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1年11月03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习近平同秘鲁总统卡斯蒂略就中秘建交50周年互致贺电
    • 南海“两会”定于11月 10日至13日召开
    • 城市提质 乡村振兴 打开发展新格局
    • 30条举措推动生活性服务业补短板上水平
    • 保障性租赁住房发展已形成可推广经验
    • 文化赋能产业城市更有品质
    • p57
    • p14F

    第A02版:要闻

    • 加快数智化转型 打造智造高地
    • 南海高龄津贴认证和申领实现智能化
    • 大刀阔斧推进城市更新和商贸转型
    • 感受创新力量探寻突围之路

    第A03版:要闻

    • 文化赋能产业 城市更有品质

    第A04版:要闻

    • 狮山南浦村 上柏社区各获百万元奖励
    • 社区办“学院” “陌邻”变“睦邻”
    • 职工同台对擂争做学法先锋
    • 餐饮从业人员年底前完成培训考核

    第A05版:要闻

    • 智造养老产品 解决养老痛点
    • p33

    第A06版:映像

    • 稻熟好丰景

    第A07版:镇街

    • 内衣价格指数保持震荡走势
    • 商场突发“火灾” 消防员十分钟灭火
    • 烂地变公园 厕所变菜园
    • 一天集中拆除32处违建
    • 到村里篮球场也能办犬牌
    • 佛山市南海公有资产流转服务有限公司佛山市公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公告

    第A08版:教育

    • 南海4所学校共获4项大奖
    • 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让历史课更有温度
    • 家长应正确引导孩子使用手机
    • 深耕幼教三十载 给孩子快乐童年
    • 燃气灶节约用气妙招
    • 佛山市顺德区碧桂园机器人谷规划3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二次公示
    • p150
  • 数字报首页

A03:要闻

文化赋能产业 城市更有品质

桂城致力打造四大“湖畔文化聚集区”,建设高品质文化型公园城市

2021年11月03日

    ■桂城加快建设高品质文化型公园城市。图为桂城滨河景观。

    珠江时报记者/廖明璨摄

    ■各项品牌活动展示桂城文化底蕴。图为桂城举行的千灯湖音乐节

    周末音悦汇,吸引众多市民观看。    珠江时报记者/廖明璨摄

    ■桂城50家读书驿站相继建成投用,逐步擦亮“人文桂城”品牌。图

    为三鸣台读书驿站。         珠江时报记者/邹韵斯摄

    ■夜间经济已成为桂城城市发展的一股新力量。

    珠江时报记者/廖明璨摄

    开栏语

    中国共产党佛山市南海区第十四次代表大会10月28日至29日召开,党代会报告提出,要聚力大文化格局构建,持续绽放千年古郡新魅力,南海要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润城,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塑造与经济实力相得益彰的文化魅力。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作为南海中心城区,桂城如何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互交融、创新,不断提升城市品位?又将如何以文化人、以文润城,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即日起,本报推出“湾区之桂文化倾城——桂城湖畔文化聚集区建设”系列专题,敬请垂注。

    10月23日,2021佛山千灯湖音乐节“音乐+”系列巡演首场活动在桂城BNS篮球公园开启。作为桂城文化年度重头戏,佛山千灯湖音乐节近年来逐渐成为桂城的一张重要城市名片。今年,借着桂城首次提出的“公园+”概念,将全年的大型户外品牌活动打造成“公园生活文化节”。

    从2010年到2021年,千灯湖音乐节经过超10年的精心打磨,已发展成在珠三角乃至全国都“叫得响”的文化品牌。这是桂城重点发力文化领域、加快以高质量文化建设引领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

    未来,桂城将通过建立环千灯湖、映月湖、怡海湖、文翰湖四大“湖畔文化聚集区”,以文化人、以文润城,建设成为一座高品质文化型的公园城市,打造具有桂城特色的城市精神,吸引更多年轻人来这里就业和创业。

