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两张牌”绘就法治乡村幸福画卷
本报记者走进桂城街道夏西社区、丹灶镇良登村,解锁全国民主法治村治理“密码”

■良登法治公园。

■夏西社区开展政策宣传。

■党员志愿者开展人居环境整治。

扫码看乡村文明 蔚然成风
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社会治安有序、乡村文明蔚然成风、居民学法懂法用法已成为共识……近日,记者走进“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桂城街道夏西社区、丹灶镇良登村,解锁它们的法治“密码”。
打好“党建牌”先锋队伍用起来
走进良登村,一间间农舍坐落在青山绿水间,家家户户门前干净整洁,法治标语、法治漫画、宣传栏等点缀其间,树下唠家常的村民、路上玩耍的孩子,每一条巷道都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过去,脏乱差是良登村的代名词。但自从村里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党员起表率、做宣讲、勤整治,如今的良登村已形成了‘爱家洁村’的良好风尚。”良登村党总支部书记罗标英说,良登村的这一变化,得益于充分发挥党员先锋带头作用,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
作为党员志愿服务队的老成员,罗伟谦说起这些年村子里的变化深有感触,“整治环境不难,难的是改变村民的意识。”
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罗伟谦遇到过不少棘手的问题。2019年,70多岁的陈婆婆长期将拾掇的垃圾堆放在家门前,不但影响车辆通行,还容易孳生蚊虫、散发臭味,邻居苦不堪言,频频到村委会投诉。
借着“三清三拆”的势头,罗伟谦等人联合村委会8次入户讲政策、普法规,终于把陈婆婆说动,并当即清运堆放的垃圾。“终于解决了这个大难题。”“以后再也不用受臭味困扰了。”现场,围观的群众不由得鼓掌欢呼。不久后,陈婆婆家门前做好了硬化,还圈出一个小菜园供她使用。
这样的变化还在村民的一言一行中体现。“地上有垃圾,路过的老太太都会自觉捡起来;村民间的争吵少了,大家团结一心,只为了让村子发展得更好。”罗伟谦说。
“不要谈金,要谈心!”这是良登村党员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目前,良登村党总支部有党员80人,建立起党员卫生监督岗。“村民和党员之间互相监督。经过党员的带动,越来越多的村民主动参与志愿服务。”良登村驻点社工沈卓华说。
每天清晨,村民杜意好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扫帚将门前拾掇一番。“这些年,党员们大力宣传垃圾分类、雨污分流等知识,我得管好家门口,不给大家添麻烦。”2020年,杜意好家被村里评为干净整洁家居,这让她备受鼓舞,如今,她也加入到志愿队伍中,定期对村内环境黑点排查、整治。
除此之外,良登村还把法治标语、法治漫画、宣传栏“搬”进大小巷道,在田间地头建立起了法治公园、文化楼,把法律书籍送进农家书屋。让村民在休闲娱乐的同时,了解、学习法律,提高法律素养。
抓党建聚合力,谋发展促善治。近年来,良登村在党员志愿服务和村企共建、织密三级党建网格、强化党员志愿队伍建设、优化党代表工作室平台、推进重要事权清单管理五大方面共同发力,将法治与新农村建设串联起来,积极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引导村民学法懂法、心中有法、遇事找法。
打好“调解牌”社区民心“顺”起来
“你立即停工,支付我房屋破损的修复费用!”
“你的房子年久失修,凭什么让我赔偿?”2021年9月,在夏西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内,村民郭某与邻居争得面红耳赤。
“大家别吵,坐下来好好说。”夏西社区专职调解员黎盛滔摘下草帽,端来两杯茶。争吵的两人气呼呼地拉开椅子,各坐在桌子两头。
原来,郭某的邻居打算拆掉原来的房子重新建房,施工机械刚进场没两天,郭某就找上门来,表示由于施工导致自家的房屋出现开裂、饰面脱落,要求停工并赔偿。
“首次协商,我们建议由当事人挑选第三方专业鉴定公司出具鉴定书,找出房屋破损的主要原因,明确双方的责任划分,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黎盛滔说,结果显示,郭某的房屋出现破损主要是由于房屋自身因素影响,与施工方关系不大。最终,双方达成共识,施工方继续施工。
“处理纠纷,要法、理、情结合。”2014年就走上调解岗位的黎盛滔总结出调解的“秘诀”。
“社区居委会建起了功能完备、设施齐全的公共法律工作室、调解室,配有一名驻村律师、一名专职人民调解员,定期邀请派出所民警和法律顾问给调解员讲解法律知识,传授调解经验。现在每年的矛盾纠纷降至30余件。”黎盛滔说,如今,社区越来越和谐了。
“现在有了专业调解员,他们处理矛盾时讲法律、讲村规民约、讲道理,让大家心服口服。在调解员的影响下,不少居民在发生矛盾后,懂得先翻翻民法典,找律师咨询。”村民龚月蝉说。
如今,调解队伍还在逐步壮大。夏西社区调委会常务副主任陈志勇介绍,社区拉起基层网格网,28名巡查员和6名网格长通过调查研究和信息反馈,及时排查、掌握矛盾苗头;居委会主任、妇委会、治安队规范化解,将矛盾消化在萌芽之中,确保小矛盾、大纠纷“排查得早、控制得住、解决得好”。
同时,夏西社区的花式普法让法治意识进一步深入民心。“今天来说说,吸食毒品的危害……”一大早,社区里的普法大喇叭准时响起,居民一边忙着手里活,一边听广播学法。在扫黑除恶公园,随处可见与居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牌。
近年来,夏西社区坚持在“工作机制长效保证、法治建设扎实推进、民主决策规范有序、基层矛盾防治结合”四个方面发力,在社区里形成办事依法、有事找法、化解矛盾用法的浓厚法治氛围。
目前,夏西社区家家户户学村规,守法纪,在社区经济发展壮大的同时,居民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大家共绘和谐稳定的幸福画卷。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梁慧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