在升级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途径。东方精工是南海制造业全国“隐形冠军”之一,根据布局,东方精工早已迈开“两化”转型步伐,并有了一些成功探索,且这些探索成果对下游企业也有一定的帮助,“我们也看到了,在‘两化’转型过程中,上下游联动起来,转型之路会更加顺畅。”
他指出,装备制造业是南海的一个优势产业,但装备制造包括许多细分类型,许多企业都属于“非标”企业。这些企业的“两化”转型倾向于个性化定制,不可能有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转型模板去适用于所有企业。因此,相比3C行业等行业,装备制造业的“两化”转型之路走得更艰难。
“‘两化’转型没有标准答案等我们去抄,各企业有各自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转型评定标准。”谢威炜建议,在各行业树立“两化”转型标杆,打造“两化”转型的样本;政府在制定扶持政策时,对“两化”转型的奖励评定可以更多元化,除了认定技术标准,也需要根据企业实际需求而定,将企业投入成本作为依据。
“两化”转型中,人才也是关键一环。谢威炜还建议,政府可以为企业提供公共培训服务,对企业工程师和产业人才进行专项培训;组织学校开展对口培训服务,推动产学研结合。
发挥产业优势
“两化”转型可发挥商协会力量,“先进带动后进”
南海区政协委员、广东朝野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朝野科技”)董事长吴燕平认为,传统制造业企业对“两化”转型的认识存在几个类别:企业普遍认知不足,不知道这种转型能给企业带来什么效益;有企业了解“两化”转型,但不相信这种转型会为企业带来效益;有企业相信这种转型能为企业带来效益,但没有实力去转型;还有企业居安思危意识不足。
“机会不会上门来找,只有人去找机会。”吴燕平表示,在走访群志光电、科日超声等“两化”标杆企业之后,对“两化”有了不一样的认识。
“对3C产品制造业企业来说,数字化智能化是必经之路,如果跟不上就会被时代所淘汰。”吴燕平表示,朝野科技已经对两个车间进行了“两化”改造,一共投入了1000万元,升级后的车间,可以承接更高端的产品订单,生产效率也大大提高,节省人力等各方面成本。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身为南海区家电行业协会会长的吴燕平建议,南海区要支持企业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不妨发挥商协会的力量。
“政府未必了解所有企业,也很难直接服务到每一家企业,但是行业商协会是很懂企业的,可以借助商协会的力量推动‘两化’转型,加强产业集群。”吴燕平表示,商协会在强化行业宣传、发掘和打造行业转型标杆、推动资源共享等方面都有明显优势,且商协会中不乏头部、优秀会员企业,这些会员企业对其他会员企业有示范带动作用,就像“先进带动后进”,也能推动会员企业积极转型,实现共赢。
政策精准到位
把“两化”服务商平台打造得像淘宝一样方便
作为南海区首批隐形冠军企业之一,广东阳晨厨具有限公司不断加大智能化设备的投入,持续引导员工参与数字化转型,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南海区政协委员、广东阳晨厨具有限公司总经理姚中沃认为,从纵向发展来看,企业要做好机械化、自动化转型,在此基础上为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赋能;从横向发展来说,企业需要打通产品研发、加工制造、物流仓储、经营管理、品牌推广、销售服务等全产业链的数字化闭环,确保整个产业链的数字化畅通。
“从整体上看,‘两化’转型是一次对企业发展理念、经营手段、组织方式、盈利模式的深刻变革。”姚中沃表示,“两化”转型是一项大工程,首先需要企业做好整体规划,以顶层设计精准推动“两化”转型层层落实。
在姚中沃看来,当前南海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挑战中,还有对人的挑战。“数字化转型是一把手工程,企业家首先要做到心中有数、总揽全局。”姚中沃表示,“两化”转型需要既懂数字技术又懂企业生产的复合型“紫领人才”,以及熟悉机器维修、电工等数字化设备运行维护专业人才。他建议,企业家一方面要提升自己,另一方面要培育和引进数字化人才,重建企业的人才结构。
“产业数智化的过程也是数智产业化的过程。”对于3月25日发布的《佛山市南海区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服务资源白皮书(1.0版)》,姚中沃表示这对推进南海企业“两化”转型非常有帮助,希望能够将其打造成数字化智能化服务商的官方平台,像“淘宝”一样实时更新信息,发布服务商资质、服务工程师收费标准、第三方服务合同范本、用户评价满意度等内容,协同推动“两化”转型。
专家观点
转型不能光“撒胡椒面”政企要同频共振
国信(佛山)数字技术应用研究院院长李建平在“委员聚焦”现场连抛金句,为南海“两化”转型贡献智慧。
一直对南海颇有研究的李建平表示,南海区制造业规模庞大,体系完备。数据显示,传统制造业规上增加值及其占比逐年上升。尽管企业众多,但是“星星多、月亮少”,中小微企业占比突出。
“也就是精而不强、精而不大。”李建平分析,南海的制造业企业在“两化”转型中面临4大难点:企业缺乏数字化的意识和素养;企业缺乏核心技术,转型成本更高;企业“两化”人才短缺,外部供给和内部培育均不足;企业缺乏转型资金,陷入“不数字化是等死,数字化是找死”的窘境。
在此背景下,南海加快传统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已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在这过程中,需要南海的企业家重拾‘洗脚上田’的干劲,快速提升数字化意识和素养,加入转型队伍。”李建平建议,推动“两化”转型不能光“撒胡椒面”,企业、政府要同向发力、同频共振。
李建平建议,从企业层面来看,同一产业链“两化”转型需上下游协同发展,形成产业集群。同时,企业家应通过自身学习、行业交流等形式,提升企业一把手的数字化意识和素养;企业内部则需做好数字化发展战略和顶层设计,探索创新资金管理模式,做好短中长期使用规划,培育既懂管理、业务又懂信息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提升企业转型的综合实力。
从政府层面看,政府要侧重于解决企业在“两化”转型中普遍遇到的痛点问题。一是加大宣传,及时为企业提供专业培训,从普适性培训到细分行业培训都要兼顾。二是助力企业解决资金问题,可以成立数字化产业基金,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其中,降低企业的转型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李建平提出在推进产业数智化的同时,也要把数智产业化当做新兴产业去培育和扶持。“不仅要扶持转型的制造业企业,而且要为技术服务商提供成长的土壤,支持他们快速做大做强。”李建平表示,南海还可以构建一个虚拟的或实体的产业园,打造完整的数智化产业生态圈。
观点速递
企业竞争进入唯快不破高频竞争时代,“两化”转型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建议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促进跨界融合与交流;深入挖掘行业先行企业的相关经验和案例,趁着强劲的政策春风,让企业借力“两化”转型崛起,对于整个南海制造业转型有示范价值。
——南海区政协常委、经济科技委员会主任张志勇
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一道必答题。建议各企业要让自身不断沉淀以不变应万变,在攻与守的发展之道中走向新的高度。
——南海区政协狮山镇工委会主任麦永维
加强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宣传力度,让企业家了解转型带给企业的好处,包括对提效率、降成本、提升竞争力等方面的帮助。如此一来,除了政策驱动,企业家才会产生主动转型的内驱动力。——南海区政协委员、佛山市博晖机电有限公司总经理梁海果
发挥隐形冠军的示范引领作用和行业协会的组织作用,让更多企业大步迈向“两化”转型之路。建议引导有需求、更易转型的行业先转,再将经验分享给其他行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降低其转型的试错成本和难度。——南海区政协委员、佛山市南海永隆五金有限公司总经理熊光仁
文/珠江时报记者戴欢婷图/珠江时报记者
刘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