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旧院区 您好,新南医
南海区人民医院新旧院区完成患者转运工作,新院区正式揭牌

■旧院区ICU里的医护人员将患者运出病房。

■工作人员在新院区专用电梯做好准备迎接患者。

■医护人员将患者送上救护车,前往新院区。

■当天6时,开路的警车在医院等待救护车出发。

■当天出动21辆救护车转移重症、卧床病者。

■患者到达新院区病房后,医生马上检查患者的身体状况。

扫码一下直击转运现场
昨日,南海区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南医”)患者转运工作圆满完成,位于狮山镇的南医新院区揭牌仪式同时举行。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南海区人民医院迎来了一个全新的面貌,将昂首阔步踏上新的征程,拉开“健康南海”建设大幕的新南医将致力为打造现代化活力新南海贡献新的力量。
转运现场
做好万全准备守护患者安全
21辆救护车转移重症、卧床患者,一患一车一医二护一司机如何做到安全高效?轻症病人如何稳定转移,信息交流如何精准到位?
“南医已做好充分准备,此前开展了转运演练。”南海区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朱应昌表示,为做好患者转运工作,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南海区第二、三、四、五、七、八、九人民医院,南海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等,共提供21辆救护车支援,交警部门沿途为救护车保驾护航。
转运过程中,新旧院区设立了“信息报送五人组”,配备专用远程对讲机,有任何情况随时用对讲机沟通,并在微信“患者转运工作核心沟通群”动态发布车辆及患者信息,尽最大努力守护患者的安全。
同时,针对转运途中的突发情况,南医在海八路爱车小镇路口设置了一个临时救助点,配备一辆监护型救护车,并专门安排急诊科医护人员驻守,配备心电监护、除颤仪、转运呼吸机、急救箱等设备,为转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提供应急救助。
南医搬迁全程进行网上直播,上万人观看转运流程,近两万人点赞,“祝愿南医的明天越来越好!”“从毕业就在南医,10年了,南医承载着我的青春。”“家里两个宝宝都是在南医出生的,祝南医越办越好!”“南医是最温暖的医院。”直播间内,网民纷纷送上祝福
风雨和星光仿若昨日,代表南医的下一趟列车已缓缓驶来。
新院亮点
全新环境与设备提供高质量服务
从佛平路40号驶向桂丹路120号,熠熠生辉的院名高高地印在医院大楼,那些医护的细节,那些奋斗的轨迹,那些日常的爱、责任和坚韧,都汇聚成两行相辉映的名字——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走进新院区,全新的环境和设备令人眼前一亮,充分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例如,前来就诊患者从门诊入院只需6分钟。大堂设立一体化便民服务,提供指引、打印、挂号、交费、打印病历、办理入院等全程服务,并配有智能自助设备。
目前,南医互联网医院已投入运营,新院区成立了专门的办公室,配有专职的医护团队进行日常排班出诊。未来医院还将上线互联网+护理、康复等业务,通过“互联网+”服务,居民可实现足不出户享有相关医疗服务,建成“线上+线下”一站式服务,提供病历预约复印和快递、线上自助核酸检验开单、医技预约、日间手术预约、床位预约、药品配送、中药代煎、远程医疗等服务,保障居民按实际需要进行选择,解决距离远造成居民不方便的问题。
新院区大力引进国际先进医疗设备,如:美国GE公司生产的256排螺旋CT和数字化PET-CT、荷兰飞利浦3.0T核磁共振、荷兰飞利浦1.5T核磁共振、德国西门子SO-MATOMConfidence大孔CT、日立的数字胃肠机、美国瓦里安得高端直线加速器等,均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医疗设备。目前,全院万元以上医疗设备达3500多台(件)。
值得一提的是,新院区全新引入了国际先进的“医疗街”模式。医院内部设置主干道和次干道,门诊区和医技区以医疗街为轴,辅以通廊进行功能组织,把各个单独的功能科室联系起来,实现了空间利用超大化和医疗流程超优化的特点,形成清晰明确、顺畅协调的分区,让患者可以在最短时间、最短路途内完成就诊流程。
花絮故事
29年坚守急诊科旧院见证她的成长
“我不敢发朋友圈,因为太多感情了。”南医急诊科护士长周丽英哽咽着说。1月24日是南医旧院区全面停诊的第一天,所有医护人员都在忙着收拾东西搬去狮山新院区。周丽英望着急诊科空荡荡的候诊椅,眼眶不禁湿润。
“1993年刚来的时候,我所在的科室只有十几个人,现在有38个护士。”周丽英告诉记者,在南医急诊科室工作了整整29年,南医见证了她从一个医学生成长为护士长,而她也见证了南医这几十年来的发展和变化。
看着逐渐搬空的急诊室,过去几十年的点点滴滴让周丽英一时情难自禁,但她仍不忘自己作为护士长的职责,有条有序地指挥着大家收拾。作为急诊科护士,她们需要坚守到最后一刻,以防搬迁过程中出现什么问题可以紧急应对,纵使有千百般不舍,但服务好群众的决心和斗志促使着他们毅然决然地踏上新的征程。
“萌新
”南医人对未来充满期待
“24日5时30分之前我们每个人必须到达自己的岗位。”南医神经外科主诊医生李百升早早来到狮山新院区筹备病人的转院工作,“4个重症病人都顺利转运,一路上也很顺利。”来到新院区后,李百升说自己内心有不舍、有压力、有激动,“最不舍的还是在老院区做过的手术和救治的病人,那段经历是很难忘记的,但搬迁新院区是为了更好发展,服务更多人。”
李百升说,他到旧院区只有3个月。“虽然只有3个月,但我能感受到南医的整个氛围非常和谐,也留下了不少回忆。”他表示,南医搬迁到狮山是自我发展的一个新起点,“我们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脑梗脊髓肿瘤是我们的强项,借助南医这个大平台将这一专业领域做得更大,惠泽更多病友。”
刚完成设备安装马上就迎接病人
当天血透中心在新院区首次开诊,接收了第一批患者,病床上患者们躺着休息,透析仪器正不停地运转。
血透中心主任黄胜介绍,今天第一批病人有56位,来自狮山、丹灶、大沥等地,很多患者原来在旧院区治疗了很多年,最长的甚至有18年。
“所有医护人员用一天时间安装设备、整理各项事务,第二天就开始迎接病人,如今有80多台机器可使用。”黄胜说。
全新的设备和环境令第一次到来的患者感到惊喜。家住官窑的刘叔患有肾方面的疾病,每周需要进行三次透析,过程不能间断,如今已经在南海区人民医院治疗7年了,第一次来新院区的他感到很满意,“环境好、设备好、医护们也好,南医搬到新院区对我来说反而比以前更方便了,这么多年来对南医很信赖,以后会继续在新院区治疗。”
文/珠江时报记者方婷实习生施玥卓通讯员梁筠仪图/珠江时报记者穆纪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