    品牌活动展示文化底蕴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独特记忆,是城市的根与魂。作为南海中心城区,桂城早就谋划以文化塑魂,一系列积极的探索如今成效显现。其中,走过超10年的佛山千灯湖音乐节,以及散落在市民身边的读书驿站、美术馆,就是文化桂城最好的见证,它滋养着市民的心灵,给市民源源不断输出精神食粮。

    2017年8月,选址南海千灯湖中轴线上的桂城美术馆开馆。数年来,它以培育市民艺术素质为己任,每年引入10场省级或以上专业美术展览,对标广深等一线城市,为市民提供高质量的文化艺术享受。

    将寸土寸金的区域用于公共文化建设,这就是桂城气魄。在同期发布的《“悠历桂城·文化悦民”文化体育旅游三年行动计划》(下称《三年计划》)中,桂城提出以四大品牌项目、四项文化惠民工程提升文化供给层次,以文化服务推动产业升级,以文化品牌推广城市形象,以文化增色城建,桂城美术馆正是其中的重要载体。桂城粤剧粤曲艺术馆、珠三角工匠精神展示馆、50家读书驿站相继建成投用,逐步擦亮“人文桂城”品牌。

    数年间,桂城加大投入、精心规划,以多样玩法举办南海(桂城)国际美食节、佛山千灯湖音乐节、城市夜间定向、三山欢乐行、全民健身展示大赛等本土“潮牌”活动,让文旅体验活动更加精彩纷呈。2020年更吸引了以体育精神、自然探险等为主题的OUT-DOCS2020中国国际户外影像嘉年华落户。

    放眼桂城,近几年不断努力塑造属于自己的网红属性,以文化涵养桂城市民的精神,打造独特的城市文化剧场,如“粤韵飘古祠”巡演、“剧院丽影”文化剧场品牌、佛山唯一的桂城国际纪录片艺术剧场,致力提升桂城都市型文化供给层次,让桂城逐步成为佛山地区最具活力的都市文化生活圈。

    从引入国际纪录片艺术剧场,到桂城本土纪录片《扒龙船》《平洲玉匠》《功夫洪拳》三登央视频道,桂城正以多个文化品牌,向全国、全网展示自己的文化底蕴与魅力。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桂城以深受市民欢迎的第二届南海(桂城)国际美食节拉开了文化序幕。结合文明用餐理念,现场设置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打卡点“粮食在诗里”,市民通过游戏学习古诗词里爱惜粮食、勤俭节约等传统美德。现场还发布了“惜食桂城”倡议,以文化活动倡议大家做“舌尖上”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人。这些高品质文化活动不只是桂城都市文化的缩影,更凝聚了群众文化,推动桂城文化品牌活动走向大众,走向世界。

    夜间经济多业态蓬勃发展

    夜市千灯照碧云。夜间经济是城市发展繁荣的一面镜子,也是彰显城市特色与活力的重要载体,更是城市推动文旅产业升级、加速文旅经济发展的新抓手。夜晚的繁荣,地处广佛同城前沿的优势,催生着桂城的无限商机。

    今年春节期间,不少市民早早来到千灯湖畔,等待一场精彩的灯光秀。晚上7时,伴随着阵阵交响乐,成千上万的灯笼动画在湖畔12栋高层建筑的屏幕上缓缓升起,湖面上的全息显示屏里随即出现精彩绝伦的表演,有粤剧大师展示身段、武术大师挥舞拳脚。水上亭台结合龙舟、舞狮、武术、乐曲、刺绣、剪纸、木雕等传统文化元素,在当代科学技术加持下,投影出富有科技感的3D效果。市民纷纷高举手机,寻找最佳拍摄角度。“这样的湖光景色实在是太美了,生活在桂城这座城市感觉很幸福。”桂城市民梁永春说。

    从千灯湖开始,沿着桂澜路往南,千灯湖环宇城、南海家天下、万科广场、城市广场、百花时代广场等商业载体灯火璀璨;桂澜北路,宜家家居、万达广场、金融城广场人头攒动,一条“千米商贸长廊”顺势铺开。不少周边城市的游客纷纷前来打卡,一到周末,商场的停车场入口便排起长龙,外地车牌随处可见。

