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再解放改革再出发 南海举办“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座谈会
聚焦青年所需 助力共建青年发展型城市
珠江时报讯(记者/黄洁通讯员/卞宇峰)12月24日,南海区举办“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座谈会暨“思想大解放改革再出发建设现代化活力新南海”青年大讨论,为县域共青团改革和青年工作聚智聚力。
当天,南海青年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齐聚一堂,围绕青年就业、青年创新创业、青少年心理健康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互动交流。
“南海要如何留住年轻人?”青年代表发言环节,来自佛山智汇青年公寓管理有限公司青年代表陈旭翰首先抛出问题。“无论是‘归巢青年’,还是来南海发展的新青年,住房价格、生活愉悦感、交友等因素都影响着他们对城市的满意度。”结合日常工作中的调查,他认为“住有所居”“居有所乐”是关键。
了解到青年实际需求和问题后,与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交流发言,结合本职工作给出个人见解。他们一致认为,青年要发展,需要政府、社会、企业等多方关注、联动培育。青年就业、创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一环。针对这一问题,区人大代表、佛山市深蓝网络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啟彬表示,南海可以利用南海青年商会等平台,让青年创业者掌握第一手政策,为青年创业就业“保驾护航”。
“青年的成长与发展是一个影响城市长远发展的大事,牵动着南海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的心。”座谈会上,团区委书记江启祥表示,希望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通过提交建议、议案、提案等形式,将青年诉求、建议在“两会”上进行发声,推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接下来,团区委也将梳理建议和意见,继续将青年工作做得更好。
2022年,团南海区委将在持续优化人才服务、深化青创生力军项目、加快志愿之城建设、做好未成年人保护、推动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实施首批综合试点工作、加强青少年宫覆盖六个方面下功夫,助力共建青年发展型城市。
科技 未来三年加快推动全社会研发投入
珠江时报讯(记者/彭美慈通讯员/王若尘)12月24日,南海区科学技术局开展“思想再解放,改革再出发”大讨论,提出要解放思想开新局,针对科技发展的短板精准发力,未来三年要加快提高南海全社会研发投入水平,推动研发投入实现质的飞跃。
如何帮助小微企业减少研发投入的成本和风险?企业研发投入的真正动力在市场,如何发挥市场配置的作用,引导企业更好地投入研发?如何把对企业的奖补用在实处,是否可以建立一些考核机制?会上,各科室人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直面问题,谈思路、话创新。
“缺乏科技龙头企业带动,单个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水平不高等问题都影响着南海研发投入。”区科技局科技规划与监督股股长熊惠芬表示,南海传统产业比重较高,高企是研发经费投入的最重要力量。接下来要进一步提高全区科技创新能力,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推动高新技术蓬勃发展,持续改善创新生态。同时,通过高企培育、高企上规、支持企业自主开展研发和产学研合作等措施推动全社会的科技创新。
“除了从数据统计工作去溯源以外,我们还可以思考,能否在政策引导上多下功夫,去鼓励企业组建科研队伍、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区科学技术局副局长谢永欣谈到,南海拥有42个创新平台,有丰富的创新人才和资源,要争取把平台的研发成果与企业的实际应用需求结合起来,加强在产学研方面的投入。
2020年,南海全社会研发投入72.72亿元,占GDP的比重是2.29%。区科技局局长何焯辉表示,推动南海全社会的研发投入,是区科技局未来三年攻坚克难的一个重点工作,三年内要争取推动南海全社会R&D投入实现质的飞跃。接下来,区科技局将围绕“两高四新”产业构建,重视市场对科研的导向作用,构建产业创新生态,提供并落实全方位的政策和服务。
经促 聚焦产业链做好精细化服务
珠江时报讯(记者/李年智通讯员/李伟婵)12月24日,一场“思想再解放,改革再出发,建设现代化活力新南海”大讨论——构建“两高四新”产业体系研讨会在南海经济促进局举行,班子成员及各股室负责人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开展热烈讨论。
“目前,我们的项目落地速度还是不够快,需要再提速,这就要求我们在项目推进过程中,紧盯项目方,紧抓落地服务,要让项目洽谈、签约、购地、动工到投产,才算真真正正的项目落地。”南海区经济促进局副局长高瑞灵表示,接下来将通过编制招商目标地图、编制招商工作三年行动计划、修订招商引资扶持办法等措施,推动南海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南海在一级示范工厂方面还没有取得突破,数智化转型在中小微企业中尚未掀起高潮,说明我们对企业的服务还存在不足。”信产股股长黄炽钧剖析存在的问题。他认为,必须大范围地深入企业,开展保姆式对接辅导。目前,信产股已制定出2022年制造业数智化转型路线图。
