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 每位逆行的南海人都是英雄


扫码看防疫夜归人事迹

扫码看夫妻档并肩作战

扫码看“桂城绿蚁”支援防疫

扫码看临时托管暖心服务

扫码看“公主抱”助老人采样

扫码看“健康小车”接送服务

扫码看网友精彩评论
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4月11日起,南海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区域核酸检测;4月13日起,南海各镇街先后发布通告,即日起实行全域围合管理。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关键时刻,党员干部带头冲锋、医护人员逆行而上、公安民警一线奋战……南海各界握指成拳,无数普通人挺身而出,勇担防疫重担。他们没有毫言壮语,只有默默奉献,不计个人得失,只为守护美好家园。
每位逆风而行的南海人,都是英雄!无论是在核酸检测点并肩作战的“夫妻档”,还是连夜熬制清凉饮料为“战友”降温的退役军人,抑或是用“公主抱”帮助老人完成核酸采样的民警,他们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防疫必胜!他们用众志成城诠释守望相助,用凡人善举书写人间真情。
我们坚信,只要众志成城、尽锐出战、决战决胜,定能一鼓作气战胜疫情!4月15日,好消息传来,经过多轮区域核酸筛查,连续4天结果均为阴性,佛山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4月18日起,佛山各级各类学校师生返校复课。
防疫夜归人
感恩一月转战三地的医护人员
“从3月中旬支援东莞,到4月7日支援西樵,11日支援桂城,每一次都是完成任务后凌晨回到医院。”被称为防疫夜归人的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药学党支部组织委员叶超雄,刚回医院3天,又报名参加了支援桂城大规模核酸采样的任务。他带领的10人小组负责叠北片区1万多人的采样工作,忙到次日凌晨2时多才完成任务。
网友声音
网友“老罗”: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网友“小鳕”:致敬所有奋战的一线英雄,你们辛苦了,感恩有你们!
时报微点评
守土有责是医护人员的使命担当。有了防疫夜归人这样的逆行者,定能守护好我们的城市。
最美夫妻档
“别样浪漫”诠释责任与担当
4月13日,南海公安发布一则推送,里面有一张甜蜜合影,主人公是南海公安分局里水派出所指挥调度室辅警高伟杰和她的妻子——里水镇金旗峰社区巫影君。这对防疫夫妻档在核酸检测点并肩作战,高伟杰负责维持现场秩序,巫影君则为采样市民测量体温。推送一出,网友们纷纷表示“吃了一波‘狗粮’”。
网友声音
网友“CC”:没想到还吃了一波“狗粮”,不过,吃得心甘情愿!网友“小鳕”:夫站队伍头,妻守队伍尾,真浪漫!
时报微点评
有一种浪漫叫并肩作战。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他们不计“小家”得失,以“大家”为重,用行动诠释另一种浪漫,同在“疫”线,更显伉俪情深,也展现了各自的责任和担当。
桂城﹃绿蚁﹄
“召必至”的退役军人
2022年初,桂城街道绿蚁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持续支援疫苗接种、大规模核酸检测工作,成为支援疫情防控的“常态志愿军”。4月13日,该志愿服务队成员带着自己熬制的清凉饮品来到怡海社区金色广场核酸检测采样点,交给现场工作人员后,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志愿服务中。现场还有多名和他一样的“桂城绿蚁”在各个防疫岗位上忙碌着,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军人本色。
网友声音
网友“小天”:“绿蚁”,一个写满谦逊的名字,却做着一件件不平凡的事,向他们致敬!
时报微点评
穿上军装,他们保家卫国;脱下军装,他们退伍不褪色,依然保持着良好的战斗作风。他们的名字叫退役军人。疫情当前,他们积极主动,以退役军人的归属感、荣誉感、责任感,诠释了何为“若有战,召必至”,助力南海筑牢疫情防控屏障。向广大退役军人致敬!
医务社工
消除后顾之忧的临时托管营
医护人员冲在抗疫前线,他们的孩子怎么办?4月10日晚,收到学校停课通知的“大白”们不禁担忧。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海医院社工部迅速办起“临时托管营”,为医护人员3~12岁子女提供临时托管服务。这个举措让医护人员奔赴各社区开展区域核酸检测时,解了后顾之忧。
时报微点评
医护人员也有家庭,也有孩子需要照料,医院社工给他们看好孩子,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更安心地冲锋在防疫一线。我们感谢医务人员,同时也点赞那些在背后默默提供支持的人!
公安民警
这个
“公主抱
”实在太暖心
4月8日,西樵派出所官山社区民警中队民警麦广汉在西樵爱国社区核酸采样点,参与现场安保工作。晚上10时许,他看到一名坐着轮椅的老人独自来到采样点。由于现场已被护栏分隔成一条条狭长的通道,老人通行困难。麦广汉在征得老人同意后,一把将老人抱起,用“公主抱”的姿势帮助老人完成采样。
网友声音
网友“Aril”:警察叔叔,你“公主抱”的样子真的太帅了,谢谢你!
时报微点评
抱起的不仅是一位老人,还是一份关爱、一份责任、一份感动。面对疫情,我们需要更多这种相互扶持的温暖。
小区楼长
“健康小车”升级体现服务更精心
来自里水镇金峰洲社区恒大御景半岛小区的楼长志愿者孙德育,疫情防控期间暂停了生意,积极投身社区志愿服务。在小区里,孙德育联同物管、志愿者,推着“健康小车”帮助行动不便的居民完成核酸采样。这“健康小车”先是一架轮椅,后来为了更好地服务长者,换成了4座电瓶车,精益求精的便民服务值得点赞!
网友声音
网友“kato”:小区好楼长是街坊之福。
网评
聚力
▼
4月12日,南海召开2022年水环境治理工作推进会,发布并解读治水“十大行动”和相关项目,动员全区自觉投身治水行动,计划5年内投入超过300亿元,实施超过200个治水项目,撬动100亿元以上社会资金,打赢治水兴水攻坚战。
点评
聚力方能成大事,聚势方能造大业。要完成南海治水的大计,紧靠政府单打独斗难以实现,必须凝聚人民群众、社会资本等各方力量,抱成一股力、拧成一根绳,推动质的发展。
返校
▼
4月18日起,佛山各级各类学校师生返校复课。消息一经发出,评论区、朋友圈犹如火山爆发、洪水宣泄,家长们欢呼雀跃踊跃发言,学生哥们则有人欢喜有人愁。
统筹/珠江时报记者欧晓敬文//珠江时报记者刘浩华 陈为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