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技改5000万,奖补就超500万
企业直言:这是及时雨和大红包

■加码技改让广东昱升每日可生产口罩超400万个,生产效率翻了好几番。

珠江时报讯(记者/彭美慈通讯员/李伟婵陈宝欣摄影报道)“通过技术改造,我们的口罩生产线实现了混合生产,生产效率也翻了好几番,现在折叠口罩和一次性口罩每日可生产超400万个。”昨日,广东昱升个人护理用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罗家材告诉记者,2020年初进行技改,短短三四个月里,帮助佛山缓解了疫情初“一罩难求”的局面,如今产品供应平稳,且有盈余出口,这与公司加码技改密不可分。
技改占比进一步提高,智能化改造的大投入转化为南企高速发展的新动力,尝到技改甜头的南企有不少。广东昱升主要研发、生产、销售中高端婴幼儿、成人护理用品,2020年初,投入5000多万开展两个口罩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本次获批超500万元的省级技术改造项目资金。“这为企业纾困增效送上了‘及时雨’和‘大红包’,大大增强了企业技改投入的信心。”罗家材感叹道。
据悉,南企获批2022年省级技改扶持资金1.35亿元,支持技改项目94个,项目数和扶持总额都是全市第一,获批项目数较上一年度猛增104%,受惠企业数量翻倍,企业投资技改的信心大大增强,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企业技改升级生产效益攀升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南海企业练好内功,通过技改架起腾飞路,实现高效率生产。
东普雷(佛山)汽车部件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汽车冲压零部件、车身外板覆盖件、模具及汽车夹具检具的设计制造和销售,其“超高强度钢板热成型结构件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二期)”也获2022年省技改奖补超800万元。此次获得的技改资金补助,缓解了该公司对于生产设备更新换代的资金压力。
“技改项目主要是将现有的生产工艺由冷冲压成型改造成热塑性冲压成型,在高张力钢板加工方面突破了塑性回弹的技术壁垒,满足市场对轻量化和高安全性能汽车的设计要求,提高防车身撞系数,减轻车身重量,进一步提高汽车的安全性。”东普雷佛山董事长、总经理山城活博说,技改后,企业的自动化加工水平和工业产值都获得了一定的提升,还实现了成型工艺方面的技术突破,将高强度、轻量化的骨架产品实现产业化。
同时,投入技改也让制造企业“老树发新芽”。自主自发开展智能化改造,以传统产业向高端市场要效益,大胆技改求突破为兴辉陶瓷集团发展注入“强心剂”。
“原有的生产线投产使用已久,产品定位与生产效率的竞争力不断下降,技改势在必行。”兴辉陶瓷集团总裁助理蔡能勇介绍,项目是全长1600米生产线,公司购置辊压机、340米节能窑炉、自动分拣包装线、智能机械手等国内外先进的智能化生产设备,实现生产自动化、智能化以及绿色环保。
兴辉陶瓷是扎根南海本土成长发展起来的企业,“智能岩板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是公司近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技术改造项目,获2022年省技改奖补超千万元。项目建成后主要生产大规格岩板,为消费者提供健康、环保的家居装饰新型材料,将形成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生产系统,预计年新增销售收入超千万元。
精准服务送上门促进技改“质”“量”双提升
据介绍,2022年省级技改扶持资金采取设备奖励和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企业技术改造项目,推动工业企业扩大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改善生产条件,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次,南海区的扶持项目都是设备事后奖励专题的,该专题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设备更新项目(珠三角地区)按不超过设备购置额的20%进行奖励,单个项目奖励额最高不超过5000万元。
从项目行业来看,2022年省级技改扶持的南海项目涵盖金属制品、新材料、印刷、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和新能源等多个领域,群志光电、精达里亚和海翔纺织等一批企业正加快推进、谋划技改项目,加快智能制造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双轮驱动,促使新旧动能快速转换。
技改升级不仅是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推动地区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此次技改,符合汽车愈来愈严格的安全性和节能性课题要求,能够更大程度实现车身轻量化,减少油耗和CO2的排放,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山城活博说。
企业加码技术改造,实现有效转型升级,背后是南海的精准服务,支持项目招引,汇聚优化营商环境高能推力。
一直以来,南海区经促局坚持为企业送政策到门口,积极向企业宣传各级技改政策。2021年,共举办了8场技改政策宣讲会,超500家次企业参加,广泛宣传政策。同时,深入走访企业逾148家次,通过一对一的宣贯,为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提高政策匹配度,提升技改工作成效。
同时,南海区经促局指导企业申报各级技改专项,让企业切实享受政策,降低投资成本,推动工业企业开展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改善生产条件,引导企业通过内涵式改造实现提质增效,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