吸纳内部讨论的意见后,南海区经济促进局党组书记、局长夏泽鸿指出,下一步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重点做到“六个坚持”:一要坚持“两高四新”招商不放松,建立全区统筹、镇街担纲,上下密切协作的招商格局。二要坚持产业转型升级不放松,完善全区“两化”转型扶持方案,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撬动更多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两化”转型。三要坚持企业做大做强不放松,构建“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化培育体系,鼓励中小企业积极拥抱资本市场。四要坚持产业链精准服务不放松,在补链强链延链方面着重下功夫。五要坚持引导企业家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不放松。六是要坚持党建引领。
“只有企业家观念转变了,认识到位了,很多涉及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问题、长远问题解决起来才能事半功倍。”夏泽鸿表示,要充分发挥经促部门跟企业家联系紧密的优势,主动加强与企业家的对接,引导企业家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推动南海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住建 围绕四大主题提出改革创新举措
珠江时报讯(记者/杨慧通讯员/潘文堂)12月24日,南海区住建水利局组织开展“思想再解放,改革再出发,建设现代化活力新南海”大讨论,动员住建水利系统以新担当展现新作为,推动住建水利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房地产市场管理存在信访多、行政审批多、疑难杂症多,监管难、矛盾纠纷调处难的问题,建议加强统筹管理,强化镇街联动,从源头堵住风险点。”“南海的污水管网建设缺口还很大,需要加快污水处理设施专项规划编制,推动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质增效。”“今年前三季度南海的建筑业产值增速位居全市第一,但行业管理水平仍需提高,要多措并举打造更多优质企业,强化产业链培育和价值提升。”……
整个下午,南海区住建水利局班子成员、各科室负责人围绕确保安全生产形势平稳、综合施策推进水环境治理、推进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迈进更高质量的“住有宜居”四大主题畅所欲言,深入剖析深层矛盾与突出问题,梳理工作重点难点,并立足创新思路,提出改革创新举措。
大讨论以思想的碰撞,激发起广大干部拼搏干劲。南海区住建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黄健鹏表示,解放思想必先要统一思想,结合住建水利工作问题“怎么看”大讨论;必须坚持求真务实,聚焦解决“怎么干”问题推动大讨论活动走深走实,通过大讨论活动增强抢抓机遇的紧迫感、掉队落伍的危机感,提升住建水利系统开拓创新、走在前列的动力和干劲。
接下来,南海区住建水利局将继续通过多形式开展大讨论,以解放思想推动改革再出发,在大讨论中找差距、找原因,见措施、见行动;主动作为,集中力量开展重点任务、民生实事、亮点工作;借力大数据优化内部管理,推动流程再造;管服结合,做企业和群众的“贴心人”。
统计 全力推动南海统计再上新台阶
珠江时报讯(记者/薛紫琪通讯员/赵云飞)12月24日,南海区统计局开展“思想再解放、改革再出发”大讨论。与会人员结合自身岗位职责,谈思维、谈方法,推动南海统计再上新台阶。
“很多人还沿用传统方式去开展工作,缺乏新理念、新内容、新方法,需要创新和突破。”南海区统计局二级主任科员蒲有强谈到,要积极主动学习,做到问计于基层,走出办公室,走进企业、走进村居,才能满足不断提升的统计职能的需求。
农业和投资统计股副股长陈扬认为,做好统计分析,要博采众长,合理借助外部力量,他提出了充实“弹药”储备的方法。一是关注国家局、省局每月的新闻发布会,把握整体趋势。二是从国家局、省局网站每季度发布的数据分析中提炼关键信息和重要观点。三是将来借助“智慧统计”系统节约数据汇总计算的时间、提高分析效率。四是借助部门数据和部门撰写的分析,帮助研判当前各项有关指标的运行情况。
“统计分析的素材就如同做菜的材料,一定要‘新鲜’。”南海区统计局主任级辅员徐丽莉从选材、加工、制作三个角度提出见解。她谈到,数据要及时,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早分析、早预警、早研判,为宏观经济调控建言献策;选题要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时事政策相结合,这样的统计分析才有参考价值。
“如何应用现代信息化工具提升统计工作效率和质量”是当天讨论的重要课题之一。南海区统计局核算股股长叶嘉卓提出,为解决数据碎片化、打破数据共享壁垒,南海区应建立一个各部门“齐参与、共开发”的数据共享平台。
该平台与南海区统计局力荐开发的智慧统计平台“不谋而合”。目前,该应用平台的开发,被列入南海区统计局明年的“一号工程”。
南海区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梁觉聪表示,要革新工作方式,采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开展统计工作。全局上下团结一致,凝聚力量,全力推动南海统计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