    今年春节期间(2月11日至17日),桂城电影票房(含服务费)达到956.88万元,位居全市春节档电影票房首位,领先榜单第二名近300万元票房。其中,电影放映场次5548场,观影人数22.1万人次,两项数据在全市占比均约14%。

    2020年,桂城街道发布十大网红打卡点,全力推进夏漖粮仓文创园、Haicity新经济小镇、爱车小镇等项目建设,并结合当地特色建设一批年轻人喜爱的网红打卡点,精心打造广佛夜间经济集聚地。

    夜间经济,已成为桂城城市发展的一股新力量。根据《计划》,桂城还将加快金融高新区景观照明提升工程三期等街区楼宇亮化工程建设,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特色主题灯光秀;发挥好桂澜路“千米商贸长廊”的都市消费集聚力,大力培育灯湖西街、益田假日天地等夜间经济示范街区。

    凸显城市文化价值

    作为城市的软实力,文化如何发展备受关注。

    今年的党代会报告提出,要聚力大文化格局构建,持续绽放千年古郡新魅力,南海要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润城,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塑造与经济实力相得益彰的文化魅力。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文商旅体创深度融合,繁荣夜间经济、网红经济,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

    报告还提出,桂城街道要扛起中心城区的责任担当,充分发挥“三湖”联动优势,打造成为城市客厅典范、总部经济样板、广佛同城标杆。

    桂城要打造成为“典范”“样板”“标杆”,构建大文化格局是重要抓手。

    根据计划,未来五年,桂城将紧紧围绕文、体、旅“三位一体”的立体化发展思路,对标国内外一线文化名城,全面加强文化设施硬件布局、全域推动文化活动精彩纷呈、全力促进文化产业多元发展,使桂城文化、体育、旅游事业呈现空前繁荣,至2025年,将桂城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镇街中文化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

    具体而言,未来五年,桂城将全面加强文化设施硬件布局,锻造网红城市独特气质,建立“一切皆文化、无处不艺术”的硬件建设格局,发挥大型文化设施的辐射带动功能,推动文化场馆、文化地标、体育公园、网红打卡点、涂鸦墙、公共艺术品等硬件建设。至2025年,新建、配建、改建文化类场所累计达500处。

    千灯湖作为南海的城市客厅,历经20多年发展,千灯湖片区为市民生活、商圈形成打下了基础,其发展也有了新命题——构建金融+商贸业+实体产业,形成全新的产业形态。

    可以说,“千灯湖传奇”,让桂城早早看到公园城市的价值所在。因此,如何以文化的力量撬动环湖片区的发展,也早已成为桂城思考的命题。接下来,桂城将以“绕湖筑文”构筑特色文化高地,打造环千灯湖精品文化聚集区、环映月湖大众文化聚集区、环怡海湖休闲运动聚集区、环文翰湖潮流文化聚集区等四大“湖畔文化聚集区”,形成“10分钟公园文化休闲生活圈”,打造一个有颜值、有活力、有涵养、有魅力的高品质文化型公园城市。

    此外,桂城还将以文化赋能产业,全力促进文化产业多元发展,凸显“近者悦,远者来”的城市文化价值,充分利用玉器、电竞、汽车、影视产业聚集区的优势,推动文化产业精准招商,推动经济发展,吸引人才聚集,赋能城市可持续发展。

    以玉器为例,平洲玉器珠宝小镇自10月24日启动翡翠全品类直播集市嘉年华,让更多人通过电商直播的方式关注平洲玉器,进一步扩大小镇“辐射范围”,擦亮“天下玉平洲器”的产业品牌。而南海红木文化产业发展同样引人关注,上月桂城举办了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五届全国家具职业技能竞赛广东南海赛区“桂城杯”,60名选手同台竞技,通过理论考试和技能竞赛,向社会各界展示“南海红木,百年传承”的文化底蕴和精湛技艺。

    统筹/关帅屏杜建新文/珠江时报记者李冬冬通讯员李芳毅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